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目的:分析探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进行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出现膀胱颈痉挛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阿托品,并口服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颈痉挛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日痉挛出现频次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患者采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阿托品以及双氯芬酸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痉挛消失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急诊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急诊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B 组):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C 组):传统触摸盲探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记录患者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首次阻滞完善率、麻醉失败率和神经血管损伤率。结果B 组局麻药用量明显低于 C 组(p <0.05);B 组首次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 C 组(p <0.05);B 组麻醉失败率和神经血管损伤率明显低于 C 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急诊上肢手术,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对血管神经损伤小。
作者:樊雅玲;李元;陈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专业治疗中实施血管支架介入疗法的意义。方法筛选10例因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入院的患者,随机分组:5例Ⅰ组行常规疗法,5例Ⅱ组则联合展开血管支架介入疗法,给予两组疗效及其踝肱指数展开比较。结果Ⅰ组总有效率60.00%,Ⅱ组为80.00%(P <0.05)。结论患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展开血管支架介入疗法,可使机体踝肱指数充分改善。
作者:杨永滨;杨竖;栾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然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和12小时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和12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丽;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已经陆续开展起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尤其近年来,材料工艺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不断改进,全膝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愈发严格,本文介绍了本院全膝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与各位同仁共勉。
作者:刘丽;胡晓岩;张春艳;崔国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西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一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杨晶晶;黄婷;张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自拟大黄颗粒剂治疗奥施康定引起的气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因口服奥施康定引起气滞型便秘的癌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自拟大黄颗粒剂;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组显效率为75.00%,对照组显效率为5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 =0.000<0.05)。结论自拟大黄颗粒剂加减方治疗奥施康定引起的气滞型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洋洋;李小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探讨卒中后抑郁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3年的卒中后抑郁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抗抑郁治疗。结果研究组卒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3.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有58.3%,所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讨论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疗不同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的有效方式。结果对不同时期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采取手术和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在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及早发现,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使临床效果得到保证,有效的促进活产率的提高。
作者:秦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76.32%;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1.30±1.82)分,对照组(18.04±2.31)分。结论在缺血性脑梗死中实施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能够更有效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促进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林林;冯晨芳;刘晓军;王海霞;刘颖;刘振芳;任明;吉训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在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中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应用效果的探究情况。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脑外科接受挂号诊治的脑外伤患者84例,将其纳入本研究观察对象,结合其挂号的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后四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早期颅骨修补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率95.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率61.9%,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的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治疗,效果显著,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成;殷义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局部预防用药疗效以及牙列缺损的手术技巧,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二期修复在5-6个月后进行。以患者主诉、X 线片以及临床检查为依据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修复都已经完成,进行24个月的随访。这些患者都没有种植体脱落松动的情况出现,并且具有正常的咀嚼功能。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派丽奥创口缓释用药措施和微创种植手术,将种植义齿修复对慢性牙周炎缺牙患者实行,能够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韩增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手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入院的老年患者120例,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单纯全麻进行手术,观察组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24h 的 MMSE 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h 时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中,采取全身麻醉对于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认知功能具有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蒋建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关于 X 线、CT、MRI 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对2015年4月———2016年7月于我院行 X 线、CT、MRI 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131例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同时将三种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与病变分级作以比较。结果X 线对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关节软骨肿胀的检出率分别为64.9%、42.7%、0.0%;CT 对上述影像学的检出率分别为81.7%、73.3%、6.1%;MRI 对上述影像学的检出率分别为95.4%、86.3%、12.2%,三种检测方法对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 MRI 检查能获得准确诊断结果,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 X 线与 CT 检查。
作者:高岩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公共场所空调环境的空气卫生质量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针对公共场所空调中的污染物的种类、来源等等的质量检测工作,一直是检测、质量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责。本文围绕公共场所空调环境控制志昂监督监测方法等展开论述,对规范空调环境下的空气质量的监督和监测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作者:徐东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过的50例肺结核并伴有咯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给予全程护理,对两组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数据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接受度、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讨论全程护理对改善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疗效具有积极意义,能促进患者康复,医护工作者应加大对肺结核并咳血病人的全程护理,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高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 >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发挥快,药物用量少,值得普及。
作者:韩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种类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随机选取1800张西药处方进行研究试验,按照我国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搜集与整理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后发生 ADR 的处方,并作进一步分析。结果1800张西药处方中,有1295张为两种以上西药合用处方,所占比重为71.94%(1295/1800)。其中有203张(11.28%)西药处方出现药物 ADR,主要是头晕(17.73%)、乏力(14.78%)、过敏反应(13.30%)、恶心(12.81%)、皮疹(11.82%)及呕吐(8.87%)等。结论临床在联合使用两种以上西药时,需明确掌握西药的性质、药学原理等,并加强相关药物 ADR 监测,以做到安全用药,高效治疗。
作者:侯贵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 CT 诊断的临床优势。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 CT 检测的诊断和 X 射线检测的诊断,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测之后发现,在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病灶的部位在右肺的患儿有39例,病灶的部位在左肺的患儿有25例,病灶的部位在双侧肺叶的患儿有16例。其中运用 CT 进行诊断的确诊患儿有75例,确诊率为93.8%,误诊的患儿有5例,误诊率为6.3%;运用 X 射线进行诊断的确诊患儿有68例,确诊率为85%,误诊的患儿有7例,误诊率为8.8%;漏诊的患儿有5例,漏诊率为6.3%。CT 诊断的确诊率要明显高于 X 射线诊断的确诊率(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运用 CT 进行诊断其确诊率更高,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杨金翘;哈丽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 AchR 抗体,并对病情程度评分。结果AchR 抗体测定对重症肌无力有特异性,其水平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应重症肌无力的严重程度。结论我们观察发现 AchR 抗体测定一定范围内不能用于判定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
作者:孙慧勤;刘芷含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