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徐力力;陈谦;李杰
目的 探究早产儿运用深度水解蛋白奶及益生菌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早产儿6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奶喂养,观察组给予深度水解蛋白奶及益生菌喂养.7天后,观察两组早产儿发育生长情况、吃奶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比对照组生长发育快;观察组每日吃奶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2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治疗时间为(15±1.5)天,观察组为(10±1.7)天,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运用深度水解蛋白奶及益生菌喂养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配方奶喂养,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
作者:刘英战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病情的抑制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乳腺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对其资料以回顾性方法作分析,归纳该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完成疗程后接受疗效评价,有效率为84.375% (54/64);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骨骼肌肉疼痛、呕吐、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黏膜炎等则是主要非血液学毒性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控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于病情的抑制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所诱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具备高效与安全的优点,可作为临床主要对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方案措施.
作者:白海珍;曹中伟;张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本社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相关因素分析和临床探讨,对基层医疗重视并预防PIH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社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建档和诊治的110例PIH妇女为研究对象,定期监测、随访.结果 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产次、孕次、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家族史均为PIH的危险因素.结论 规范孕期健康教育,加强危险因素监控,早期运动和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少PIH的发生.
作者:董玉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减少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14年1至12月满3个月至2周岁的儿童,在我预防接种科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1至12月合计接种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4320剂次,发生不良反应89例,发生率为2.06%.其中接种第一剂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9%、第二剂次为0.27%、第三剂次为0.37%、第四剂次为0.83%(p <0.01).结论 接种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接种前疫苗要充分摇匀,做到深部肌肉注射,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蛋白尿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治疗组尿蛋白较对照组尿蛋白更低(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尿蛋白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作者:李在楠;王彩虹;杨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PPH)于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提出用于治疗环状脱垂痔.作为一种创新的手术术式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度内痔的传统治疗风格.目前在治疗重度内痔方面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
作者:付衡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3000名妇女体检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以及乳腺超声检查,后分析经超声检查出的乳腺疾病,观察其应用价值.结果 3000名体检者中有900名存在相关的乳腺疾病,检出率为30%.其中检出的乳腺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单纯性乳管扩张等,而其中乳腺增生占比高,高达59.78%.结论 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良好,通过扫描和自身具备的高分辨率优势,可以对患者疾病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及时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能够帮助患者监测自身健康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峻峰;陈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高危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治疗所需抗凝药物选择及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抽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高危心房颤动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患者治疗采取给予负荷剂量华法林,B组治疗方法为给予不同剂量华法林,C组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D组给予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随访1年比较四组患者的脑卒中(缺血性)发生率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0%、8%、10%、6%,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6%、20%、22%、16%.结论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抗凝可以显著降低老年心房颤动高危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合理控制华法林使用剂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莫日根;徐海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和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方法 根据德尔菲法设计和田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表,以此对和田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和田市控中心制定了24h疫情监测值班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其应急响应度达到100%.结论 和田市疾控中心已建立应急体系,其应急能力有所提高,但在人力资源建设以及应急制定方案、应急结构等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作者:吴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记录资料,4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将其治疗状况纳入到讨论中.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较为成功,治疗有效率为100%,均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治疗,有2例发生胆囊床出血,经电凝之后放置明胶海绵进行局部压迫后止血,而保守治疗后痊愈.手术平均时间为(54.89±17.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05±14.82)ml,住院平均时间为(7.59±1.82)d.术后进行随访3个月,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时,解剖必须仔细,要有效的止血,尽量避免血管及胆囊损伤,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恒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本院接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作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为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另1组为观察组,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实施针对性治疗,各纳入病患9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 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7.4%,较之对照组得到明显提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内科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才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产科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分别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0-24h自行床上活动率、25-48h自行下床活动率及49-72h完全自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产妇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自理能力.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港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提供治疗通路.方法 对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我院62例静脉输液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发生的问题并加以总结,以此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在62例静脉输液港患者护理中共有17例出现问题,其中无法抽回血(13例)所占比例大,达20.97%;此外,穿刺点红肿、颈部、穿刺隔膜部皮肤、手臂肿胀也较为常见.结论 静脉输液港护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静脉输液港管理不够规范、护理人员的经验及能力不足,对此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才能不断提升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胰十二指肠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20例胰十二指肠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恢复排气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控制术中出血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改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拔牙后牙槽嵴位点保存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10例拔牙患者,所有患者在拔牙后均进行牙槽嵴位点保存,且均进行6至24个月的随访,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及牙槽骨宽度、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观察显示,2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种植体,成功率为100.00%,患者的牙槽嵴高度降低(0.9±0.3)rnm,颊舌向间宽度降低(1.7±0.3)mm.结论 拔牙后行牙槽嵴位点保存,能够将种植体成功率明显提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韶波;陆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肺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1例(52.04%),有效24例(24.49%),死亡11例(11.22%),自动出院或转院12例(12.24%).结论 重症肺炎病情发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给予科学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国平;郑丽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颈部CE-MRA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核磁动态共振扫描8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3.0T磁共振CE-MRA检查.根据患者情绪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检查的顺利.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配合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颈部CE-MRA检查的护理配合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颈部CE-MRA检查是否成功.
作者:姚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新型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新型敷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收入的34例不同程度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4例患者均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恢复治疗,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伤口护理联合新型敷料的应用,终Ⅰ期愈合者33例,Ⅱ期愈合者1例.结论 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敏;梁文卿;袁先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戊二醛与邻苯二甲醛的消毒效果.方法 从我科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接收胃镜、肠镜检查病例中抽取8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内镜采用戊二醛进行消毒,研究组内镜应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消毒,分析并对比两组工作人员分别采用不同消毒液消毒的效果与特点,探究其使用内镜后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工作人员均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消毒,结果显示研究组应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消毒后其有效率和眼干、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头痛、头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5%和4.6%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戊二醛消毒后的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90%和16.1%,两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 临床内镜消毒中采用邻苯二甲醛效果较好,操作便捷,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荐和使用.
作者:李锦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6月30日期间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合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此做对比研究.结果 (P<0.05).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76.5%、对照组5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率67.4%;治疗后分观察组SAS评分(45.67±4.01)分,对照组(51.89±4.33)分.以上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倩茜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