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解析

郑兴波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 泛昔洛韦, 单纯疱疹病毒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上药物泛昔洛韦在治疗生殖器疱疹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诊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泛昔洛韦进行强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案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82.00%、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6.00%、总有效率为92.00%,P 均<0.05;实验组患者的至皮损愈合平均时间、自觉疼痛和瘙痒平均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计划免疫方法对儿童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及预防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传染病预防接种的1568例学龄前儿童(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随机将其拆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传染病预防方法,观察组采用儿童传染病计划免疫方法,对比两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有1例出现传染病,发生率为0.13%,比对照组的1.15%(9例)低(P <0.05)。结论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接种中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方法能显著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对改善全县的免疫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仓扣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医院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医院健康管理工作中的干预措施,并对其进行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40例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分析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前后的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后的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比实施前明显提高,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使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有利于患者对健康的认识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晓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食品监测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思考

    近几年,人们对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爆出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等极其负面的新闻,人们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中重要的一项,严格把控食品卫生是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证。而对食品质量控制,主要是从食品生产、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人们的食品卫生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监测中的理化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食品监测之中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以期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调肝理脾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研究进展

    目的:进行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疗效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20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聚乙二醇治疗,调查患者治疗前后结肠症状,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好,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有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施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度和Ⅱ度概率之和为92.00%)、阴道 PH 值(4.76±0.27)、雌二醇(19.57±2.64pg/ml)、促卵泡素(49.35±4.76IU /L)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安全有效。

    作者:陈惠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发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出血量,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艳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

    目的:进行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诊治的探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临床治疗。在为80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有效诊断的基础上,运用不同方法对其进行流产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运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药物临床的患者42例,经过21-2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23-52天治疗这些患者出院。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22例,经过13-17天她们的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9-22天治疗出院。接受急诊子宫疤痕切除手术治疗患者16例,经过11-14天这些患者β-HCG 水平恢复正常,经过13-16天治疗出院。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子宫获得保留,在接受开腹子宫疤痕切术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阴道大出血并发症患者4例,经治疗后大出血患者痊愈。结论在治疗子宫疤痕妊娠中手术疗法、药物疗法各有优劣,临床中应当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俞海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改良式腹带在腹部手术患者管道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改良式腹带在腹部手术患者管道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50例进行腹部手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按照单双号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式腹带,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腹带。结果使用改良式腹带的观察组患者在引流管的固定效果方面、床上及床下活动时的舒适度及医生、患者、护士三方的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管道护理时使用改良式腹带能够有效固定引流管,使患者在进行床上及床下活动时更为舒适,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马秀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影像诊断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是指因大量长期饮酒对机体造成营养代谢紊乱,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比较高,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病人症状不明显,如能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本病的预后一般较好,否则较易造成不可逆性的脑损害[1];本文对2010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作者:张祖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ICU 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脑出血合并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效率和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后脑出血合并气管切开患者,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重症脑出血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刘奎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APP17肽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GAP -43及 PSD-95表达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动态检测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 -43),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SD -95)观察 APP -17肽在HIBD 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7日龄 Wister 大鼠55只,随机分3组:正常组(A 组)、缺氧缺血组(B 组)、HIE +APP17肽组(C 组),分别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模型,观察 APP -17肽对 GAP -43及 PSD -95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过对实验结果的相关观察分析,得出 APP17肽为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 GAP -43及 PSD -95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能通过对 GAP -43及 PSD -95的观察,发现 APP17对神经的修复作用,从而为治疗 HIBD 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慧玲;聂晶;杨占双;戚家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氟化泡沫对儿童龋齿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进行儿童龋齿预防中氟化泡沫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市某幼儿园200名儿童,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儿童使用安慰剂保护牙齿,观察组儿童使用氟化泡沫保护牙齿,在治疗后两年中进行两组患者龋齿发生率、浅龋再矿化率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具有20.0%龋齿发生率,对照组儿童具有33.0%龋齿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具有41.0%再矿化率,对照组具有28.0%再矿化率,观察组再矿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儿童龋齿预防重氟化泡沫作用显著,并能够促进儿童牙齿再矿化,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之间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肝硬化患者经治疗后,显效者26例,无效者4例,治疗有效率为86.67%。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合理药物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丁丽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人的健康教育程序

    目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5例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有目的、恰当的健康教育,则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目前对肺源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还需要精细化、高质量的护理,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论护士是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建立有利于康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实施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 TURP 术后效果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 TURP 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1例接受 TURP 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的引流管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多于乙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乙组的术后恢复优势更为显著,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接受 TURP 手术的老年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能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阿小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目的:探究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实现精确的混合,对照不同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的吸氧程度,观察对吸氧治疗中对氧气的定量控制,探讨吸氧治疗过程方面精确吸氧。结果通过对氧气和压力的平衡,需两股气体的量满足一定值,只需控制两阀杆的推进距离的比值满足一定比例值,我们就能得到任意浓度的氧气。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用吸氧提升设备完善达到精确吸氧,规范了吸氧的基本规范,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丰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PCR 检验用于麻疹病毒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PCR 检验用于麻疹病毒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02月———2016年04月我疾控中心检验的麻疹患者5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依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 MV -IgM抗体方法检验,研究组则采用 PCR 技术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76.00%,明显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 <0.05)。结论PCR 检验方式适合用于麻疹病毒疾病的早期诊断,而且其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行。

    作者:潘玉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延伸性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延伸性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收治的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延伸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效果,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并提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方法总结以及统计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控制与管理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对策。结果在28份发生问题的血站血液质量标本中,献血人员有初筛与体检外的病症、献血人员大量食用保健品或是高脂食物、标本不符合交接单三种原因占比较大,与其他原因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对比有统计的意义,P <0.05。结论由于采集样本、献血人员、标本送检过程、检验标本等原因均会影响了血液标本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需要针对标本质量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处理。

    作者:张亚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心动图检查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高达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相对于心动图来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袁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