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芜湖市某县社区妊娠妇女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和临床探讨

董玉珍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社区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相关因素分析和临床探讨,对基层医疗重视并预防PIH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社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建档和诊治的110例PIH妇女为研究对象,定期监测、随访.结果 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产次、孕次、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家族史均为PIH的危险因素.结论 规范孕期健康教育,加强危险因素监控,早期运动和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少PIH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75.0% (15/20),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小,值得日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慈永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3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辩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比常规组约高23%,两组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研究组为16.67%,研究组比常规组低20%,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能有效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周喜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有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水平,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陆裕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运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总共分析116例患者,将这11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借助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防止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段冬伟;郑丹璞;王文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母婴传播

    目的 分析将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进行肌注对于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50例参与研究,将其分成2组,对照组10例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组选择乙肝免疫球蛋白肌注,比较两组预防效果.结果 A、B两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7.5% (35/40)和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宫内感染检出率为10.0%(4/40),B组检出率为60.0%(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可见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sAg、HBVDNA滴度较用药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预防母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井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反流伴无效食管动力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胃食管反流伴无效食管动力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按用药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服用埃索美拉唑,观察组则联合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比较两组食管动力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LES静息压、LES松弛率、吞咽成功率、蠕动速度4项食管动力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13.88%与对照组11.12%相差不大(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伴无效食管动力患者用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效果明显,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兰瑞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原因及诊治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原因及诊治措施.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科院收治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其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血糖升高并保持稳定,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发现不及时,可造成大脑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至患者个体差异性,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其发生、发展.

    作者:胡晓云;张业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视为观察组,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另选取同时期的60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与之对比;所有患者均实施1CU临床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0.2±2.1(d)、5.7±2.4(d)低于常规组的10 2±2 1(d)、10.2±2.1(d);且两组间的死亡率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几率较高,因此需及时给予ICU临床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育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浅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微创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术中的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贾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取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B组取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C组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阿曲库胺麻醉.后对比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C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拔管后镇静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72h,C组患者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阿曲库胺全身麻醉方法,可促进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恢复,充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会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在治疗脑室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脑室出血(包括原发脑室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评价的分析.方法 对69例脑室出血病例采用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治疗.结果 30天内死亡4例,1-3个月内因其他并发症死亡4例,3个月存活61例,病死率13.5%,按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存活61例,ADLⅠ级11例,ADLⅡ级19例,ADLⅢ级27例,ADLⅣ级3例,ADIⅤ级1例.结论 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方法简单,救治及时迅速,疗效确切,病死率及致残率低.

    作者:胡军胜;季家璇;李万荣;宋建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双切口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伤延误性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双切口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伤延误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采用双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为观察组,22例采用单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设为对照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18个月(平均12.3个月)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均为6-12周,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观察组腕关节解剖学评分优良率95%,对照组为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切口手术处理可明显提高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质量,进而对比类患者远期腕关节功能的满意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陈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应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将采用替吉奥进行化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帕替尼进行靶向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和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上近期疗效差距较小,但在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更为安全.因此,我们认为使用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更佳.

    作者:郑广;韩婷婷;陆相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无痛皮试仪在急诊患者皮试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无痛皮试仪在急诊患者皮试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皮试试验,而研究组患者则施以无痛皮试仪试验,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皮试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试效果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皮试仪在急诊患者皮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无痛、快速、安全以及可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方法与效果

    目的 研究和分析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封闭病房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中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一个月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 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25%(49/80),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0%(26/80),由此可见,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P <0.05,表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开展和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并确保了医疗安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辛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本次实验将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式.方法 该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并给予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的分析评价.结果 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0min-40min之间,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89.2±18.44)mL,且术后出现盆腔黏连2例,腹壁下积气1例,盆腔内广泛渗血1例.其余患者恢复程度较好,对腹腔镜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加强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婷婷;郑广;韩旭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运用PDCA循环缩短医保病历审核时间

    目的 分析和讨论采用PDCA循环在缩短医保病历审核时间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DCA循环原理对我院医保病历审核的相关影响性因素进行分析整理,找到其中影响的重要因素,然后实施针对性措施.结果 自从我院实行了医保病历审核信息化程序后,审核的效率有所提高.将目前的审核效率和之前比较,人均日审核量由3.23份提高为人均8.65份,但审核的质量并没有下降.结论 医保病历的审核是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在审核过程中不仅需要细心,并且还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审核结果,所以提高审核的效率很有必要.

    作者:赵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延续护理对提高癫痫患者遵医依从性的效果

    目的 研究在癫痫患者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对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癫痫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250例)施予延续护理,对照组(250例)施予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遵医依从性为98.8%,明显较对照组的81.2%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护理应用到癫痫患者中,可使患者遵医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

    近视眼是影响我国当前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的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中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因素很多,具体的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巨体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防控近视眼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能够降低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率.

    作者:李国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础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45例重症肺炎患儿,38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2例转院,护理疗效明显,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陈婉霞;陈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