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炼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对于胃癌患者分期从Ⅱ-Ⅳ的复发率为25%-40%.不幸的是,大多数胃癌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癌症晚期,仅有有限的治疗方法作为实践依据.目前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中晚期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及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胃癌近期研究已证实,它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疾病.许多分子学特征逐渐在胃癌中表现出来.新发现的胃癌分子通路的个体化治疗和可预见结果向众人打开了大门.分子标志物可作为有用的工具在临床工作中协助诊治胃癌患者,它可以评估治疗疗效及探寻新的治疗方式.我们难以预测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生理效应.分子标志物在抗癌疗法中逐渐被应用主要由于它们具有特异性.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公认的分子标志物能否指导内科医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实现价值.
作者:代芳宁;沈雄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讨肺癌患者运用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选取106例肺癌病例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53例,Ⅰ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比和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缓解率(CR+ PR)为62.3%,与Ⅰ组的43.4%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Ⅱ组治疗后KPS评测结果(82.8±11.3)分,相比Ⅰ组的(73.8±15.2)分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Ⅰ、Ⅱ组的发生率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 给予肺癌患者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提高化疗疗效、增强患者体力均有积极意义,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樊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及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电子阴道镜联合检查在筛查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妇科门诊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存在异常的300例患者,LSIL所有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电子阴道镜联合检查,并将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电子阴道镜联合检查共检出LSIL 19例,HSIL 31例,SCC 19例,诊断符合率为98.33%,与病理学检查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电子阴道镜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年间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患者42只眼,均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按原则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术后观察指标为术后矫正视力及黄斑OCT.结果 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变化: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提高明显,术后1天及半年后视力变化不明显,部分视力甚至下降;黄斑OCT(观察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变化: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数值有明显下降,半年后大部分变化停止,部分复发.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作者:任百祥;郭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近年,右美托咪定的脑保护作用广受关注.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机制达到脑保护作用,另外,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脑保护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石宝兰;张析哲;周琪;梁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效果.方法 从我院选取42例需要进行皮下良性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皮肤梭形切口切除方法去除患者皮下良性肿物.待治疗完成后,将42例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患者治疗结果与传统经皮肤直线切口摘除缝合皮下良性肿物的患者作比较,结合切除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 经过治疗结果比较后,经皮肤梭形切口切除皮下良性肿物的42例患者皮下肿物得以完整剥离,术中无肿物破溃.切口愈合后外观平整,无臃肿或“猫耳”现象发生;而经皮肤直线切口摘除缝合皮下良性肿物的患者则多数出现臃肿或“猫耳”现象,外观平整度较差.结论 皮下良性肿物的切除采用经皮肤梭形切口进行,能避免直线切口手术所造成的愈合切口周围皮肤臃肿,切口瘢痕过长等缺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试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72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B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B组血清hs-CRP水平下降程度优于A组,P<0.05;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 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相比,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更为确切,且能够有效降低血清hs-CRP,值得推广.
作者:安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B组患儿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肢体残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 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肢体残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对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以达到提高定性诊断率及与腺瘤等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结果 影像学表现: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肠腔内见大小不等边缘光整规则的圆形、类圆形脂肪低密度肿块,柔软,CT值-70-120HU之间,平均CT值约-98HU,冠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位于肠管内并导致肠管狭窄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结论 腹部CT可断十二指肠脂肪瘤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指标,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更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刘继平;黄裕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胰岛素泵治疗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5例中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研究,将这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患者依从性及皮肤感染率分别为5.2±1.8d、96.4%(27/28)及0,对照组分别为8.7±2.1d、77.8% (21/27)及14.8% (4/27),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所需天数,有效减少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傅士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观察组采取TST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为28.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混合痔患者采取TST术,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利于患者康复,术后随访至今,治愈率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保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 将本院收取100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晚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一个月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效,对缓解患者病情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杨晨;冯群;郝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视为观察组,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另选取同时期的60例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与之对比;所有患者均实施1CU临床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0.2±2.1(d)、5.7±2.4(d)低于常规组的10 2±2 1(d)、10.2±2.1(d);且两组间的死亡率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几率较高,因此需及时给予ICU临床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育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脑动脉硬化症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取我院8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7月份入院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共40例;实验组同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共4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5%(38/40),对照组为72.5% (29/40),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患者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下降,且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对脑动脉硬化症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周文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港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提供治疗通路.方法 对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我院62例静脉输液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发生的问题并加以总结,以此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在62例静脉输液港患者护理中共有17例出现问题,其中无法抽回血(13例)所占比例大,达20.97%;此外,穿刺点红肿、颈部、穿刺隔膜部皮肤、手臂肿胀也较为常见.结论 静脉输液港护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静脉输液港管理不够规范、护理人员的经验及能力不足,对此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才能不断提升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新型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新型敷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收入的34例不同程度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4例患者均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恢复治疗,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本组34例患者经伤口护理联合新型敷料的应用,终Ⅰ期愈合者33例,Ⅱ期愈合者1例.结论 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廖敏;梁文卿;袁先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广基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18.60%,复发率分别为2.33%、11.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 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卢先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乳腺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卡培他滨+逍遥散加减组)和对照组(卡培他滨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EA及KPS评分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前CEA及KP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EA及KP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乳腺肿瘤治疗有效率36%、2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逍遥散加减配合化疗能够明显提高乳腺肿瘤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通;施雯;梁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本科室2015年1月份至2015年7月份共随访出院病人600人,其中随访成功者498人,随访成功率为83%,通过对随访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PDCA循环,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并再次统计本科室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访人数,期间中随访100人,其中随访成功者为93人,成功率为93%.结果 通过PDCA循环科室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由原来的83%提升至改善后的9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的成功,有利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加玲;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