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印;姜霞;朱兆霞;叶元华
目的:观察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检测血浆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奠定基础。方法自2013年10月———2016年04月我院 ICU 收治的符合国际脓毒症会议定义的标准的脓毒症患者,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研究的感染组对象,同期抽取ICU 的无感染征象的患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非感染组对象,抽取此期间的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测定 sTREM-1,并对比研究。结果通过测定三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发现,除 TNF -α指标外,三组组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 <0.05);其中 sTREM-1、PCT、hsCRP 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及正常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通过评价三种指标对于 SIRS 的诊断效能发现,sTREM-1的诊断临界值是高,且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也均高于其余两种指标。此外, sTREM-1在死亡人群中是呈显著的高表达,且显著高于存活人群,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脓毒症患者的过程中,sTREM-1的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可早期予以相应的干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沈丽娟;关云艳;王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新生儿院内转运安全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06———2015.05院内转运新生儿710例为对照组,以2015.06———2016.05转运新生儿802例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转运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无腕带、评估、告知不充分、用物不全、呼吸道管理不畅,低体温、管道意外、交接不清等方面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院内转运风险,成功安全转运。
作者:彭红;李胜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妊娠期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综述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引起自然流产的膳食营养因素做一综述。结论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后代的不良结局。许多营养素在孕妇体内失衡均可致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流产的发生,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素过量引发的毒性都可导致流产。
作者:林太裕;吴思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血站血液标本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措施。方法对现阶段我站血液标本质量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致使血液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失误、标本送检失误、试管的保存温度、受检者身体因素等,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的制定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结论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相关血站工作人员应该规范各项操作,以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郭双梅;田利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我中心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中心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7.61%;常规组临床治疗效率为95.23%,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发现无差异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结局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若使用药物流产,排除绒毛之后的两周,患者阴道流血不止,且通过病理诊断以及超生检查发现结果反常时,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谭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感染预防中的重要环节,也不断进行着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自我完善。不管是质量管理流程的健全还是临床服务的提升,都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新的探索。作为管理对象的重要组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对工作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也是决定供应室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心理建设在 CSSD 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以下探讨。
作者: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认知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 SAS 评分均有所下降(P <0.05),但观察组患者 SAS 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吕晓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喉癌患者42例纳入研究。护理前测定生活质量。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再次测定生活质量,并与护理前比较。结果护理后喉癌患者 PF、RF、EF、CF、SF 评分均比术前升高,对比显著(P <0.05)。护理后患者的总健康状况比术前升高,对比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喉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言华;于华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处理,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疗与抚触。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摄奶量由(233.9±82.2)ml 上升至(798.2±99.2)ml;对照组患儿的摄奶量由(240.2±78.3)ml 上升至(600.3±98.3)ml,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患儿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摄奶量,改善神经行为评分。
作者:张岩;李靖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 CT 诊断的临床优势。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 CT 检测的诊断和 X 射线检测的诊断,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测之后发现,在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病灶的部位在右肺的患儿有39例,病灶的部位在左肺的患儿有25例,病灶的部位在双侧肺叶的患儿有16例。其中运用 CT 进行诊断的确诊患儿有75例,确诊率为93.8%,误诊的患儿有5例,误诊率为6.3%;运用 X 射线进行诊断的确诊患儿有68例,确诊率为85%,误诊的患儿有7例,误诊率为8.8%;漏诊的患儿有5例,漏诊率为6.3%。CT 诊断的确诊率要明显高于 X 射线诊断的确诊率(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 CT 进行诊断其确诊率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金翘;哈丽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行手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匹配2013年的200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开展感染控制路径前后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环境卫生等指标监测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空气洁净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开展感染控制路径能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冉祥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肾活检穿刺术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我科收治21名患者行肾活检穿刺术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指导和术前训练以及术后的护理,21名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肾活检穿刺术,且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做好肾活检穿刺术前评估,健康教育,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保证患者的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肾活检穿刺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景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动态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SD -95)观察 APP -17肽在HIBD 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日龄 Wister 大鼠55只,随机分3组:正常组(A 组)、缺氧缺血组(B 组)、HIE +APP17肽组(C 组),分别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模型,观察 APP -17肽对 GAP -43及 PSD -95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相关观察分析,得出 APP17肽为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 GAP -43及 PSD -95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能通过对 GAP -43及 PSD -95的观察,发现 APP17对神经的修复作用,从而为治疗 HIBD 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慧玲;聂晶;杨占双;戚家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7d 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82.86%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王一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总结分析彩超对于正常人群体检的意义。方法2014年———2015年两年中,对来自23个单位的2830例健康人群进行了彩超体格检查。结果对于21-30岁的年轻患者,体检结果正常的比例很大,而中年人群,胆囊炎患病率较大,所有体检人群中共检出肝囊肿76例,副脾9例,肾癌1例。结论彩超对于无症状的正常人群的体格检查有极大意义,可以起到早诊断早治疗的良好目的。
作者:赵俊丽;赵俊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我科的48例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眼内出血23眼(48%)、晶状体源性13眼(27%)、前房角挫伤9眼(19%)、眼内炎症3眼(6%),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药物和手术治疗后,45眼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控制率为94%,3例治疗无效,视力丧失。结论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应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及时控制眼压,挽救视功能。
作者:姜志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医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医术,因此,中药也成为中医在诊治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一个部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依据中医药的理论知识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原则的制定以及中药饮片剂量的调配,从而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形成药品。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展开分析和探究,提出未来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从事中药调剂工作及其医护人员提供理论借鉴与实际参考。现针对以上内容作一综述,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邓毅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扁桃体炎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扁桃体炎患儿8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及综合护理组,每组患儿均为40例,常规护理组行术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在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患儿家属满意率更高。结论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小儿扁桃体炎术后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患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能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作者:沈思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痰热清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肺气肿患者中选取8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选取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对照组(40例)与在头孢呋辛钠基础上加入痰热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40例),对两组患者用药3-6h 的呼吸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在头孢呋辛钠基础上加入痰热清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经治疗3-6h 后,呼吸困难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仅采用头孢呋辛钠对照组(p <0.05),观察组显效36例(90.0%),有效3例(7.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27例(67.5%),有效4例(10.0%),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77.5%,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显著(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的治疗效果优越,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彩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48例于2011年06月至2014年08月因胫腓骨骨折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以其入院序号(单双号)予以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内固定组,分别行保守治疗方案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客观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内固定组的优良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应用保守治疗方案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相较于保守治疗方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杨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