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分析

马吉丽;郭静;王凤影;周志伟

关键词:风湿痹痛, 中医治疗, 药物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式搜集近10年有关中医治疗风湿痹痛的相关报道,观察其中医治疗方法以及常用药物。结果共检索筛选13篇文献,主要采用祛风湿、止痛活血、活血化瘀、补益、化湿、熄风平肝等多类中药进行治疗,秦艽、威灵仙、独活是患者应用比例高的三种中药。结论中医治疗风湿痹痛主要采用扶正祛邪类药物,并辅助采用益气补血、化瘀活血、除湿祛风、止痛通络、强筋骨、补肝肾类药物进行配伍,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CT 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子宫肌瘤变性的 CT 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 CT 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子宫肌瘤变形的 CT 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T 对所有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检查,并对 CT 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CT 扫描后患者的 CT 特征主要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肿块及形态改变,病灶呈等密度、低密度及高密度,CT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的边缘情况及肿瘤内部变性情况。结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变性可采用 CT,其诊断率高,能很好的对患者进行确诊,能充分反映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PBL 教学在护理本科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护理一个班作为 PBL 教学班,设计并实施 PBL 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后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学习效果。结果92.6%的学生对 PBL 教学方式满意,80.00%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有98.7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评判性思维能力,51.3%的学生在 PBL 教学中小组讨论发言有强制感,人际沟通能力显薄弱。结论护理教学中应用 PBL 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护士的临床核心能力,提示在护理教学中开展 PBL 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作者:范晓航;肖娟;胡小忍;孙维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015年盐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盐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获得连续性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以便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改善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方法对盐城市15-69岁常住居民,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式,并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盐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8%,其中女性低于男性,农村低于城市居民,且健康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降低或年龄的升高而不断降低。结论与江苏省居民平均水平相比,盐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偏低,因而还需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李德荣;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颈动脉血管重构与老年无症状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探查,分析颈动脉发生血管重构和无症状脑梗死(SCI)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成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段健康志愿者38例成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都进行高频超声探查,分析对比两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增多,斑块的检出率及面积显著增大,斑块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颈总动脉主干、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主干 IMT 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颈动脉重构的比例明显提高,两组在无重构及负性重构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分析颈动脉情况,从而对有效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临床价值重大。

    作者:王艳;张海波;马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前列腺癌组织中 VEGF 和 COX2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 -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0例,术中留取前列腺组织标本,ELISA 法检测组织中 VEGF 和 COX2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疾病类型、疾病分级以及不同预后的患者 VEGF 和COX2表达差异。结果VEGF 和 COX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 BPH(P <0.05)。VEGF 和 COX2表达水平较高的前列腺癌患者病理分级较高,且术后较易出现复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OX -2和 VEGF 表达水平检测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并可提示预后。

    作者:郭超;张祥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紫杉醇结合顺铂化疗应用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FP 方案(5-FU 750 mg/m2持续泵静推 d1-4,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TP 方案(TAX 135-175mg/m2静滴 d1,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DCR =90.32%,对照组 DCR =70.9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 TP 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病情。

    作者:马德;候娟;吴志伟;陈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 >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发挥快,药物用量少,值得普及。

    作者:韩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烧伤整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自体薄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复合移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植皮存活率情况、术后植皮皮肤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植皮存活率为95.56%,对照组为75.56%,观察组的皮肤厚度、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相比于自体薄皮片,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能很好的解决皮源,加快愈合速度,大限度的恢复外观和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庆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56.67%;观察组护理后 HAMD 评分为(9.12±1.59)分,对照组(15.72±3.17)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相患者更快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兴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全身运动评估技术了解儿童脑发育情况的807名儿童的评估结果。结果本次共计评估807例儿童,评估896人次,56.4%(455/807)为本镇户籍儿童,9.2%(74/807)为非本镇户籍,34.4%(278/807)为非户籍儿童。脑发育异常儿童比重为13.8%(124/896),儿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接受早期干预的有82例,儿科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指导的有17例,接受社区随访的有25例。结论全身运动评估技术能实现对儿童脑发育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提高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崔雅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试验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甲钴胺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IRLS 评分和 PSQI 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显著降低(P <0.05),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慢性肾衰不宁腿综合征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何传梅;刘锦秀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根据我院各科室反馈出来的中药注射剂所发生 ADR 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 ADR 主要发生因素与中药注射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本身质量因素、临床使用不合理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等有关。结论完善及规范质量控制标准、改进制备工艺,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遵守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规范用药等是预防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孟爱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程导乐分娩对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分娩运用到减短经阴道分娩的产程并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诊治的产妇74例,分为两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分娩,37例试验组采用全程导乐分娩,并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都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程导乐分娩运用到减短经阴道分娩的产程并减少产后并发症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89 Sr 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多发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89Sr 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多发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多发骨转移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分别采用89Sr 单纯治疗和89Sr 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7.4%(3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骨痛反应、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皮疹、骨髓抑制、血尿、蛋白尿,且均以骨痛反应、发热、骨髓抑制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2组各类不良反应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89Sr 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多发骨转移癌,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张红;叶宏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016年江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江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高危行为,从而为艾滋病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7月对江阴市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 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5%;监测到梅毒抗体阳性1例,占0.25%,丙肝抗体阳3例,占0.75%,未监测到 HIV 抗体阳性病例。结论应加大艾滋病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人们的艾滋病防治能力,减少艾滋病发生。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老年病诱发抑郁症

    目的:探究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在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明显改善较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和精神干预,能够有效帮助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改善其临床情况,同时使得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得到调整,对于患者预后相对积极,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赵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 EPCs 动态变化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 EPCs 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2016年2月-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脑卒中筛查的低危患者35例为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 EPCs 数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神经功能 NIHSS 评分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EPCs 数量明显减少,经治疗后 EPCs 数量明显增加,至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NIHSS 评分随着外周血 EPCs 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NIHSS 评分与 EPCs 数量呈负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的 EPCs 数量呈动态变化,EPCs 数量增加时神经功能也得到改善,临床可根据 EPCs 数量变化来判断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海霞;刘子豪;刘林林;张文高;冯晨芳;刘颖;刘晓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牙颌畸形患者中抽取66例作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式予以分组,治疗组(n =33)应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对照组(n =33)采取传统金属托槽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托槽脱落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龈沟液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托槽脱落率是3.03%,治疗后的 AST 含量是(321.15±49.72)·10-6U /L;对照组的托槽脱落率是21.21%,治疗的 AST 含量是(497.15±91.48)·10-6U /L;2组指标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1或 P <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器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降低其托槽脱落率,并纠正其AST 含量,可借鉴。

    作者:殷飞云;刘忠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论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与心理管理

    医院人事管理部门所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与其他部门相比,医院的人事管理部门对于人员的调配和调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人事部门而言,组织调配对于人的心理活动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如何对医院人事管理中的组织结构和心理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会针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控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论述如何对医院人事组织结构与心理进行协调。

    作者:蔡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与全科门诊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治疗,比较并探讨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与全科门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社区确诊的糖尿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全科门诊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血糖控制、饮食控制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干预前后,观察组血压、TC、血糖等指标均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可提高防治效果,在糖尿病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良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