李海璐
目的:分析齐齐哈尔市人群中肌肉衰减综合征(简称肌衰征)的膳食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430体检人员采用生物电阻法测定体脂和非体脂,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围比(WHR),并应用相对骨骼肌质量指数(RSMI)鉴定肌衰征患者,同时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发放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膳食摄入情况。结果本次调查了430名体检人员,肌衰征的发病率为11.63%,其中男40名,女10名,其中60岁以上老年发病率为20.43%;肌衰征人群与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肉类摄入、蛋类摄入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3、-0.362、-0.377、-0.312,经统计分析 P <0.05,肌衰征人群与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肉类摄入、蛋类摄入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肌衰征膳食影响因素为肉、蛋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故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有助于延缓肌衰征的发生。
作者:王颖;张继涛;魏冬梅;陈志刚;张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讨论分析采用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92例,分成微创组(n =46)和参照组(n =46),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治疗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来治疗四肢骨折有显著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晋津;司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准确性。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组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观察组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联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7.5%,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7.5%,与对照组单独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单独使用各自有不同的优势,但是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两种方式联合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玉琴;聂秀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肝性脑病(HE)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同时联用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 HE 患者(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上联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两种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恢复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肝性脑病时,采用采用醒脑静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同时联用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氨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刘富强;路雅宁;姜春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49例,患者均行联合手术治疗,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49例患者各项实验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治疗后视力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得到良好的远期效果,能够提高患者自身健康知识水平及其自理能力,患者生活质量亦随之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6-12周)空腹血糖(FPG)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价值。方法妊娠早期孕妇522例,于孕6-12周测定空腹血糖(FPG),并于妊娠中期(孕24-28周)行75g 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n =108)、对照组(n =414),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早期(孕6-12周)FPG 水平的差异及不同 FPG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FPG 诊断 GDM的价值。结果GDM组妊娠早期 FPG 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妊娠早期 FPG 值的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加;ROC 曲线分析显示佳的切点值在5.07mmol /L,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71.98%,ROC 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 为0.685-0.763)。结论妊娠早期 PFG 水平对 GDM发病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王金印;姜霞;朱兆霞;叶元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使用甲硝唑、雌激素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为2015.9———2016.10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7例以及治疗组57例。对照组用药甲硝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对用药前后患者阴道 pH 值、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查,同时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5.1%,治疗组阴道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入院时患者阴道 pH 值、子宫内膜厚度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 >0.05,用药后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以甲硝唑、雌激素联合治疗,患者恢复好。
作者:孙丽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疾控中心水质检验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疾控中心若干份水质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重金属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砷、铁以及铅这三种物质的检测结果均显示为合格。结论疾控中心检测水质中重金属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水质中重金属进行检测的价值显著,在进行实际检测的过程中,要将检测地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进行检测。
作者:谭云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将92例急性小儿哮喘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以常规治疗为基准,对照组患者实施特布他林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有效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均较高,P <0.05。结论对于急性小儿哮喘者,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进行雾化治疗,可全面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安全性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社会性因素构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方法从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0例分娩产妇,回顾性分析全部产妇临床资料,统计剖宫产发生率,分析相关社会性因素,总结减少剖宫产的相关对策。结果970例产妇中,704例剖宫产,剖宫产率72.00%,社会性因素剖宫产298例,占同期剖宫产率的42.32%,其中脐带绕颈103例(34.68%),惧怕分娩疼痛90例(30.20%),不愿试产32例(10.73%),选择出生日期30例(10.06%),医师害怕医疗纠纷30例(10.06%),珍贵儿8例(2.52%),高龄初产妇5例(1.57%)。结论社会性因素在剖宫产因素中比例较高,呈上升趋势,为控制剖宫产率,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产前教育,增加孕产妇妊娠知识,使其以科学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同时增强医护人员综合能力,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从而减少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曹东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索分析胃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将两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选取8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记录其接受不同治疗手段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头部疼痛、头脑有昏沉感、身上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但经过相应的治疗均缓解,两组患者发生的总不良反应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兰索拉唑在临床上具有很高使用价值,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胃溃疡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一对一”全程助产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糖尿病产妇60例,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全程助产(观察组)。对比两组糖尿病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VAS 评分、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产妇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应用在糖尿病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丽;夏淑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物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物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甲状腺肿物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宜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前和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者15例,术后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气胸、肺不张,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衰在接受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真武强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衰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真武强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心衰控制用时(4.31±0.54)天,对照组心衰控制用时(8.02±1.13)天。结论真武强心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心衰能够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倩;姜福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均有明显变化,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疗效确切,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朱士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病率相对低,病例较少,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遗传性心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以恶性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尚无特异性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ICD 以及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168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统计其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我院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包括穿刺失败、输液渗漏、针头脱出、针头堵塞、输液反应。结论通过了解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患儿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快速有效恢复患者的牙齿功能,有助于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靖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比采取针药并用治疗方法治疗单纯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收治入院的单纯性牙周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毫针刺和中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齿松动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2.78±0.98、2.01±0.76、3.32±1.85mm、3.47±2.12mm,牙齿无松动41颗,60颗Ⅰ度松动,29颗Ⅱ度松动,28颗Ⅲ度松动;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0.81±0.45、0.56±0.42、1.96±0.63mm、2.11±1.07mm,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单纯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短期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