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蒙医用于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优势

双梅;吴海瑞;王良良;张瑞云

关键词:放血疗法, 辨证治疗, 血管性头痛, 临床效果
摘要:血管性头痛是由于血管问题造成头痛的一类疾病,临床分为原发性血管性头痛与继发性血管性头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头痛是临床神经科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血管性头痛的治疗,中医讲究对症下药,使用辩证治疗,蒙医则使用放血疗法。为探究两种治疗效果的详细情况以及各自利弊,本次课题进行一下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老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24例,根据目前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表,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3.2%,明显低于有营养风险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营养风险组患者压疮出现的平均时间为(12.6±1.3)天,明显的优于有营养风险组的(5.7±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营养风险筛查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其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以及压疮出现的时间均明显的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因此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该早期积极给予支持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崔友民;赵友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的神经衰弱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衰弱症状,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魏大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应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应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患者中选取40例进行研究,在 x 线下做食管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然后经 X 线引导,置入食管金属架,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均顺利置入食管金属支架,且成功完成;术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以及呛咳发生率均明显改善,和术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②本组患者有7例复发再狭窄,12例出现胃食管返流,1例出现支架移位,发生率分别为17.50%、30.00%和2.50%。结论采用食管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但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支架移位以及食管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临床应用需谨慎。

    作者:陈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的概率和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出现微小癌并发症概率以及临床典型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2016年期间收治术前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80例临床数据为分析来源,经术后病理诊断后提示有28例患者合并微小癌,对上述对象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并归纳并发微小癌的概率、临床特征。结果有28例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占本次研究对象比例4.82%(28/580)。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中提示有25例患者确诊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确诊率达到89.3%(25/28),其漏诊率为10.7%(3/28)。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占比例3.57%。无患者因甲状腺微小癌导致出现死亡事件。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微小癌患者于术前要确诊存在较高的难度,术中通过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及医生仔细探查,能更进一步的保障对此类患者的诊断确准率,保障生活质量。

    作者: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选择个体化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个体化营养护理模式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亦可有效缩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化疗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肿瘤化疗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实施化疗的科室2012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回顾性比较分析化疗各环节的行为,探讨其中导致安全隐患因素,联系实际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探讨出化疗过程中护理防范对策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士对化疗的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人员间的应对和协作能力,保证肿瘤化疗护理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梅媛;沈娴;吴永勤;蒋霞志;胡茂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桂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前倾式泪道冲洗方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前倾式泪道冲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备好冲洗液,利用注射器通过冲洗器对患者的泪道进行清洁,使患者端坐于病床上,向患者内眦滴入适量的麻醉剂,使患者上肢躯干向正前方倾斜30度,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向前下倾斜45°,避免冲洗液外流,准确将冲洗针头置入患者的泪道,采取手推注射器实施冲洗,手推过程应做到缓而慢,在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泪道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结果在前倾式泪道冲洗过程中,严格按照专业手法操作,在对180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前倾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方便、快捷、便于观察,临床实用性高,安全性可靠,可作为泪道冲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亚娟;路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上对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就诊的住院患者中入组57名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分为 COPD 组和 OS 组,记录体重指数、呼吸暂停指数、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 组 FEV1%、FEV1/FVC(%)、PH、PaO2明显低于 COPD 组,而 PaCO2、BMI、血清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明显高于 COPD 组。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时,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相比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出现代谢紊乱。

    作者:李晓琳;吴景硕;张钟;刘正;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西格列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一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采用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降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杨晶晶;黄婷;张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观察运用 PDCA 法对门诊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率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运用 PDCA 循环法对门诊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36151名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 PDCA 循环法,观察运用前后患者测血压率的变化。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后,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的测血压率提高至94%,较前增加了82%。结论应用 PDCA 循环法能有效提高门诊35岁以上首诊患者测血压率。

    作者:金媛;李桂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013--2015年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分析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3年至2015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等数据,计算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等相关指标,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2014年比2013年大幅增长,但2015年与2014年持平。其中,用药频度(DDDs)排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少,且呈缩减趋势。绝大部分的麻醉药品的排序比值接近于1,说明其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良好。麻醉药品主要在肿瘤科和外科手术中应用,应重点管理。结论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延鹏;张婷;李忠燕;郭兴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临床医学本科实习阶段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本科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探索建立一套实用、有效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在医学本科实习阶段联合应用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实习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结果表明,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具有知识与技能并重、考核与培训互促、强化人文素质培养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刚;杨伟;刘昱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在诊断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通过经桡动脉途径介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通过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中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治成功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诊治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所需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1.32)min、(36.75±4.29)min 和(2.39±1.55)d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37±1.75)min、(55.39±4.42)min 和(7.65±2.62)d](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75%、1.75%、0.25%和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29%、4.29%、4.29%和12.86%](P <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不仅临床治疗成功率较高,而且手术方便快捷,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马鸿雁;郑士玉;邵润卓;吴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准确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胃镜检查对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入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胃镜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诊断结果显示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84.0%),而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49例(98.0%),共有7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4.0%。而观察组患者经常规检查结合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7例(94.0%),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为47例,无一例误诊漏诊患者。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应从多方面考虑,结合常规检查和胃镜检查进行诊断,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正确的治疗和良好的恢复。

    作者:郭文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评估技术在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全身运动评估技术了解儿童脑发育情况的807名儿童的评估结果。结果本次共计评估807例儿童,评估896人次,56.4%(455/807)为本镇户籍儿童,9.2%(74/807)为非本镇户籍,34.4%(278/807)为非户籍儿童。脑发育异常儿童比重为13.8%(124/896),儿童医院儿科康复中心接受早期干预的有82例,儿科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指导的有17例,接受社区随访的有25例。结论全身运动评估技术能实现对儿童脑发育异常情况的及时发现,提高社区儿童脑发育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崔雅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8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6年5月于本院门诊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43例。观察组口服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加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7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用药不良反应。结论桔梗元参汤加金匮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好,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白玥;王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5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均实施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24.00%。结论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脑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可取得不错效果,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在可控范围,值得借鉴。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间段内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患者实施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的护理管理措施,而后观察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60例髋关节骨折的患者中发生1例Ⅰ期压疮;其中1例高危压疮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不配合护理而发展成Ⅱ期压疮,发生率为3.33%,经过各项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时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特布他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阶段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