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华
目的:观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使用甲硝唑、雌激素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为2015.9———2016.10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并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57例以及治疗组57例。对照组用药甲硝唑,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雌激素,对用药前后患者阴道 pH 值、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查,同时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85.1%,治疗组阴道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入院时患者阴道 pH 值、子宫内膜厚度情况比较差别无意义,P >0.05,用药后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以甲硝唑、雌激素联合治疗,患者恢复好。
作者:孙丽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牙颌畸形患者中抽取66例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治疗组(n =33)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照组(n =33)采取传统金属托槽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托槽脱落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龈沟液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托槽脱落率是3.03%,治疗后的 AST 含量是(321.15±49.72)·10-6U /L;对照组的托槽脱落率是21.21%,治疗的 AST 含量是(497.15±91.48)·10-6U /L;2组指标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或 P <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其托槽脱落率,并纠正其AST 含量,可借鉴。
作者:殷飞云;刘忠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15例中危肺栓塞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15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气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明显较优;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3.33%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小剂量尿激酶溶栓及后续抗凝治疗用于中危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发现,其对于患者临床情况能够积极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疗效,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在本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根据应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发热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32/42),P <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应该推广。
作者:连厚新;张永男;赵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在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实施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度和Ⅱ度概率之和为92.00%)、阴道 PH 值(4.76±0.27)、雌二醇(19.57±2.64pg/ml)、促卵泡素(49.35±4.76IU /L)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阴道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复方甲硝唑阴道栓安全有效。
作者:陈惠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测准确性。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组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观察组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联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7.5%,阴性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7.5%,与对照组单独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检测的结果相比有明显的优势,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单独使用各自有不同的优势,但是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经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两种方式联合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玉琴;聂秀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OPN 在纤维化疾病中呈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探讨 OPN 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就与瘢痕疙瘩的发生的因素:成纤维细胞、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细胞凋亡等分别探讨 OPN 与瘢痕疙瘩的关系。结果OPN 的过量表达与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相关。
作者:王芳;钟彬武;聂晶晶;赵自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对老年型帕金森病症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观察其相应的治疗效果及对身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老年型帕金森病患者8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将80名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巴单独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协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2周,在12周内对患者的治疗结果,恢复情况,运动程度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定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在经过12周的综合治疗后均有所恢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更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 UPDRS 运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老年帕金森更为高效,治疗效果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戚剑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等离子射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合并的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腺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鼻内镜下电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取鼻内镜下等离子射助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试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P 均<0.05,表明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对于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选择应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其中鼻内镜下等离子射助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传统手术方法,效果更好,有较好的临床优越性,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傅洋洋;张庆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式搜集近10年有关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相关报道,观察其中医治疗方法以及常用药物。结果共检索筛选13篇文献,主要采用祛风湿、止痛活血、活血化瘀、补益、化湿、熄风平肝等多类中药进行治疗,秦艽、威灵仙、独活是患者应用比例高的三种中药。结论中医治疗风湿痹痛主要采用扶正祛邪类药物,并辅助采用益气补血、化瘀活血、除湿祛风、止痛通络、强筋骨、补肝肾类药物进行配伍,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吉丽;郭静;王凤影;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续发于眼部和全身疾病。由于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形成,导致眼压升高。由于预后较差,已引起眼科临床的重视。在此文中介绍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特别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面,介绍了手术方法、光动力方法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对改善此病预后有所提高。
作者:热依汗古力·阿布力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入院后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25例口腔颌面部外科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13例,对照组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共享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共情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中度持续哮喘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中度持续哮喘患者采用常规的吸入激素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使用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即包括 ACT 评分和呼气流速峰值(PEF),经过治疗好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中度持续哮喘,和常规的激素吸入治疗,均能够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吸入激素联合口服缓释茶碱控制效果相对较佳,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总结1例置入 PICC 后发生穿刺口频繁渗血的患者成功保留 PICC 导管的临床护理。采用橡皮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方法,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终 PICC导管成功止血,患者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化疗。
作者:丁淑怡;蔡凌霞;金爱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宫外孕患者在保守治疗中联合天花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2015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宫外孕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其中32例患者用常规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案并设为对照组,另32例在常规宫外孕保守治疗外应用天花粉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后患者病症改善以及安全性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2例根据相关疗效标准判定为无效,B 组有5例患者判定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2.5%、84.375%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存在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经过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且无需特殊处理便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过程中联合天花粉疗效显著,不仅经济负担轻且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值得普及。
作者:冀聪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分析 DR 全脊柱无缝拼接投照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试验中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脊柱摄片的38例脊柱侧弯、旋转畸形患者,其中患者摄片中均应用 DR 全脊柱无缝拼接投照技术,并对全部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摄片图像质量。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显示,38例患者中,共获取全脊柱影像46帧,全部患者获取的影像均对其全脊柱情况进清晰的观察,且对于患者诊断、人体平衡线的测量及 Cobb 角测量的要求均能够满足。结论DR 全脊柱无缝拼接投照技术能够将患者的全脊柱结构清晰的显示出来,在脊柱侧弯、旋转畸形患者的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齐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析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300例,由于护理管理措施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柔性护理管理,对比各组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远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显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患者采用柔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护理服务差错,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整体质量。
作者:姚萍;陈淑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提高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份到2016年6月份接受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新生儿母亲48例,共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根据数字随机法原则将接受干预的24例新生儿母亲为常规组;另强化健康教育的24例新生儿母亲为健康教育组,对比分析两组随访结束后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体重、身高。结果健康教育组母乳喂养率比常规组的高,P <0.05;而且健康教育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及身高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将健康教育方式应用于提高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中,可以充分的提高母乳喂养率,进而促进新生儿生长和发育。
作者:聂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120例,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比较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的起效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80.6±13.5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46.2±16.3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1.2±0.7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100.8±19.7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03.9±11.4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2.6±0.6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