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梅
目的:探讨分析 CT 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子宫肌瘤变形的 CT 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T 对所有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检查,并对 CT 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CT 扫描后患者的 CT 特征主要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肿块及形态改变,病灶呈等密度、低密度及高密度,CT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的边缘情况及肿瘤内部变性情况。结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变性可采用 CT,其诊断率高,能很好的对患者进行确诊,能充分反映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川芎和当归炮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及其组成。方法临界点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当归、川芎取酒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组成。结果酒炙后,当归挥发性成分含量降低2.92%,川芎挥发性成分降低2.34%,P <0.05。炮制后二者大部分化学成分均增加,组成上产生变化。结论酒炙可改变川芎、当归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影响药效。
作者:嵇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利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及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48h 再出血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再配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的临床效果非常良好,可以有效地提升止血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6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阴道液 PH >4.5,胺试验呈阳性,阴道液涂片均可检测出线索细胞,所有患者均采用甲硝唑治疗,总有效率为91.2%。结论细菌性阴道病常见多发,其诊断的特征性指标为线索细胞,及时给予甲硝唑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结合帕罗西汀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经我院收治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患者,根据患者门诊治疗顺序随机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30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第二组30例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结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后发现,第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第二组的不良反应率和第一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并无太明显差别,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数据之间并无太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与单纯的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方式相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接受小剂量奥美拉唑结合帕罗西汀,临床疗效明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蔡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接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记录两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均顺利完成上述相应治疗,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给予带锁髓内钉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士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参苓颗粒中铅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法,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参苓颗粒中铅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铅的含量在0-5.0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 =1.31%。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消解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保健食品参苓颗粒中铅的测定。
作者:杨振;张洪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9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病理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后显示慢性炎诊断准确率为96.04%,CINⅠ诊断准确率为93.70%,CINⅡ诊断准确率为92.11%,CINⅢ诊断准确率为92.31%,宫颈癌诊断准确率为87.50%。结论对宫颈疾病患者采取阴道镜进行检查可获得较为明确的诊断,疾病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患者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袁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为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抗凝治疗、控制高血压、纠正酸中毒及饮食疗法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尿毒清颗粒联合百令胶囊予以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两组完成治疗后,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大于后者(P <0.05)。结论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其采用百令胶囊联合尿毒清予以治疗,可明显改善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延缓其进展。
作者:陈逸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实现精确的混合,对照不同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的吸氧程度,观察对吸氧治疗中对氧气的定量控制,探讨吸氧治疗过程方面精确吸氧。结果通过对氧气和压力的平衡,需两股气体的量满足一定值,只需控制两阀杆的推进距离的比值满足一定比例值,我们就能得到任意浓度的氧气。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用吸氧提升设备完善达到精确吸氧,规范了吸氧的基本规范,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丰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吞咽作为人类必须进行的基础的生理活动之一,吞咽功能障碍主要是发生在脑卒中患者身上一种非常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呈直线上升,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威胁。在此基础上吞咽功能障碍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以此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
作者:张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15例中危肺栓塞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15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气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优;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3.33%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用于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发现,其对于患者临床情况能够积极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弱射频电磁辐射对人和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12只成年小鼠,置于弱射频电磁辐射场下,观察小鼠的自发活动;同时,对使用移动电话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在电磁辐射下,小鼠的活动时间明显增加,静息时间减少,活动速度加快。电磁辐射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触弱射频电磁辐射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观察到使用人群和非使用人群间部分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心情、情绪及睡眠质量等)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弱射频电磁辐射场下的小鼠神经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同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的神经行为也出现类似的变化。
作者:薛鑫;李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袢状钢板内固定对于检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至我院进行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袢状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复位丢失量。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无明显差异(P >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袢状钢板内固定对于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疗效稳定,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复位丢失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作者:吴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该院1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两组均为70例。其中 B 组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进行治疗,A 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甲强龙进行辅助治疗,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A 组治疗效果优于 B 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较好减少不良症状,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李志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 AchR 抗体,并对病情程度评分。结果AchR 抗体测定对重症肌无力有特异性,其水平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应重症肌无力的严重程度。结论我们观察发现 AchR 抗体测定一定范围内不能用于判定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
作者:孙慧勤;刘芷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 EPCs 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2016年2月-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脑卒中筛查的低危患者35例为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 EPCs 数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神经功能 NIHSS 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EPCs 数量明显减少,经治疗后 EPCs 数量明显增加,至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NIHSS 评分随着外周血 EPCs 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NIHSS 评分与 EPCs 数量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的 EPCs 数量呈动态变化,EPCs 数量增加时神经功能也得到改善,临床可根据 EPCs 数量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海霞;刘子豪;刘林林;张文高;冯晨芳;刘颖;刘晓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在重症加护病房(ICU)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我院重症加护病房的患者50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费用、入住的时间、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P <0.05;研究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在重症加护病房呼吸衰竭的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徐梅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艾滋病患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抗病毒治疗依存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264名口服抗病毒药随访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提高艾滋病患者用药的依存性,对治疗效果有积极的影响,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秦翠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下咽癌,是原发于下咽部的恶性肿瘤。其以鳞状细胞癌为主(95%以上),易发部位从高到低依次为梨状窝、环后区、咽后壁。下咽癌发病率较低[1],虽然各国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年发病率仅约为(0.17-0.80)/10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5.0%,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0.3%。虽然其发病率并不高,但早期发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待症状明显(如吞咽困难、痰带血丝以及疼痛等症状)时往往已经进入中晚期,且浸润性较强,恶性程度较高,半数下咽癌确诊时已并有淋巴结转移[2-3],是头颈外科中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之一[4]。而且下咽癌死亡率较高,5年生存率仅有30%-50%[5]。正因为这些特征,以及其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是局部晚期,所以下咽癌的诊断与治疗仍然是临床医学的难题之一。本文对下咽癌的诊断进展、误诊分析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姚长玉;刘业海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