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侯秀云

关键词:硝苯地平控释片, 缬沙坦, 老年 2 型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DBP、SBP、UAER 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是一种同时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用药方案。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头孢菌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头孢菌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前者实行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头孢菌素治疗方式,后者仅施以单一头孢菌素治疗,比照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达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结合头孢菌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缓解患者咳嗽等临床症状,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对患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4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66例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护理工作中人员使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将其与之前未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给予临床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差错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等明显要比未实施前低,其中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未实施前高(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可推广采用。

    作者:陈喆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应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相应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半年期间在我院住院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相应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术后恢复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在本次研究实验中,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在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潘晓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肾活检穿刺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肾活检穿刺术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我科收治21名患者行肾活检穿刺术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术前心理指导和术前训练以及术后的护理,21名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肾活检穿刺术,且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做好肾活检穿刺术前评估,健康教育,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保证患者的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肾活检穿刺术的成功率。

    作者:李景鑫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观察健康教育用于门诊阴道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门诊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我中心门诊接诊的88例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8%(P <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接受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接诊阴道炎患者过程中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健康行为接受度,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作者:高清华;鞠华;由娟;张忠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病区护士做好与患者家属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病区护患之间、护理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围绕患者的治疗问题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它是与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士能否与病人有效沟通,关键在于能否应用治疗性沟通技巧。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件逐年上升,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原因固然很多,但绝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患沟通的欠缺和不够。沟通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尤为重要,因此,在实施优质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的情感和沟通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作者:苏惠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的策略

    随着公里了医院的综合改革,其医院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对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社会地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才能够更进一步的增强公立医院护理的优质服务成为当前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本文主要对优质护理工作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增强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进行探讨,以能够更好的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进步。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的护理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为日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胃肠减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胃肠减压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小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4R 危机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危机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国内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领域也十分薄弱。在医疗机构当中,国外对危机管理较为重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我国医院危机管理提供了丰富经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环境,在此背景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方法可及时防范和应对突发危急,从而实现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蒋传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健康教育措施,通过主动收缩训练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并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产后42天后的盆底肌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对初产妇采取盆底肌锻炼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使产程时间得到缩短。

    作者:翟二妹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临床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心理护理方案的整体效果,为临床肝病的护理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抽取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模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DS 和 SAS 的评分情况发现,经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措施护理的试验组患者的各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 SDS、SAS 等,差异显著(P <0.05)。经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措施护理的试验组(94.9%,37/39)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达(76.9,30/39),差异显著(P <0.01)。结论在临床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可产生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应广泛推广。

    作者:张海燕;吴桂香;陈菊娣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情绪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认知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 SAS 评分均有所下降(P <0.05),但观察组患者 SAS 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吕晓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48例于2011年06月至2014年08月因胫腓骨骨折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象,以其入院序号(单双号)予以平均分组,即对照组与内固定组,分别行保守治疗方案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客观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内固定组的优良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应用保守治疗方案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相较于保守治疗方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杨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解表、通里、活血”法论治痤疮一例

    痤疮是一种常见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因影响美观,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本文介绍一例通过解表、通里、活血法治疗痤疮的验案,以开阔临床治疗痤疮的思路。

    作者:李拥军;刘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CT 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子宫肌瘤变性的 CT 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 CT 在子宫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及子宫肌瘤变形的 CT 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出5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CT 对所有患者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检查,并对 CT 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 CT 扫描后患者的 CT 特征主要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肿块及形态改变,病灶呈等密度、低密度及高密度,CT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的边缘情况及肿瘤内部变性情况。结论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变性可采用 CT,其诊断率高,能很好的对患者进行确诊,能充分反映患者病理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泌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 P <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快速康复,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春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结核病所致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所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分析其临床特点,在诊治结核病所致呼吸衰竭时注意其特殊性,减少误诊并恰当处理。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37例结核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相比,结核病所致呼吸衰竭有特殊的临床特点。结论结核病引起呼吸衰竭病例的病理特点为肺部结核病灶广泛,双肺或单侧肺组织“损坏”,心脏与大血管扭曲,肺毛细血管床广泛破坏导致缺氧与肺动脉高压;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所致呼吸衰竭的病理类似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核病引起呼吸衰竭的季节性不明显且病理呈进行性加重,呼吸衰竭的类型主要为 I 型呼吸衰竭。

    作者:邓冲;姜向楠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探讨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为调查对象,随机分组处理,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在院期间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水疗与抚触。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摄奶量由(233.9±82.2)ml 上升至(798.2±99.2)ml;对照组患儿的摄奶量由(240.2±78.3)ml 上升至(600.3±98.3)ml,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与对照组患儿也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水疗结合抚触法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可提高摄奶量,改善神经行为评分。

    作者:张岩;李靖婕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武权生教授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验案分析

    近年来,随着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相比传统的妊娠生产,剖宫产虽然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术后腹壁切口愈合常会产生诸多不良的现象。导师武权生教授根据多年教学及临床经验,结合术后机体水液运行受阻之病因以及产后多虚多瘀病机特点,对于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嘉玲;武权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 X 线,CT 诊断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行 X 线、CT 检查的价值。方法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进入我站接受治疗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中选择5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 CT 与 X 线检查,对检查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CT 诊断准确率是94.0%,与 X 线的78.0%比对明显较高,且在各类型的不典型肺结核诊断中,CT 的诊断准确率均明显较 X 线高,(P <0.05)。结论在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中,相较于 X 线,CT 诊断准确率更为理想。

    作者:邢海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