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钢板内固定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杨利

关键词:锁定钢板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48例于2011年06月至2014年08月因胫腓骨骨折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以其入院序号(单双号)予以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内固定组,分别行保守治疗方案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客观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内固定组的优良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应用保守治疗方案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相较于保守治疗方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与防范措施的研究

    目的:探究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同时研究对应的防范措施,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我院80例眼科患者进行分析,探究其护理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并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分析所得的相关因素,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护理;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4月间收治;护理后观察两组护理纠纷、护理差错以及护理满意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2.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2.5%);而观察组无护理纠纷事件,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眼科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性分析风险相关因素,同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后对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秀红;吴競;赵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妊娠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饮食护理要点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产期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孕产妇的体重增长趋势优于对照组,产妇围产期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实施围产期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孕产妇身体状况,保障母婴健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立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研究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讨脊柱创伤患者运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选取4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20例,Ⅰ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Ⅱ组接受微创手术复位,对该两种手术方案的处理情况与安全效果作综合评估。结果Ⅱ组手术患者的操作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与平均住院日相比Ⅰ组均显著缩短,出血量显著减少,VAS 评测结果显著下降,统计学成立(P <0.05)。术后,Ⅱ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与Ⅰ组的20.0%相比显著降低,统计学成立(P <0.05)。结论无论是手术疗效或安全性,微创手术对脊柱创伤的治疗均更具有优势,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王磊;司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大剂量短程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合并 SIRS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短程糖皮质激素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合并全身反应综合征(SIRS)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 AP 早期合并SIRS 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行常规内科治疗+大剂量短程甲泼尼龙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5天后 SIRS 评分、APACHE II 评分、器官衰竭累积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 >0.05),而观察组患者 CR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短程甲泼尼龙治疗 AP 合并 SIRS 可有效降低 CRP 水平,且不增加额外感染风险。

    作者:孟文勤;云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益生菌和三联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对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治疗中应用益生菌与三联法的有效性。方法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中选择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分析组35例给予益生菌和三联法治疗,对比组35例单独给予三联法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明显较对比组的80%高,(P <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没有突出差异,(P >0.05)。结论将益生菌和三联法应用在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的治疗中,不但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孟现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胸腹腔镜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辅以吗啡的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胸腹腔镜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辅以吗啡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20例在全麻下行胸腹腔镜术后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40例。A 组给予吗啡1.5mg/kg 及赛格恩2ml。B 组:舒芬太尼1.5μg/kg 及赛格恩2ml。C 组:舒芬太尼0.75μg/kg、吗啡0.5mg/kg 及赛格恩2m,三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ml,电子镇痛泵静脉自控镇痛。结果术后的2、4小时患者自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12、24、48小时联合组患者自评 VAS 评分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 <0.05)。除了术后48hRamsay 评分之外,联合给药患者术后各时间点 Ramsay 评分均优于其他两组(P <0.05)。联合给药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独给药(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胸腹腔镜术后给予舒芬太尼辅以吗啡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张常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青岛市胸科医院肺外结核的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病患者的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青岛市胸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培养所得的680株分枝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抗结核药物的药敏实验。结果680株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671例(占98.67%),非结核分枝杆菌(NTM)9例(占1.32%)。671例结核分枝杆菌共检出耐药菌108例(占16.09%),其中单耐药55例(占8.19%)耐多药53株(占7.89%)。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结论肺外结核病标本培养阳性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为肺外结核的耐药情况研究及药物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伟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与研究

    目的:讨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与研究。方法采用单髁置换术来治疗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收录的3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疗效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进行全程随访,术后1-1.5年的患者无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松动下沉和感染的现象;通过步态分析得出,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各项指标与术前差异较大(p <0.05);患者术前的步长、步幅、步速和步频情况与术后和正常水平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通过步态分析来观察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表现出膝关节本体感觉、下肢运动恢复和步态改善等情况的明显改善,为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邢宝瑞;张冀北;王峻岭;季德才;路辉;石国君;韩广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15例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后麻醉苏醒阶段出现躁动患者进行分析,总结躁动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815例全麻患者中,143例(17.5%)在苏醒期出现躁动,包括轻度76例,中度42例,重度25例;导致躁动的原因主要是不良刺激、手术类型、麻醉用药。结论对于全麻患者在苏醒阶段应加强躁动风险评估,积极做好相关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能安全、顺利苏醒。

    作者:李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我院中医门诊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疗程10天,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腰椎功能 JOA 症状评分。结果30例患者经过10天治疗,痊愈2例,好转27例,无效1例。结论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皓月;黄鸣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参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栝楼桂枝汤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 指数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方式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对患肢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崔建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分次与持续蓝光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分次和持续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两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持续照射24h,实验组分次蓝光治疗(照射12h 后休息6h 以上,观察胆红素值是否需要继续照射足24h),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胆红素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6%)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p <0.05)。结论分次和持续蓝光治疗应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疗效相当,但分次蓝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安全,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梁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HBV -DNA 定量检测核酸提取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通过利用罗氏 cobsa s201核算检测系统进行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情况分析。方法通过2014至2015年张家港红十字血站核酸检测中 HB-sAg 病毒 DNA 阳性和酶免 GBsAg 抗体阳性比较进行张家港地区无偿献血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标准组与旋涡混匀15组以及56℃预热180秒后在旋涡沉淀混匀15s 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裂解煮沸时间6min 组和裂解煮沸时间10min 组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浓缩液剂量、沉淀混匀方式、裂解煮沸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并不影响检测结果,但是经过预热处理之后,振荡混匀促使核酸释放和沉淀混匀。

    作者:黎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急诊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B 组):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C 组):传统触摸盲探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患者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首次阻滞完善率、麻醉失败率和神经血管损伤率。结果B 组局麻药用量明显低于 C 组(p <0.05);B 组首次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B 组麻醉失败率和神经血管损伤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上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对血管神经损伤小。

    作者:樊雅玲;李元;陈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发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艳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图书馆是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技术相结合的媒介,其有利于医疗行业的发展。医学信息日新月异,而如今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数医院图书馆藏书量及规模较小、图书馆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共享信息意识及建设经费缺乏等。提出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作者:吴明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量化分级管理的有效运用分析

    目的:分析量化分级管理运用于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银川市金凤区抽取34家个体诊所,在卫生监督中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分析实施效果。结果管理后分级为 A 级和 B 级的诊所数量明显提升,C 级和 D 级的诊所数量明显减少,管理后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结论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实施量化分级管理能够提高监督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虹;王学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药理特点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红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 -co),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PaO2和 DL -co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霞;姜春影;李廷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64例保肛术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

    目的:本文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对直肠癌保肛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本文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各32例。其中,快速康复组主要采用快速外科康复护理进行康复治疗,其中主要采用了心理干预、和术中和术后管理工作。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发现,快速康复组患者在采用快速康复恢复治疗之后,患者的肠道功能以及尿管、腹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肛门排气湿巾都要短于对照组,并且在治疗之后产生的并发症较少。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晓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62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6年10月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构成情况。结果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软斑检出数量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存在密切联系,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时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形态及数量,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