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

井婧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免疫球蛋白, 母婴传播, 预防
摘要:目的 分析将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进行肌注对于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50例参与研究,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10例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组选择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 A、B两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7.5% (35/40)和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宫内感染检出率为10.0%(4/40),B组检出率为60.0%(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可见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sAg、HBVDNA滴度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讨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分娩前、分娩后护理等部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24.7±5.3,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得分为45.5±1.4: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为126.4±6.3、舒张压为81.1±3.3,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为137.9±8.1、舒张压为94.2±6.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43%,两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有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大理市健康人群风疹、白喉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初步分析

    目的 了解并分析大理市常规疫苗接种率及其免疫效果,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在辖区内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361人(≥8个月),分8个年龄组,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学标本,检测风疹、白喉疫苗抗体.结果 两种疫苗抗体阳性率与接种率一致,接种率高的抗体阳性率也高.各年龄组风疹、白喉疫苗的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结论 保持疫苗高接种率可以提高免疫成功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和复种,可以提高传染病抵抗力.

    作者:张海燕;包爱萍;李育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导致精神异常的治疗分析

    伏立康唑是第2代合成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由辉瑞公司于1991年发明,FDA于2002年5月批准上市[1].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尤其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疗效好,故美国感染协会从2008年起就将伏立康唑推荐为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目前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与其推广速度相伴的是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2].伏立康唑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视觉障碍、发热、恶心、皮疹等等,而临床上对于其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本文就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过程中出现精神异常进行分析,并提出临床药师的监护建议.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性功能徒手保养探秘

    目的 探索性功能徒手保养的方法.方法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指导,在下腹部、前后阴部、大腿内上侧等处实施挦、揉、推、点、拨、摩、持、抓等八步手法以达到疏通筋膜、主润宗筋之目的.结果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范积菏;木次若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邱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将导管连接于镇痛泵上,连续给予小剂量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10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结果 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98.33%.对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影响产妇的进食与活动.分娩镇痛对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结论 利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副作用少,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产科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显刚;孙连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急性药物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药物过敏反应的轮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20例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儿于用药后5-20分钟内发病,其中药物性皮疹4例,呼吸困难6例,头痛6例,恶性呕吐2例,喉部痉挛1例,过敏性休克1例.根据过敏反应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过敏反应均有所改善.结论 急性药物过敏反应发病急、症状重,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及时准确的判断药物过敏反应指征,采取有效抢救护理流程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药毒性药物用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药毒性药物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需要使用生半夏药材的患者56例,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直接予以生半夏及相关药材,煎服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根据年龄大小,予以不同剂量生半夏药材,用药中期进行一次口腔及消化道检查.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次口腔及消化道检查,对各组存在口腔及消化道病症的患者进行记录;再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表对比患者总满意率.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口腔及消化道的损害较对照组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药毒性药物,要充分考虑其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这样才能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陈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层培训在护士岗位培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分层培训在护士岗位培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分层培训护士的相关资料,并对分层培训后护士的培训及格率进行总结,同时将其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N0/N1级护士考核的及格率进行对比.结果 2014年接受N0/N1级护士考核300名护士中有30名护士不及格,其及格率为90%;2015年接受N0/N1级护士考核320名护士中有15名护士不及格,其及格率为95%.比较两个时间段的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分层培训护士,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在护士的岗位培训中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燕;郭静静;隋建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后循环缺血154例脑血管造影分析及研究

    目的 对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至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中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抽选154例进行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并观察其造影结果.结果 检查发现循环血管异常120例(77.9%),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49例,血管异常率73.1%.此外后循环脑梗死71例,血管异常率81.6%,(P>0.05).结论 选择脑血管造影技术对循环缺血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使机体脑血管组织分支充分显示,还能显示出其爆血管组织的血流方向,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永生;周彦兵;冯英;古丽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对于并发症预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糖尿病患者100例相关基线资料并进行归纳性分析,其中50例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及护理干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0例除常规糖尿病指标控制外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种干预措施下患者血糖指标情况及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结果 在完成治疗干预后检测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血糖达标时间),提示观察组上述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观察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组间数据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 目前对糖尿病并无特异药物治疗,疗程具有迁延反复的特点,对患者治疗期间联合健康教育有利于保障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以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连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更短,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加入盐酸氨溴索,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血管性痴呆采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血管性痴呆选择我院就诊的患者4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常规治疗者设对照组,有24例.丁苯酞治疗设实验组,有24例.比较两组.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CDR评分下降幅度大,MMSE和ADL评分上升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血管性痴呆使用T苯酞,效果满意,作用显著,临床需引以重视.

    作者:张水生;项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腕带识别标识在急诊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腕带标识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急诊科病人8503例使用腕带标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增加了查对依据,方便了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让患者和家属增加了安全感,增进了医患诚信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 腕带识别标识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有效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

    作者:郭洪萍;黄健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讨肺癌患者运用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选取106例肺癌病例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53例,Ⅰ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比和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缓解率(CR+ PR)为62.3%,与Ⅰ组的43.4%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Ⅱ组治疗后KPS评测结果(82.8±11.3)分,相比Ⅰ组的(73.8±15.2)分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Ⅰ、Ⅱ组的发生率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 给予肺癌患者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提高化疗疗效、增强患者体力均有积极意义,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樊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4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 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的高,且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的,明显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扎格雷联合降纤酶辅助治疗频发TIA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奥扎格雷联合降纤酶辅助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二零一四年一月至二零一六年一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频发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4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联合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各组7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治疗之后纤维蛋白原以及血流变等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的血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别不大,在治疗完成之后,联合组患者改善明显,参照组改善不明显,两组差异显著(P<0.05),且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明显高于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的发作停止率91.43%以及脑梗死发生流血率7.14%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过程中,奥扎格雷、降纤酶联合阿司匹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国材;王学义;张泽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干预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于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以及避免方法做了阐述,结合我院所出现的新生儿黄疸的病例,对如何真正有效的在分娩前后避免母婴感染黄疸的情况,在对孕妇进行用药时,要严格遵守医师的建议,针对不同的孕妇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这些措施对于新生儿感染黄疸的概率都会有所控制.我院的365例黄疸感染病例中有265例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有87例患了黄疸的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有4例无法治疗.

    作者:杨顺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脏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护理的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全麻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对其产生术后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的应对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占心脏术后患者的47.17%.其中男性睡眠障碍患者有3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60.00%,女性睡眠障碍患者有2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的40.00%.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有疼痛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排尿困难因素等,其中心理精神因素及疼痛因素占有的比率较高.结论 针对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有新生儿肺炎的10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观察患儿的肺部湿啰音、咳嗽以及退热等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0%,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肺炎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后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应用.

    作者:李晓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