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祥;李红星;陈姣;余龙华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6例小儿心肌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测定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小儿心肌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3/48)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48)72.92%,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焦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脏彩超在诊断血压性心脏病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200例,以冠脉造影 CAG 的检查结果作为分组标准,阳性组患者110例,阴性组患者90例。结果与心电图诊断对比,心脏彩超检查的特异度明显更高,敏感度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脏彩超在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上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但是容易出现漏诊,建议结合其他的方法共同进行诊断,以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焦莉利;马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保妇康栓与乳酸菌阴道胶囊应用在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结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的另31例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念珠菌清除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P <0.05。结论保妇康栓与乳酸菌阴道胶囊结合用于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可推广。
作者:高秋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探查,分析颈动脉发生血管重构和无症状脑梗死(SCI)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成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段健康志愿者38例成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都进行高频超声探查,分析对比两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颈动脉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明显增多,斑块的检出率及面积显著增大,斑块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颈总动脉主干、颈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动脉主干 IMT 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颈动脉重构的比例明显提高,两组在无重构及负性重构的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分析颈动脉情况,从而对有效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的临床价值重大。
作者:王艳;张海波;马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资料来自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疑似胃癌患者40例相关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活检病理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方式诊断,对患者用回顾性方式分析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掌握胃镜活检病理在临床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胃镜活检病理检查检出例数38例,其中确诊34例,疑诊4例,出现2例漏诊,相对于手术病理诊断手段差异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癌患者临床接受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虽然能够一定程度掌握病情状况,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诊断检出率还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对胃癌患者诊断期间如有疑诊或者不确定情况,应结合其它手段,大程度了解患者病情以便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保障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曹菡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6年1月-10月我院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DVT 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为13.95%,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5.35%和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盆腔手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 DVT 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凌英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应用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100例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者,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痛胃镜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波动的幅度明显小于普通胃镜组患者(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普通胃镜组。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在消化内科检查中更具有优势,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徐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近几年,人们对食品卫生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随着近年来不断爆出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等极其负面的新闻,人们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中重要的一项,严格把控食品卫生是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证。而对食品质量控制,主要是从食品生产、质量检验等环节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人们的食品卫生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监测中的理化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食品监测之中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以期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前倾式泪道冲洗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备好冲洗液,利用注射器通过冲洗器对患者的泪道进行清洁,使患者端坐于病床上,向患者内眦滴入适量的麻醉剂,使患者上肢躯干向正前方倾斜30度,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向前下倾斜45°,避免冲洗液外流,准确将冲洗针头置入患者的泪道,采取手推注射器实施冲洗,手推过程应做到缓而慢,在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泪道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结果在前倾式泪道冲洗过程中,严格按照专业手法操作,在对180例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前倾式泪道冲洗方法治疗方便、快捷、便于观察,临床实用性高,安全性可靠,可作为泪道冲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亚娟;路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晚期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 FP 方案(5-FU 750 mg/m2持续泵静推 d1-4,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TP 方案(TAX 135-175mg/m2静滴 d1,DDP 20 mg/m2 d1-4静滴,Q3W 重复)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 DCR =90.32%,对照组 DCR =70.96%,两组之间差异显著,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食管癌晚期患者采用 TP 方案进行化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病情。
作者:马德;候娟;吴志伟;陈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行扁桃体摘除手术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在进行麻醉诱导时给予患儿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组在进行麻醉诱导时给予患儿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对比两组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躁动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芬太尼能够显著降低小儿扁桃体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朱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58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经过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桂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地区100名已婚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对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保健知识总分40-81分,平均(60.5±2.7)分,年龄21-30岁、月收入10000元以上、高中及以上学历、婚姻满意度高妇女保健认知效果显著,各维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需针对年龄>40岁、文化水平低、婚姻状况不佳妇女重点开展保健知识教育,将保健知识逐步提升。
作者:杨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呼吸科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专科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汉密哈顿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汉密哈顿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帮助其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作者:徐静;张晓菊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MPCNL)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抽取收治的54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结石患者实施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茜;张志智;李王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2-6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血停止时间为1.8±1.5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6.3±0.2,显效率为86%,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为2.4±1.3d,第3天胃平均 PH 值为5.4±0.6,显效率为80%,比较上述数据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但是泮托拉唑抑酸作用更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1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这31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肢体功能有了明显的恢复,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马云玲;白云凤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通过进行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分析其对偏瘫早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前来我院治疗的偏瘫早期患者进行随机选取,选择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让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让观察组除了进行康复训练外,增加针灸治疗。将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在进行治疗前期、治疗3个月之后的下肢 Bmnnstmm(偏瘫)分期情况、运动功能步行分级的评分(FCA)情况、简化量表(FMA)情况、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情况。结果通过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组的 FCA、下肢 Brunnstrom、FMA、AROM这几方面的分析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改善效果好,对比分析差异明显,P 小于0.05,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偏瘫早期患者除了进行康复训练外,增加针灸治疗,有助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颜国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疟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以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6例疟疾患者为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患者从发现疾病、医院上报、疾病治疗、健康宣传、疫情调查等多个方面分析,就如何预防和控制疟疾进行探讨。结果发现首例发病患者后,及时采取镜检、恶性疟原虫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经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防科复核,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送服治疗。后期开始接诊5例输入性疟疾,累及报告6例。随后,我院按照传染病防御和控制措施开展对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结论针对疟疾应及早确定病因,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做好疫情有效控制措施,预防疫情进展。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通过经桡动脉途径介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通过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中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诊治成功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诊治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所需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1.32)min、(36.75±4.29)min 和(2.39±1.55)d 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37±1.75)min、(55.39±4.42)min 和(7.65±2.62)d](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75%、1.75%、0.25%和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29%、4.29%、4.29%和12.86%](P <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不仅临床治疗成功率较高,而且手术方便快捷,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马鸿雁;郑士玉;邵润卓;吴红玉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