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R 检验用于麻疹病毒检验中的效果分析

潘玉平

关键词:PCR 检验, 麻疹病毒,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 PCR 检验用于麻疹病毒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02月———2016年04月我疾控中心检验的麻疹患者55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依据不同的检验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采用 MV -IgM抗体方法检验,研究组则采用 PCR 技术检验,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76.00%,明显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可比性意义(P <0.05)。结论PCR 检验方式适合用于麻疹病毒疾病的早期诊断,而且其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行。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药理特点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径(LAESd)、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监测,同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内皮素(E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超声各监测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BNP、ET 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比索洛尔指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有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同时能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活化,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姜春影;王玉霞;李廷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对照组17例,只采用康复综合治疗,治疗前后2组患者患侧疼痛、手肿胀、掌指关节活动范围、皮肤颜色、肩部症状、上肢功能进行组间对照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肩痛、手肿胀、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气动式手康复装置配合康复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具有更好疗效。

    作者:吕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在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8例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有均采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44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比较明显较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明显较少,VAS 评分明显较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 P <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在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金凤;刘娟;陈学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及麻醉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并采取对应的麻醉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外科收治的行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50例病人,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引发感染的因素,比较采取对应麻醉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在麻醉术前进行探视,沟通注意事项做好前期预防准备;麻醉术中做好严密观察,按照无菌技术严格操作;麻醉术后及时追踪,实施麻醉护理后,病人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明显降低。结论在麻醉围术期根据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麻醉护理干预,保证病人平安度过手术危险期,明显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减轻了病人的住院经济费用,有效节约了医院的资源。

    作者:乌云;李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升菊降脂饮治疗老年高脂血症40例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升菊降脂饮治疗老年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共8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升菊降脂饮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分散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效率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含量变化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差异之间的比较,P <0.05,实验组的治疗后的 HDL -L、LDL -L、TG、TC 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升菊降脂饮的方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新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运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选取10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3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前提下,Ⅰ组接受拉米夫定(LAM)治疗,Ⅱ组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治疗,Ⅲ组接受恩替卡韦(ETV)治疗,评估该三种用药方案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病毒载量的应用效果。结果①治疗前,三组的 ALT、HBV DNA 载量及 Child -Pugh 评分等相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 >0.05),治疗后,三组上述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 <0.05),但组间数据相比,统计学不成立(P >0.05)。②Ⅲ组接受治疗后的 HBeAg 阴转率为38.9%,相比Ⅰ组的19.4%、Ⅱ组的22.2%均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 <0.05)。③试验期间,三组患者均无血磷增高、肾功能异常等明显毒副反应产生。结论不同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均有良好效果,但相对来说,恩替卡韦更利于 HBeAg 的阴转,值得推荐。

    作者:马国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直肠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损伤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3例结直肠损伤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17例,无肠瘘发生,二期肠造瘘6例,经手术治疗治愈17例,死亡5例。结论对结肠损伤的处理,采用一期或二期手术尚存争议,但总的来说,主张一期处理者逐渐增多。

    作者:常振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463例阴道分泌物妇科五联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菌的检出率及分布、阴道清洁度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4463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妇科五联检,比较不同清洁度和年龄段患者病原检出情况。结果4463例样本中乳酸杆菌少或无占63.77%;阴道清洁度为Ⅰ-Ⅱ度占27.58%;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占72.42%;检出致病菌1407例,其中假丝酵母菌717例,滴虫690例。检出阴道炎患者3978例,其中细菌性阴道炎2251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499例,滴虫性阴道炎380例,混合感染性阴道炎528例。结论本地区妇科就诊患者阴道菌群失调严重,病原体以假丝酵母菌为主,混合感染率较高。

    作者:宗海文;唐小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剖宫手术取出宫内节育器一例分析

    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器困难已经成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难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中心2007年收治的一例65岁剖宫手术取器患者的治疗经过,并从宫内节育器异位的病理、原因和预防措施方面,深入展开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马海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应用在治疗急性老年哮喘中的疗效

    目的:探究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应用在治疗急性老年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哮喘的老年患者74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上加入茶碱控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达97.3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应用在治疗急性老年哮喘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潘耀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索分析胃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将两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选取82例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将82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记录其接受不同治疗手段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会出现头部疼痛、头脑有昏沉感、身上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但经过相应的治疗均缓解,两组患者发生的总不良反应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兰索拉唑在临床上具有很高使用价值,良好的治疗效果,建议在胃溃疡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升陷汤加减治疗重症休克顽固性低血压验案一则

    重症休克患者出现顽固性低血压,即使在输血补液给抗休克药物等治疗后,血压仍难以回升至正常,带来多脏器的灌注不足,而且研究表明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长时间的使用影响肾脏的灌注,促使肾脏功能恶化。探讨其机理以及寻求其治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笔者运用升陷汤加减治疗该类患者1例,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黄靖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局部预防用药疗效以及牙列缺损的手术技巧,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二期修复在5-6个月后进行。以患者主诉、X 线片以及临床检查为依据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修复都已经完成,进行24个月的随访。这些患者都没有种植体脱落松动的情况出现,并且具有正常的咀嚼功能。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派丽奥创口缓释用药措施和微创种植手术,将种植义齿修复对慢性牙周炎缺牙患者实行,能够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韩增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PDCA 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及探讨 PDCA 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模式,选择2016年上半年的13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另选取2015年下半年的1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手术室空气培养合格率、物体表面细菌学监测合格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经统计 P <0.05。结论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实施 PDCA 循环管理法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值得推广。

    作者:路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约挂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80例预约挂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有4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和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排队等待时间显著缩短,观察组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纠纷发生率和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间,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引言:普通的预约挂号过程都比较繁琐,患者往往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在等待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导致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所以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80例预约挂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研究结果如下报告。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予以比较。结果①实验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实验组患儿发热、口咽部黏膜充血、手足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治疗后实验组患儿 PLT、CRP、ESR 等实验室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川崎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症状,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施艳;杨晓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麻醉维持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本次主要对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在麻醉维持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需实施手术的患者75例,根据所有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啶剂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三组,依次为参照组,试验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三组患者麻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①麻醉效果:三组麻醉效果各不相同,其中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佳,参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稍差,三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不良反应:研究组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参照组不良反应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可比性。结论在麻醉维持中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所起到的效果均不相同,且不良反应亦有所差异,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李文静;黄学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延边地区森林脑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对延边地区2007年至2016年森林脑炎的发生、发展、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按照地理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及分析流行病学,分析延边地区近10年来森林脑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延边地区周围各县市均有发病病例,其中以安图县、汪清县、敦化市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月份主要从4月份到10月份,发病的高峰期为6、7月份。结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仍需继续加强对森林脑炎预防教育,并应提高病毒检测及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马哲;许银花;吴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术后骨结核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术后骨结核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骨结核患者11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日常药物护理、日常检查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结果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对骨结核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骨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带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COX -1途径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 COX -1途径在慢性间歇低氧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A 组)、高脂组(B 组)、间歇低氧组(C 组)以及高脂协同间歇低氧组(D 组),间歇低氧频率为40次/h,10周后留取血液及胸主动脉组织,检测血液中血脂、炎症因子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RT -PCR技术检测胸主动脉组织环氧合酶-1(COX -1)和血栓素合酶(TXS)的基因表达情况,HE 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血脂 TC、LDL -C 水平比较,B、D 组显著高于 A、C 组(均 P <0.01);血炎症指标 TNF -α、IL -1水平比较,D 组明显高于 A、B、C 组(P <0.01或 P <0.05);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PF4、β-TG 水平比较,D 组明显高于 A、B、C三组(均 P <0.01),B、C 组明显高于 A 组(P <0.01或 P <0.05);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 COX -1 mRNA 和 TXS mRNA 水平比较,D 组明显高于 A、B、C 三组(均 P <0.01),B、C组明显高于 A 组(均 P <0.01);胸主动脉 HE 染色示 B、C、D 组血管内皮损伤,D 组损伤为严重且出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及纤维素性血栓。结论高脂饮食加慢性间歇低氧可明显活化 COX -1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小板活化。

    作者:刘洋;王琳;田建立;白晓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