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例早期先兆流产经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的临床结局分析

王双凤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 保胎治疗, 继续妊娠
摘要:目的 探讨经保胎治疗后6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继续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未发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孕妇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给予保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分娩方式及分娩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状况.结果 两组孕妇发生巨大儿、新生儿畸形、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几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相应的保胎治疗,可避免流产,且不会影响妊娠结局,相对增加了胎盘粘连、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但用于临床早期治疗先兆流产中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马兜铃酸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虫草菌粉对其调理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马兜铃酸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虫草菌粉是否对其有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马兜铃酸组(n=6)、虫草组(n =6).第12周末处死大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 、B细胞(CD45RA+)及NK细胞(CD161a1+)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CD4 +/CD8+比例.ELISA法测定外周血血清中IgG,IgM含量.结果 马克铃酸组及虫草组的CD4+、CD8+T细胞及NK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值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 +/CD8+比值马兜铃酸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虫草组较马兜铃酸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马兜铃酸组外周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清IgG、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p <0.01),与马兜铃酸组比较,虫草组外周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血清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 <0.05,p <0.01).结论 马兜铃酸可致大鼠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而虫草菌粉对其有一定的免疫调理作用.

    作者:高玉梅;王艳艳;刘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术中胸腔注射榄香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术中胸腔注射揽香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11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分为两组,46例接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加胸腔内注射榄香烯,为榄香烯组;67例接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加胸膜摩擦或胸膜剥脱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可有效率均为100%,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0.435,P=0.665).对照组中,2例发生围手术期出血,行二次手术止血,而榄香烯组中无围手术期出血发生(x2=1.398,P =0.237).3个月内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01,P =0.974)..结论 术中胸腔注射榄香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

    作者:李森;陆志荣;朱庆丰;舒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式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式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术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操作简单、安全,更加符合临床医疗与患者的实际需求,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宋宗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微课”与“翻转课堂”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析

    “翻转课堂”学习模式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产生的,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集合了新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微课教学是以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中,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生物化学特点,探讨“微课”与“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为我国生物化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刘欣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16排螺旋高分辨CT在肺部细微病变的诊断作用价值分析

    目的 讨论16排螺旋高分辨CT在肺部细微病变的诊断作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期间我院肺部细微病变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检查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CT)与实验组(16排螺旋高分辨CT),每组各100例,对其不同检测手段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得知,实验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的患者在牵张性支气管扩张征、气腔状实变影、细网格状影、微结节影、线状影等表现对比,16层螺旋CT的检出率更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高分辨CT在肺部细微病变的诊断作用价值明显,可使其诊出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对其病情的诊断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为其病情的确诊提供相应的依据,对其治疗手段的确定也有着一定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樊峻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的诊治体会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间诊治的20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后均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且在术后9个月至3年的随访中,所有患者的胃镜复查均显示溃疡完全愈合.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尽早给予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修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窭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我院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患者均有60例,两组患者在行手术前均进行相关的检查后,实施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5%,而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继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风疗效、中风症候疗效、中风后单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中风疗效和中风症候疗效方面,中医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中风症状,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张国义;蔡贞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Vitapex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Vitapex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常规根管预备后注入Vitapex,观察牙根的发育情况.结果 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的牙根发育的有效率速到90%.结论 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Vitapex是一种能提供简便、经济、有效、安全治疗方法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平;黄忠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内科脾肠病症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内科脾肠病症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复发率为5.71%,对照组为1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脾肠病症应用中医治疗效果较西药治疗更为明显,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新生儿静脉营养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评估对新生儿施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情况.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后分娩的74例新生儿为对象,所选新生儿都存在一定程度早产问题,运用静脉营养支持向其实施治疗,经评估上述新生儿体重的日增长量、并发症出现率等具体情况,归纳静脉营养对新生早产儿的医疗作用.结果 74例新生儿于静脉营养补给期间,体重质量平均日增25.85-28.57g,没有较严重的继发症或不良问题出现.待出院时,新生儿体重质量都超过2500g.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其静脉营养补给期间平均日增体质量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对新生儿施行静脉营养补给治疗,可使其获取多种不同的营养素,并帮助更好地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实现营养治疗目标.

    作者:闵自力;王元芝;李海霞;过蕊;李臻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护理方案对阴虚阳亢眩晕症证侯改善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阴虚阳亢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符合条件的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素应用在阴虚阳亢型眩晕症中,可以明显改善其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姚旭;金一;高春兰;何冰;于卜;王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在龋病预防中自我口腔保健的作用

    目的 对自我口腔保健在我国龋病预防中的作用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龋病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龋病的发病原因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效果和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100例患者中89例患者曾经出现过食物嵌塞的情况,占89.0%;100例患者当中发现有79例患者发病牙的牙面有细菌粘附,占79.0%;100例患者中80例患者的发病牙都出现了牙齿矿化不良的现象,占80.0%.结论 细菌、口腔内的环境以及牙齿的形态和矿化程度是引起龋齿的主要原因.提高人们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识,以便于更好地预防龋病,促进我国人群的口腔健康,加强我国人群的口腔疾病的综合防治,开展爱牙护牙的主题活动和公益活动,给人们带去更多关于龋病预防以及自我口腔保健的知识.

    作者:赵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起到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于治疗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采取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同时明显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好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临床治疗疗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取得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宋小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出血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

    目的 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有利于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情改善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对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术后的病人78例,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结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各项营养状况良好,均未发生电解质紊乱、呕吐后误吸等严重的并发症,只有少数轻度胃肠道反应可较快好转.结论 对脑出血病人术后行正确有效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孙新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肝硬化复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差异显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快而有效地控制病情.

    作者:丁晶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2例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法救治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疗法救治总有效率为63.9%,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明显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采用运动再学习疗法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早期康复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泽慧;王学义;刘国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试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80例,据入院对象随机分组,A组、B组各入选对象40例,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推荐的初始治疗方素(2HRZE/4HR).A组:采用利福平口服剂治疗,B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B组愈显率87.50%高于A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吸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痰涂片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在帮助病灶吸收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宋秀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护理

    目的 浅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我科1例干燥综合征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病例,总结护理过程、分析护理要点.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症状改善,酸中毒得到纠正,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满意出院.结论 全面、综合的护理可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亚静;李玉华;刘亚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瑞替普酶辅治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运用瑞替普酶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试验组给予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运用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8.33%,两组比较的差异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上有很高的临床效用,在血管通畅率以及血管开通时间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运用.

    作者:郭伟民;王延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