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立梅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100例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及开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开腹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春晶;徐曼莉;冷有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时间内在我院脑外科中接受治疗并自愿加入本次试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84例,将加入试验的患者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两个不同的小组,对照组为4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为42例,采取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待其疗程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7.62%(41/4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85.71%(36/42),不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根据证型辨证用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具有在脑外科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关改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在对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治疗中应用益生菌与三联法的有效性。方法在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中选择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分析组35例给予益生菌和三联法治疗,对比组35例单独给予三联法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1%,明显较对比组的80%高,(P <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没有突出差异,(P >0.05)。结论将益生菌和三联法应用在幽门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儿的治疗中,不但临床效果显著,而且不会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孟现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为日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胃肠减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小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6年1月-10月我院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DVT 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3.95%,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35%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 DVT 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凌英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评估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用于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07月到2016年07月因早期输卵管妊娠到我院进行医治的患者30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法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予以甲氨喋呤治疗方案以及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客观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二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采用米非司酮结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效果突出,血β-HCG 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在治疗该类疾病中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雪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在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88例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有均采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进行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44例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比较明显较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明显较少,VAS 评分明显较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 P <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在围术期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金凤;刘娟;陈学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并提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方法总结以及统计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控制与管理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对策。结果在28份发生问题的血站血液质量标本中,献血人员有初筛与体检外的病症、献血人员大量食用保健品或是高脂食物、标本不符合交接单三种原因占比较大,与其他原因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对比有统计的意义,P <0.05。结论由于采集样本、献血人员、标本送检过程、检验标本等原因均会影响了血液标本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血站血液的标本质量,需要针对标本质量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处理。
作者:张亚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从理论上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加以规范。方法对院前急救接诊时的急救,入院后的治疗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出急性(AOPP)的救治要点。结论有效指导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类病的救治水平。
作者:张新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发病率相对低,病例较少,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遗传性心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以恶性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尚无特异性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可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ICD 以及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喘息运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取128例 MP 感染后喘息的患儿参与研究试验,并按照随机非盲法分组,各64例,Ⅰ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Ⅱ组在常规对症处理下接受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作对比。结果Ⅱ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6%,显著比Ⅰ组的总有效率(67.2%)提高,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Ⅱ组的喘息、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喘息复发率显著下降,优于Ⅰ组,数据满足 P <0.05,统计学成立。结论对 MP 感染后喘息的患儿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缓解症状、降低喘息复发率均非常有效,值得推荐。
作者:肖海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利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及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48h 再出血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再配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再出血的临床效果非常良好,可以有效地提升止血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心动图检查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检查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高达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 <0.05。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心电图相对于心动图来说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袁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陈旧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安全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率明显不如实验组。结论对老年住院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可使得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本院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改善,医患纠纷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明;商临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临床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方式护理,临床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改善,临床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 <0.05;临床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行临床护理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盛艳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分娩初产妇中,抽取420例纳入到讨论,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其按入院单双号分210例对照组(常规接生分娩技术),210例研究组(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产妇各指数状况,包含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会阴疼痛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切开和产后出血,产后会阴疼痛有所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得到降低。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远期疗效和近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能够快速有效恢复患者的牙齿功能,有助于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靖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针灸补泻法在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的临床观察研究与讨论。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瘀阻脑络型眩晕患者60例,患者的症状大多数是眩晕。患者的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这三项经过颅多普勒(TCD)监测,其收缩期峰值处于正常值之下。观察组30例,对患者三阴交、百会、曲池、水沟、合谷、丰隆、足三里这些穴位进行针灸补泄法治疗。对照组30例,让患者口服复合维生素 B、维脑路通药物。结果对照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13.3%,而观察组的眩晕症消失率是93.3%。BA、MCA、VA 血流速度这几项在治疗前后有很大的提高。结论针灸补泻法可以改善瘀阻脑络型眩晕症状,补血益精,使眩晕自消。
作者:潘青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 LC 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患者中除8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 LC 手术。结论只要掌握原则及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急性胆囊炎行 LC 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郭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41-76岁,出血量33-93ml,平均出血量50.68±15.06ml,均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将穿刺针穿刺进入颅内抽吸血凝块。结果对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后,除3例患者因在病后发生肺部感染而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5例患者因术后1周出现再出血脑疝死亡外,其余患者出院,存活率为89.47%;随访6个月,按照 ADL 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价,4例达到Ⅰ级,16例达到Ⅱ级,39例达到Ⅲ级,6例达到Ⅳ级,3例达到Ⅴ级。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对患者应适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头颅 CT 复查,以方便后续治疗。
作者:王大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