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分析

郑惠琴;袁雪艳

关键词:药房, 抗生素, 合理利用, 管理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药房抗生素的合理用药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200份抗生素用药处方作为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用药管理干预)。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开出的200份抗生素处方作为研究组(给予合理用药管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用药的合格率。结果对照组抗生素药物使用合格率为85%,研究组抗生素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6%,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加强抗生素用药管理,避免抗生素滥用现象,提高抗生素使用合格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PBL 教学在护理本科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探讨 PBL 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科护理一个班作为 PBL 教学班,设计并实施 PBL 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后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学习效果。结果92.6%的学生对 PBL 教学方式满意,80.00%的学生认为 PBL 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有98.75%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评判性思维能力,51.3%的学生在 PBL 教学中小组讨论发言有强制感,人际沟通能力显薄弱。结论护理教学中应用 PBL 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护士的临床核心能力,提示在护理教学中开展 PBL 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作者:范晓航;肖娟;胡小忍;孙维权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传染病专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策略

    大多数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科都处于病员不足、人才匮乏、学科萎缩、发展受限的尴尬局面,并严重影响着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传染病教学也随之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境[1]。传染病专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和感染预防,做为该中心的带教老师,在较短的实习期内,如何将学生做好教学工作,达到预期实习效果。

    作者:郭燕;曹维;武昆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96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病例开展对照试验,遵循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支持疗法,试验组另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将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和症状得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 FEV1、PEF 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而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后2组间相关指标和症状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试验组疗效和总有效率与常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引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能够有效减轻症状、改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汤晶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活性氧在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是氧化应激。大量研究表明,乙醇在肝内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过量的 ROS 会引发肝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介导肝细胞凋亡,造成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以及 DNA 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异,参与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1-3]。现就近几年来酒精性肝损伤中氧化应激的介导作用加以综述。

    作者:方舒萍;李勇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对比硫酸镁与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96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 NO 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痊愈率为7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2%,两组相比,P <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O 在治疗新生儿肺动脉效果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8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诊来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8例,观察组9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自我护理意识评分情况无较大差异,护理后评分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将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要点

    目的:从理论上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治疗,加以规范。方法对院前急救接诊时的急救,入院后的治疗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出急性(AOPP)的救治要点。结论有效指导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类病的救治水平。

    作者:张新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到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64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临床组,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方式护理,临床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改善,临床组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组间对比有统计意义,P <0.05;临床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患者中行临床护理的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盛艳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人的健康教育程序

    目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5例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有目的、恰当的健康教育,则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目前对肺源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还需要精细化、高质量的护理,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结论护士是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建立有利于康复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董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的168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统计其发生率,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我院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包括穿刺失败、输液渗漏、针头脱出、针头堵塞、输液反应。结论通过了解我院接受静脉输液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患儿发生的安全事故,提高患儿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东台市2012--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东台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求询原因等相关因素分析,了解我市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2———2015年 VCT 个案登记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东台市2012———2015年提供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978人次,男女比为1:1.6,20-40岁年龄组占67.8%,初中文化程度占54.2%,已婚占80.8%,非婚异性性行为史占80.2%。确证 HIV 抗体阳性23人,阳性率0.8%;男性、40-60岁及60岁以上年龄组、男男性行为史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小学文化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和未婚阳性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东台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阳性病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配偶/固定性伴阳性、男男性行为史 HIV 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人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传和高危行为干预,促使高危人群主动接受 VCT 服务,尽早发现感染者。

    作者:郑小祥;李红星;陈姣;余龙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75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长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的治疗情况展开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运动功能。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愈合68例、5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骨不连的情况,5例患者在接受植骨后痊愈。随访1年,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长骨骨折可行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赵世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意义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围术期血红蛋白为60-100g/L 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参照组55例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值由医师决定,研究组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组,其中55例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由输血指征评分决定。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以及死亡率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的输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也就是说研究组与参照组的病发率与死亡率均为零,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指征评分方案应用于妇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围术期患者的输血量,同时也不会增加围术期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症病发率,在妇科手术中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李淑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接收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硬膜外麻醉,实验组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术中生命体征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 >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起效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 <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给予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发挥快,药物用量少,值得普及。

    作者:韩凯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胸部闭合性损伤 X 线、CT 诊断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损伤 X 线、CT 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整理100例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分析对患者实施 X 线与 CT 诊断的结果对比。结果经检测确认,100例患者经检测确定肺挫裂伤患者共35例,其中 CT 检测确定32例,检测准确率为91.4%;X 线检测确定28例,检测准确率为80%,其中 CT 诊断临床准确率高于 X 线诊断准确率。其余65例均为气胸患者,其中 CT 检测确定62例,检测准确率为95.3%;X 线检测确定49例,检测准确率为79.8%。CT 诊断准确率均高于 X 线检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实施 CT 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帮助医师进行病情诊断,降低漏诊几率,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波;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6例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中医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40例同期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5%,经过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1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经过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作者:韩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根据我院各科室反馈出来的中药注射剂所发生 ADR 资料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 ADR 主要发生因素与中药注射剂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药品本身质量因素、临床使用不合理及患者自身体质因素等有关。结论完善及规范质量控制标准、改进制备工艺,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遵守辨证论治原则、合理规范用药等是预防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孟爱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上对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就诊的住院患者中入组57名患者,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分为 COPD 组和 OS 组,记录体重指数、呼吸暂停指数、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 组 FEV1%、FEV1/FVC(%)、PH、PaO2明显低于 COPD 组,而 PaCO2、BMI、血清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明显高于 COPD 组。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时,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发生呼吸衰竭;相比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重叠综合征患者更易出现代谢紊乱。

    作者:李晓琳;吴景硕;张钟;刘正;周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狭窄临床分析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患者36例,患者均于2013年1月份到2016年8月份入院治疗。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单纯前尿道狭窄患者有19例,单纯后尿道狭窄患者有9例,全尿道多发性狭窄患者有8例。其中有25例患者实施尿道扩张治疗,有7例患者实施尿道内切开、尿道扩张联合治疗,3例患者前列腺部尿道狭窄进行再次电切,1例患者实施膀胱造瘘术。3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尿道狭窄,多因术前、术后操作不合理、术中损伤以及泌尿系感染等有关,临床上需要加预防,并尽早处理。

    作者:赵林;郭晏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