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马松萍;王珊珊;张晓磊
目的 研究探讨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收治的口腔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口腔普通护理配合,实验组给予四手操作护理技术配合.评价两组心理状态,并对比满意度评分(包括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工作效率提高率对比,护理质量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高,有助于提高口腔门诊工作效率及护理工作质量,患者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文娟;景欢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病患者病例共计1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老年病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老年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在接受老年病疾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应用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患者行PCI治疗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对心绞痛症状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2014-01到2015-06月期间在高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脉造影确认的小血病变患者进行随机入组.其中对照组200例,行PCI治疗后常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观察组19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统计所有病例的一般资料,术后1年时电话随访,了解患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6%(9例)和10.0%(20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6,P=0.039);心绞痛发生率为13.3%(26例)和VS.23.0%(46例)(x2=6.306,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曲美他嗪可降低小血管病变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心绞痛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任宪国;陈作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评估对新生儿施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情况.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后分娩的74例新生儿为对象,所选新生儿都存在一定程度早产问题,运用静脉营养支持向其实施治疗,经评估上述新生儿体重的日增长量、并发症出现率等具体情况,归纳静脉营养对新生早产儿的医疗作用.结果 74例新生儿于静脉营养补给期间,体重质量平均日增25.85-28.57g,没有较严重的继发症或不良问题出现.待出院时,新生儿体重质量都超过2500g.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其静脉营养补给期间平均日增体质量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对新生儿施行静脉营养补给治疗,可使其获取多种不同的营养素,并帮助更好地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实现营养治疗目标.
作者:闵自力;王元芝;李海霞;过蕊;李臻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口服中毒主要是指经口服用有毒物质而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这类患者的病情通常发展迅速,随着毒物进入患者机体内时间的推移,毒性可能扩散至患者全身多个器官内,故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应进行急救处理,尽可能快的给予患者排毒、解毒处理[1-2].排毒解毒是口服中毒患者的抢救关键,洗胃是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实施的佳排毒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胃内有毒物质进行清除,从而起到遏止毒物吸收、扩散的作用.口服中毒患者发生死亡的病例中,因洗胃不彻底而发生死亡的患者占比高达30%,故给予口服中毒患者及时、彻底的洗胃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实施的洗胃属于医护配合,属于护理工作的内容,本文就洗胃时间、洗胃液、胃管、洗胃体位、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方法进行阐述,对口服中毒洗胃的护理进展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榆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30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围产期护理,使得母婴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 精心周到的护理可有效防止母婴缺氧,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使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顺利度过孕产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宏;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右旋糖酐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脑梗塞息性期患者84例1,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右旋糖酐和疏血通注射液,对两组的血液流变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液流变情况治疗前后变化也比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右旋糖酐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提高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强;张小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中医综合疗法,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西医常规疗法,2组观察疗程均为14天.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较西医常规疗法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改善中医证候等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宗风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内瘘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对患者应用动静脉造瘘术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舒适护理.结果 利用人造内血管对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的血管均稳定畅通.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运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产科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产后分别给予传统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和Orem自理理论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0-24h自行床上活动率、25-48h自行下床活动率及49-72h完全自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产妇产后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提高产妇产后自理能力.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础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45例重症肺炎患儿,38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2例转院,护理疗效明显,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陈婉霞;陈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经保胎治疗后6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继续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的孕妇6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未发生早期先兆流产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孕妇进行常规产检,观察组给予保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分娩方式及分娩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状况.结果 两组孕妇发生巨大儿、新生儿畸形、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的几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相应的保胎治疗,可避免流产,且不会影响妊娠结局,相对增加了胎盘粘连、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但用于临床早期治疗先兆流产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王双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跟骨骨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部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5%,好发于青壮年.常由于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暴力自距骨传导至跟骨,导致跟骨压缩或劈开.跟骨是足骨中大的骨,以松质骨为主,呈长而略带弓形,跟骨后端为足跟的着力点之一.我科于2013年7月份至今,共收治跟骨骨折病人356例,给予手术治疗的2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的骨科护理策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帮助护生摆脱学习倦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142名护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后总结分析.结果 证实了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突出性、严重性.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学专业中专生的特点,适时采取措施,增强护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
作者:乌楞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策略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门诊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经传统护理管理)和观察组(62例,经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专科护理、急救管理和病房管理以及总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显著差异(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品质,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丽华;马永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药毒性药物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需要使用生半夏药材的患者56例,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直接予以生半夏及相关药材,煎服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根据年龄大小,予以不同剂量生半夏药材,用药中期进行一次口腔及消化道检查.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一次口腔及消化道检查,对各组存在口腔及消化道病症的患者进行记录;再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表对比患者总满意率.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口腔及消化道的损害较对照组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药毒性药物,要充分考虑其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这样才能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陈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存在营养不良情况的小儿患儿用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认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小儿82例相关资料为本文数据分析来源,所有患儿均用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措施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其基线资料进行记录以及回顾性分析,归纳小儿营养不良用该方案治疗的推广意义.结果 患儿接受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指标检测,提示其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如血清血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瘦素水平以及纤维连接蛋白等指标均明显提升,对比于治疗前各项指标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所有患儿人体指标数据包括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上臂肌围等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营养不良用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干预后对于其营养状态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除了对身体指标外对于体内生化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小儿未来的健康正常发挥保障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董珊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精神科护士是一种特殊的高风险职业,由于工作环境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等,都会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总结自身心得体会,不断反思与创新.终就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形成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精神科护士由于所面对患者的特殊性,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家属的误解和对病症的未知、护理工作风险性大、日常工作琐碎繁杂以及社会地位低得不到自我认同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系统、切实地分析,可通过加强管理机制、提高心理疏导和自我认同感、提升自身防护和自身心理素质等措施来应对.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对于医院精神科的病人在运用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合理地开展高效的言语沟通技巧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搜集医院在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接诊的20例精神科的且经心理护理的病人,统计分析所有病人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言语沟通方式,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沟通技巧.结果 所有病人都经一定的治疗与护理后好转并出院,治疗后,病人的总满意度是95.00%.结论 在精神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治疗中应用科学有效的言语沟通技巧,能够明显减少病人的消极情绪,能够舒缓病人的精神的紧张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改善病人的病情,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梁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腰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接收的62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中药熥法、针灸疗法和手法治疗等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2例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呈显效26例,显效率为41.94%;呈有效32例,有效率为51.61%;呈无效4例,无效率为6.45%;总有效率为93.55%.结论 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振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