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艺真;李晓燕;肖军
目的:探讨引起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较少孕产妇死亡。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出现产后出血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宫缩乏力占55.86%,胎盘、胎膜因素约占37.93%,软产道受到损伤占到4.83%,由凝血功能障碍占1.38%。与生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分娩时的怀孕周数、是否患有妊娠综合征、是否是初次生产、怀孕的次数、选择分娩的方式以及生育的新生儿的体重,以上各因素的比较均有差异(P <0.01;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化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教育,筛检有关的危险因素,强化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的概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并且严重细菌感染、脓毒血症及随后发生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早期往往临床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因此,早期诊断细菌感染、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并监测临床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而降钙素原是临床中检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一种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对患者的病情、预后、疗效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因此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 -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71例,根据病原体分离培养和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85例),非细菌感染组(4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定量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 PCT 和 hs -CRP 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 PCT和 hs -CRP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血清 PCT 和 hs -CRP 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仅 hs -CR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 PCT 和 hs -CRP 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PCT 与 hs -CRP 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林小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内镜保胆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40)和对照组(n =40),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总发生例数为1例,对照组总发生例数为4例,观察组总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澍滢;杨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7d 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82.86%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王一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胸乳入路腔镜、开放手术运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治时段在2014年2月———2016年7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经胸乳入路腔镜术式,而对照组予以传统的开放术式,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引流量、术中镇痛例数、住院时间分别为、20.3±9.3(ml)、37.5±14.6(ml)、7例、3.16±0.5(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1.33±27.3(min)、41.4±25.3(ml)、49.2±20.3(ml)、20例、8.05±0.8(d),(P <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者经胸乳入路腔镜治疗后的疗效颇为显著,且能减少手术出血量,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樊敦徽;程生林;张军;闫磊;何建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参苓颗粒中铅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微波消解法,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参苓颗粒中铅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铅的含量在0-5.0n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 =1.31%。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捷,消解效果好、环境污染小、精密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保健食品参苓颗粒中铅的测定。
作者:杨振;张洪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患者90.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70.0%);观察组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为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发现,其能够对患者致病菌起到良好干预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可能,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压疮高危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医院护理中减少压疮的产生。方法利用相应的压疮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分,重点将晚期癌症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压疮的危害,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晚期癌症高危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李海璐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甘草作为一种常用于补气的药用植物,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应用,甘草与有效成分对皮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价值也开始逐渐成为了临床上较为关注的研究课题[1]。本文中通过详要叙述了甘草与有效成分在抗皮肤炎症与变态反应、抗病毒、抗皮肤肿瘤、调节皮肤黑素形成等方面的皮肤药理作用,并探讨了将其用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色素异常等皮肤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以此深入探究甘草与有效成分的真正药理作用,确保可将其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得以充分应用。
作者:秦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药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10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红注射液,连续观察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 -co),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PaO2和 DL -co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玉霞;姜春影;李廷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对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使用灭幽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针对40例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加用灭幽汤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门诊2014年3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灭幽汤对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分析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情况,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曹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对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实施精准肝切除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6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观察组实施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9%、6.1%、6.1%,对照组分别为66.7%、18.2%、21.2%。结论精准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韩增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率较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血糖波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阳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高原肺心病治疗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5.6%,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肺心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吉宝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局部预防用药疗效以及牙列缺损的手术技巧,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二期修复在5-6个月后进行。以患者主诉、X 线片以及临床检查为依据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修复都已经完成,进行24个月的随访。这些患者都没有种植体脱落松动的情况出现,并且具有正常的咀嚼功能。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派丽奥创口缓释用药措施和微创种植手术,将种植义齿修复对慢性牙周炎缺牙患者实行,能够获得较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作者:韩增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产科收治的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处理,采取随机实验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开奶时间、泌乳满足量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产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开奶时间、泌乳满足量和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敦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不清且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据估计,目前全球已经有糖尿病患者1.5亿。因此,对糖尿病的防治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饮食治疗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β-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谷物非淀粉多糖,也是一种主要存在于青稞、燕麦等谷物中的黏性膳食纤维组分。为此本文就目前青稞β-葡聚糖在糖尿病防治作用作简要综述,以期为开发安全的糖尿病药物或辅助功能膳食奠定理论参考基础。
作者:仝海英;王玉芬;魏胜芳;莫香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6年5月于本院门诊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观察组口服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加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7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用药不良反应。结论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好,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白玥;王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联合微生物培养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与微生物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结果该组患者中,PCT 检测阳性比例为86.36%(95/110),微生物培养阳性比例为34.55%(38/110),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等优势,微生物培养可获得确切的病原菌类型,二者联合可为疾病诊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吴春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健康教育,然后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和12小时出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小时出血量和12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满意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丽;李爱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