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观察

魏大燕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 神经衰弱,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的神经衰弱患者8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衰弱症状,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6月份入院诊治。50例患者均实施病理检查,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50例患者诊断显示,有6例患者为浸润性癌,其中有5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高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例患者术前经肠镜检查显示为低级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浸润性癌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肝脏转移,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有3例患者为癌结节或者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上需要加强病理诊断,确保诊断率精确,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得到治疗,促使患者康复。

    作者:屠海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168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统计其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我院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包括穿刺失败、输液渗漏、针头脱出、针头堵塞、输液反应。结论通过了解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患儿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正念减压联合穴位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联合穴位按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并伴有焦虑状态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对全部患者均予心血管内科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正念减压及穴位按摩。结果经过正念减压及穴位按摩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将正念减压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秦冰;宋丽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肾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危重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确诊60例危重肾病患者(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以及血碳酸氢根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危重肾病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何晗;刘新君;魏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糖尿病疾病患者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肿瘤标志物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CEA、CA199、CA125、CA19-9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 AF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的诊治中应结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评价需客观谨慎并尽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结合积极的糖尿病相关治疗,定期行门诊随访,避免发生误诊和漏诊现象。

    作者:沈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硫酸镁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9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 NO 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率为7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2%,两组相比,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O 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效果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关于城市中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几点策略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现代医院管理人才已成为新时期医院发展的关键资源。针对目前城市中型医院行政人员构成、学历水平、专业出身、岗位技能等现状,系统考虑人才引进、在职教育、岗位锻炼、学术科研参与等方面,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新时期我国城市中型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建议。

    作者:孙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产妇分娩中应用导乐分娩球对其疼痛评分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将导乐分娩球应用在分娩中对产妇疼痛与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这一期间进入我院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两组,45例的分析组进行分娩时应用导乐分娩球,45例的基础组未应用,对照分析两组疼痛与分娩方式。结果分析组疼痛程度明显较基础组低,分析组阴道分娩率是95.6%,明显较基础组的73.3%高,(P <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导乐分娩球,不但能够使产妇疼痛减轻,而且能够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儿童手术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接受手术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①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②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比较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焦虑评分有差异(P <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少儿童住院期间焦虑心理,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王阿蕾;吴林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200份抗生素用药处方作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用药管理干预)。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开出的200份抗生素处方作为研究组(给予合理用药管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用药的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抗生素药物使用合格率为85%,研究组抗生素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6%,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加强抗生素用药管理,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提高抗生素使用合格率。

    作者:郑惠琴;袁雪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治疗

    目的:分析探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进行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出现膀胱颈痉挛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阿托品,并口服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膀胱颈痉挛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日痉挛出现频次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术后膀胱颈痉挛的患者采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阿托品以及双氯芬酸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痉挛消失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fificaion,CBP)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曾志友;廖舒;张伟;杜贵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MR 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内容分别综述 MR 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评价中的临床价值,其中一部分内容主要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前,高分辨率 mri 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治疗决策以及预判效果中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内容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后,高分辨率 mri 与功能影像在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为解剖学基础下高分辨率 mri 作补充。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舒适护理用于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实验组和参照组。分别入选2016年1月-8月重症胰腺炎患者33例。在胃肠减压中实验组运用舒适护理。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舒适度、满意度。结果胃肠减压中护理前、后实验组的舒适度分别为(3.3±1.4)分、(7.6±2.1)分。参照组分别为(3.4±1.6)分、(5.6±1.8)分。护理后两组舒适度评分检验 P <0.05。实验组护理前后的舒适度评分检验 P <0.05。实验组满意度87.9%,参照组为69.7%。两组的满意度检验 P <0.05。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手术中中能够提高舒适度、满意度。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等速测试和训练在慢性下腰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慢性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具有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高以及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特点。LBP 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造成沉重医疗负担与间接社会成本[1,2]。研究证实,腰腹肌群力量下降或失衡是LBP 发病或复发的重要因素。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腰腹肌群功能以及制订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一直以来是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难点。

    作者:张学慧;刘志浩;邵静雯;张弛;毕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肺部肿瘤 X 线影像、CT 扫描、支纤镜检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

    目的:肺部肿瘤 X 线影像、CT 扫描、支纤镜检及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肺部疾病患者86例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 X 线影像、支纤镜还有冰冻切片组织学、痰检、针吸细胞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 线影像可以对肿瘤进行初步诊断;CT 扫描具有 X 线检查的优点外,同时在特殊部位的肿瘤、肺门纵膈等淋巴结肿大方面的检查优于 X 线;而支纤镜检在中央型肺部肿瘤的检查具有较大优势,痰检主要用于肺癌检查;而针吸细胞学适用于肺部肿瘤检查,针对周围性肿瘤;冰冻切片多用在肺部任何肿瘤检查,对手术指导有很大的意义。结论分析各个检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根据检查规定检查流程能快速且准确的做出诊断,按照高至低的排序分别是 X 线、CT、痰检、支纤镜检、针吸细胞到冰冻切片。

    作者:李治;曲永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对血站血液标本质量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性措施。方法对现阶段我站血液标本质量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致使血液标本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标本采集失误、标本送检失误、试管的保存温度、受检者身体因素等,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的制定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结论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相关血站工作人员应该规范各项操作,以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郭双梅;田利亚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及分析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重点筛选本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接收的300例孕妇作研究对象,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调查工作,进一步分析孕妇孕产期对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此次调查结果显示,300例孕妇孕产期:早孕知识平均得分(5.2±0.1)分,孕产期营养知识(5.6±0.6)分、孕产期保健知识(5.3±0.8)分,孕产期胎儿质量影响因素(7.6±0.7)分;且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程度不高。结论对孕产期孕妇展开调查工作后,发现孕妇对保健知识不够了解,需加强对孕妇保健知识宣教。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与体会建议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肺心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由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对临床治疗进行深入探究。结果患者死亡率与衰竭器官的数量成正比,此外,肺心病发生率与器官衰竭也成正相关。结论肺心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肺心病功能代偿期有关,其受到感染、微血栓、低氧血症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殿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9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29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上联合中医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6.92%,比对照组的79.69%高17.23%,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许金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