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的手术,大多数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施行。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是全身麻醉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尤其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与成人相比明显增高[2-4],表现为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语无伦次、无理性言语、哭喊等,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现象,严重时可以引起并发症,甚至影响手术成败,因此,对躁动患儿在 PACU 内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麻醉恢复室(PACU)收治的65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躁动的患儿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肺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范畴,该疾病全球恶性肿瘤中不仅发病率较高,其死亡率也是较高的。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其进行诊断意义显著。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如今除了通过 CT 检测以及肺癌病理细胞学检测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外,还可以通过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本文主要分析肺癌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研究进展,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布和础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宫外孕患者在保守治疗中联合天花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2015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宫外孕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其中32例患者用常规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案并设为对照组,另32例在常规宫外孕保守治疗外应用天花粉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方案治疗后患者病症改善以及安全性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12例根据相关疗效标准判定为无效,B 组有5例患者判定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2.5%、84.375%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存在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经过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且无需特殊处理便可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过程中联合天花粉疗效显著,不仅经济负担轻且不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值得普及。
作者:冀聪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手助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在治疗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6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下手助直肠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33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开腹组,3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3±0.5)d,进食时间为(4.0±1.5)d,住院时间为(8.5±3.9)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手术用时(201.5±40.8)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50.5±4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8%,低于对照组的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疗效确切,并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且与传统开腹手术有同样的根治效果。
作者:王大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分析 ICU 病房中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前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者给予药物联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对比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ICU 病房中的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同时具备无创、简单方便、适用于紧急抢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阿衣吐尔汗·马合木提;玛依努尔·阿力木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研究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探究优质护理的具体实施措施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所造成的产后出血的产妇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模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出血的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4个小时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产妇,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由于妊高症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优秀,是一种可以高效地降低产妇产后的出血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准确的护理方法,这项护理模式,具有安全合理科学的临床应用特点,也充分的显示出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可以维持母婴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耀翔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改良 B -lynch 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64例行剖宫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随机将入选的6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改良 B -lynch 缝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宫腔填塞纱布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 内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635.6±24.3)ml、(5.5±0.9)d,均低于对照组的(943.6±25.5)ml、(8.6±1.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宫腔感染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3.1%(1/32)、3.1%(1/32)、6.2%(2/32),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改良 B -Lynch 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剖宫产后出血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检查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两组血液比较,观察组 K +、CK、TP、CK -MB、AST、LDH、HBDH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a +则明显降低(P <0.05),Alb、HDL -C、TG 则无显著变化 P >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许多指标均有影响,干扰了检验结果,应在临床上采取措施减少标本溶血发生。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 AchR 抗体,并对病情程度评分。结果AchR 抗体测定对重症肌无力有特异性,其水平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反应重症肌无力的严重程度。结论我们观察发现 AchR 抗体测定一定范围内不能用于判定重症肌无力严重程度。
作者:孙慧勤;刘芷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对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晚间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5月至2016.9月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一般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一般组患者接受疾病常规院内治疗措施,干预组患者加强晚间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症状缓解、住院时间。结果一般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时间等均高于干预组,P <0.05。一般组患者十分满意为31例、感到一般为6例、不满意为13例,满意度为37例(74%),干预组十分满意41例、一般为7例、不满意为2例,满意度为48例(96%),干预组满意度较高,P <0.05。结论对于存在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的患者加强夜间护理服务,大部分患者均表示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感到满意,且患者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少。
作者:王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OPN 在纤维化疾病中呈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探讨 OPN 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就与瘢痕疙瘩的发生的因素:成纤维细胞、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细胞凋亡等分别探讨 OPN 与瘢痕疙瘩的关系。结果OPN 的过量表达与瘢痕疙瘩的形成过程相关。
作者:王芳;钟彬武;聂晶晶;赵自然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经过循证护理干预后,恢复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也较好,因而值得日后临床借鉴和使用。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引起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较少孕产妇死亡。方法以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生产出现产后出血的14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诱因有宫缩乏力占55.86%,胎盘、胎膜因素约占37.93%,软产道受到损伤占到4.83%,由凝血功能障碍占1.38%。与生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产妇的年龄、分娩时的怀孕周数、是否患有妊娠综合征、是否是初次生产、怀孕的次数、选择分娩的方式以及生育的新生儿的体重,以上各因素的比较均有差异(P <0.01;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化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教育,筛检有关的危险因素,强化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管理,降低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剖宫产的概率,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由产后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医用氧浓度可控吸氧器研制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任意比例氧气和空气实现精确的混合,对照不同患者、不同病种、不同的吸氧程度,观察对吸氧治疗中对氧气的定量控制,探讨吸氧治疗过程方面精确吸氧。结果通过对氧气和压力的平衡,需两股气体的量满足一定值,只需控制两阀杆的推进距离的比值满足一定比例值,我们就能得到任意浓度的氧气。结论在临床治疗方面医用吸氧提升设备完善达到精确吸氧,规范了吸氧的基本规范,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丰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药物配伍禁忌及护理策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根据临床发生的一例配伍禁忌事件,分析发生原因、避免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提高护士对药物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结论护士应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提高对药物配伍禁忌的重视程度,减少和避免各种因配伍禁忌导致的输液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高志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到我院治疗痔疮的50例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且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运用痔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甲钴胺胶囊营养神经药物,针刺治疗,取穴支沟、阴陵泉、太冲、皮损局部等穴位,治疗组给予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针刺放血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结论针刺放血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孙莲雄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术后骨结核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骨结核患者11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日常药物护理、日常检查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结果经过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对骨结核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骨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带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将导乐分娩球应用在分娩中对产妇疼痛与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份到2016年7月份这一期间进入我院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两组,45例的分析组进行分娩时应用导乐分娩球,45例的基础组未应用,对照分析两组疼痛与分娩方式。结果分析组疼痛程度明显较基础组低,分析组阴道分娩率是95.6%,明显较基础组的73.3%高,(P <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导乐分娩球,不但能够使产妇疼痛减轻,而且能够促进阴道分娩顺利进行,使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主要进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的研究,医学领域提出了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的诊断方法。方法对已经确诊为肺炎支原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择一定数量的患儿,将其定为成观察组,在选择在我院同一时间体检的健康儿童相同数量,设定为对照组,两个组都给与相同的检测,然后记录检测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患儿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含量较高,含量水平在14mg/L 左右,对照组的儿童超敏 C 反应蛋白含量较低,一般只是在6mg/L 左右,然后他们体内的细胞,比如说,淋巴细胞或者是单核细胞都具有一些差异。结论血常规和超敏 C 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上,还是后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不仅成本非常低,方便快捷,并且还可以提高诊断率,而且对于病情监测也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姣姣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