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
目的:探讨自拟健胃通滞汤加减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早期胃肠功能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60岁以上腰椎及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85例,所有患者在骨折后2-8天内出现不同程度胃肠功能失调表现,给予自拟健胃通滞汤,3天为一疗程,共服2个疗程,其间随证加减药物治疗。结果85例患者中显效57例,有效24,无效4例,总有效率95.3%。结论老年骨折早期胃肠功能失调患者运用自拟健胃通滞汤加减辨证施治,既通腑理气,又健运脾胃功能,提升了正气,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有利于患者伤病痊愈。
作者:李晓亮;庞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研讨中西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应用。方法采取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患者中,抽取68例到讨论中,将68例患者随机两组,34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和34例研究组(中西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讨。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3.53%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82%比对照组41.18%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其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高艺真;李晓燕;肖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探讨卒中后抑郁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近3年的卒中后抑郁患者共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抗抑郁治疗。结果研究组卒中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3.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仅有58.3%,所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确定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25例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2例采用口服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13例采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8)。结论对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有显著临床疗效,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马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应用在治疗急性老年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急性哮喘的老年患者74例作为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上加入茶碱控释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达97.3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和茶碱控释片应用在治疗急性老年哮喘中,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潘耀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84例复发性卵巢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卡铂、多西他赛、吉西他滨3药联合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随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时,采用以上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能达到显著地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李桦;王咏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随着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性髋部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比较突出的问题。髋关节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好发部位,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手术风险大,据权威研究报道:发生髋关节骨折后的1年内因并发症造成的死亡率达30%,致残率高达50%[1]。早期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更多的卧床时间,更好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和锻炼,降低骨折术后致死率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方案。临床常见的髋关节骨折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解剖锁定钢板等;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及加重基础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好,争取早期下床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翼锦;潘观华;刘春莲;谢伟雄;王忠;杨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心肌炎常见的致病原因为柯萨奇病毒,但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其病情急且进展迅猛,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常常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突发的心搏骤停,使该病的病死率增高。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积极治疗极为重要。本文总结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心电图、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及抢救治疗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霍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当前医院护理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转变,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医院的发展。但是基层医院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导致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存在较多困难,本文主要对存在的困难进行综合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探讨应对策略。
作者: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美拉唑结合帕罗西汀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经我院收治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患者,根据患者门诊治疗顺序随机进行分组纳入,第一组30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第二组30例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结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组间数据对比后发现,第二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第二组的不良反应率和第一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并无太明显差别,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数据之间并无太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讨论与单纯的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方式相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接受小剂量奥美拉唑结合帕罗西汀,临床疗效明显,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蔡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参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而观察组则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栝楼桂枝汤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Fugl—Meyer 指数评分;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方式对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结果观察组 Barthel 指标评分以及对患肢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栝楼桂枝汤用于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崔建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临床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方式护理,临床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改善,临床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 <0.05;临床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行临床护理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盛艳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进行腹腔镜手术中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麻醉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我院7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进行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的对比。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镇静评分于芬太尼组患者镇静评分差异不大,但是其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血压变化、心率变化、VAS 评分均比芬太尼组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高,并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姬仁琼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我院中医门诊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疗程10天,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腰椎功能 JOA 症状评分。结果30例患者经过10天治疗,痊愈2例,好转27例,无效1例。结论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刘皓月;黄鸣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分析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行 X 线、CT 检查的价值。方法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进入我站接受治疗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选择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 CT 与 X 线检查,对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CT 诊断准确率是94.0%,与 X 线的78.0%比对明显较高,且在各类型的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CT 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较 X 线高,(P <0.05)。结论在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中,相较于 X 线,CT 诊断准确率更为理想。
作者:邢海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入路手术,实验组则行经肘前肌入路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各项手术指征以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项手术指征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 P <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经肘前肌入路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受,还能够改善各项手术指征,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鲍瑞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微生物培养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与微生物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该组患者中,PCT 检测阳性比例为86.36%(95/110),微生物培养阳性比例为34.55%(38/110),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等优势,微生物培养可获得确切的病原菌类型,二者联合可为疾病诊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共120例,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比较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血清胆红素的下降值、治疗的起效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80.6±13.5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46.2±16.3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1.2±0.7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儿60例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为100.8±19.7umol /L,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值为103.9±11.4umol /L,治疗的起效时间2.6±0.6d,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使用培菲康联合蓝光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自拟通络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0例/组。一组患者实施胃复春片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自拟通络养胃汤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 VAS 评分。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 VAS 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更具优势(P <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自拟通络养胃汤治疗的效果令人满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云航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活血通络方法药物熏蒸、针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3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处理,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实施活血通络方法药物熏蒸、针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健康指导能够提高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邹志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