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华;于华兴
目的:研究卵巢囊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任慧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治疗,对照组44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阴道止血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为治疗组10.71%,对照组复发率为61.36%。结论刮宫是好的止血方法,可有效止血。显效迅速,还可了解内膜病理,除外恶性病变。
作者:陈秋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BG、2hBG、HbAlc、FINS、HOMA -IR 水平优于对照组,P <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P <0.05。结论运用西格列汀结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国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前后血糖变化及胰岛素用量合理调整。方法收治拟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共4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分析其透析开始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规律血液透析后,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透析后需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常锋;周波;李银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简称,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难度。本文通过简述甲亢疾病概念和临床表现,分析甲亢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以期帮助患者深入了解甲亢疾病,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68例,给予68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后的指导的精心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护理,68例患者鼻中隔偏曲矫正均非常理想,术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对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古力拜力·艾麦尔;赵艺;孙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实现精确的混合,对照不同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的吸氧程度,观察对吸氧治疗中对氧气的定量控制,探讨吸氧治疗过程方面精确吸氧。结果通过对氧气和压力的平衡,需两股气体的量满足一定值,只需控制两阀杆的推进距离的比值满足一定比例值,我们就能得到任意浓度的氧气。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用吸氧提升设备完善达到精确吸氧,规范了吸氧的基本规范,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丰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皮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创面处理手法,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辅以紫外线灯消毒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的早期愈合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铁的摄入状况是评价育龄妇女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省育龄妇女的铁摄入状况,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不同类别地区抽取县区作为调查点,运用食物频率法获取食物摄入信息,运用统计软件计算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本次调查育龄妇女为2928人,平均年龄36.53±8.61岁,平均每人每日铁摄入量为22.28mg,农村高于城市。铁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为85.03%,城市高于农村。结论我省育龄妇女每日铁摄入量普遍超过推荐量,但由于使用食物频率法进行膳食中铁摄入量的估计,可能存在偏移,需更多类似的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诸芸;朱迅;朱谦让;戴月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诊断及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3例,按病情及分级分为 A组(1级高血压组)、B 组(2级高血压组)、C 组(3级高血压组)及 D 组(高血压危象组)。所有患者与入院后24h 内及出院前1d 抽取空腹肘静脉血3mL,用酶法检测血清 Hcy 浓度。结果①四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清 Hcy 浓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②随着高血压分级增加血清 Hcy 浓度逐渐上升,高血压危象患者高,四组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男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Hcy 浓度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1);④治疗后不同性别患者血清 Hcy 浓度均明显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结论血清 Hcy 浓度与高血压分级水平呈正相关,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清 Hcy 浓度高于女性患者。血清 Hcy 浓度对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分级、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玉雁;陈联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 King 达标互动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受的实习助产士中随机抽取98例,所有实习助产士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将98例实习助产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King 达标互动理论带教)与对照组(传统方案带教)。对比两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组带教满意度为98.0%(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实习助产士带教中,应用 King 达标互动理论,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提升实习助产士考核成绩,改善教学效果,增加带教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观察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0±0.2)h,术中出血量为(682.7±109.3)mL,切口长度为(11.2±3.9)cm,住院时间为(12.1±3.1)d,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相对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手术操作简单,住院恢复时间相对较少,有效的降低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6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根据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儿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术前和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患者15例,术后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气胸、肺不张,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的特点,采取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肺动脉高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燕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探讨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收集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阿托伐他汀的药理特点、药代动力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阿托伐他汀是甲基羟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作用,结合国内临床应用实例进行分析。
作者:郭兴国;李忠燕;王延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妊娠期膳食营养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及综述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引起自然流产的膳食营养因素做一综述。结论妊娠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后代的不良结局。许多营养素在孕妇体内失衡均可致胚胎发育异常以及流产的发生,营养素缺乏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营养素过量引发的毒性都可导致流产。
作者:林太裕;吴思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80例预约挂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4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和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排队等待时间显著缩短,观察组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纠纷发生率和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引言:普通的预约挂号过程都比较繁琐,患者往往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在等待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导致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所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80例预约挂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研究结果如下报告。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术后深麻醉、浅麻醉下气管导管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共56例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儿在深麻醉下拔管,对照组患儿在浅麻醉下拔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的心率血压较拔管前有明显上升(P <0.05),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术后深麻醉下气管导管拔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浅麻醉下拔除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军;肖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多种西药合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其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所开出的890份西药处方进行研究,对其西药配伍合理性、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890份处方中存在86份医药配伍不合理现象,患者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忽冷忽热、头晕头痛、胃痛、水肿、过敏。依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及用药状况分析,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与西药合用方法不当、配伍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在采取相关措施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P <0.05)。结论医药种类较多,若是不明确各种西药合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以,要合理用药,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合理性。
作者:周大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用于宫外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宫外孕的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应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 HCG 值下降率、宫内妊娠率和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 HCG 值下降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物保守治疗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用于宫外孕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食管下段癌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食管下段癌手术的13例患者,对其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成功,其中11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存在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之一,优质的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提升手术效果。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