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PDCA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

李加玲;李敏

关键词:出院患者, 随访, PDCA循环, 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本科室2015年1月份至2015年7月份共随访出院病人600人,其中随访成功者498人,随访成功率为83%,通过对随访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PDCA循环,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并再次统计本科室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访人数,期间中随访100人,其中随访成功者为93人,成功率为93%.结果 通过PDCA循环科室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由原来的83%提升至改善后的9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的成功,有利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维生素A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维生素A是一种早被认识并应用于临床的维生素,被称为“抗感染维生素”而用于防治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维生素A对小儿免疫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且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将维生素A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黄倩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运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分析,总共分析116例患者,将这11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借助风险管理的方式,可以防止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段冬伟;郑丹璞;王文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心理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专科医院护士的心理状况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80名精神科护士分别进行个体一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定.结果 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精神科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压力源、神经质、消极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结论 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压力源、个性、应对方式及支持方式.

    作者:王树宁;王珣;张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研究现状及对策

    精神科护士是一种特殊的高风险职业,由于工作环境及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等,都会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总结自身心得体会,不断反思与创新.终就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形成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精神科护士由于所面对患者的特殊性,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家属的误解和对病症的未知、护理工作风险性大、日常工作琐碎繁杂以及社会地位低得不到自我认同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系统、切实地分析,可通过加强管理机制、提高心理疏导和自我认同感、提升自身防护和自身心理素质等措施来应对.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益气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的应用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慢阻肺患者时使用益气化瘀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慢阻肺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益气化瘀法,将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就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慢阻肺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益气化瘀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部的通气功能,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宝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衰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54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心衰,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92.59%)患者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LVEF和BN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O和HR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迺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硫酸特布他林片用于先兆流产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 对妇女围生保健科门诊超说明书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口服治疗先兆流产的处方进行分析,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7月份的妇女围生科的门诊处方,选出其中应用硫酸特布他林片作为先兆流产的治疗药物的处方.并查阅文献探讨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约4%的孕妇在围产期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作为先兆流产的治疗药物.结论 对于硫酸特布他林片应用于先兆流产的考量,医生应该参考病情,权衡利弊后慎重选用.

    作者:蓝光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跌倒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老年人在社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社区收治的24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的跌倒发生率和人的认知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在社区的老年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度,降低人跌倒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吕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解郁分消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解郁分消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n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治疗组采用解郁分消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谷维素口服治疗,30天为1个疗程,共服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69.2%,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解郁分消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季留连;黄峰;陈建新;顾秋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观察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疗效.方法 6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A组患者使用三氧大自血进行治疗,对照B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状也明显少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胡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评定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应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5年08月接收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60例,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所有入选患者手术效果,并进行系统性随访.结果 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后发现,患者手术时长(60.5±23.65)分钟,出血量(104.76±24.65)毫升,且所有入选患者均未出现闭孔神经反射以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等症状.此外,术后患者尿液大流量以及残留尿量均已明显改善,与术前对照有差距(P<0.05).结论 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治疗中推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015-2016年我院院内感染患者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 对一年来本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与药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用于加强对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指导,遏制多重耐药菌的出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送检的院内感染标本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779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13976株非重复性的病原菌.在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高,为56.84%(7944/13976),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8.50%(2585/13976),真菌占12.80% (1790/13976),其他占11.86%(1657/13976).在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18.15%(2537/13976)、铜绿假单胞菌占12.28%(1712/13976)和肺炎克雷伯菌占11.65% (1628/13976),其他占57.92%(2067/13976);在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7.28% (1018/13970),其他占11.21% (1567/13976);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12.80%)为主.此外,病原菌主要分布在ICU(21.59%)及呼吸内科(11.09%)的患者标本中.结论 掌握细菌感染的动态变迁规律,对其耐药性变化进行持续性监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迟缓细菌的耐药率,抑制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均有着现实及深远的意义.

    作者:陈良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每组均占据41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切口疼痛、切口感染、疾病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俊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体检中心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安全管理措施

    目的 分析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的原因,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3-2015年体检中心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护士的工作年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刺伤的发生与护士操作规范、防范意识、环境因素、体检者配合和利器处理有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管理措施.结论 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加强对年轻护士针刺伤的防护培训、加强重点时间段管理,以减少体检中心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覃素娇;李夏珀;周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

    目的 探讨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收治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痊愈出院.结论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穿孔导致的感染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切除病变组织,尽早控制脓毒血症、休克等合并症.

    作者:张凤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36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并发症护理对策.结果 在综合护理下,36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生理及生活综合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排便习惯,给予充分的造口知识普及,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密切观察造口情况,给予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颈髓损伤,又称急性颈部脊髓损伤,主要是由于颈部脊髓在一定时间内遭受间接或直接暴力,导致颈髓结构或功能损伤[1].该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损伤,常造成患者死亡或残疾,手术治疗风险大,难度高,围手术期没有良好的护理,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发生[2].做好颈髓损伤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01-2016-01对63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左丽丽;张倩倩;袁伟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人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34例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34例高龄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6例,占17.6%,全部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抗菌、对症、支持治疗和悉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在高龄胃癌手术患者中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术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伊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康复训练、以及高压氧治疗对于患有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效果,探讨将两种治疗措施应用在治疗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2名患有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1名.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康复训练.在治疗一个月后,为两组病人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判定指标来实施评价,观察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状况、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状况.结果 在为两组病人实施了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实施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避免病人产生吸入性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永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PBL+CBL教学模式在针灸临床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针灸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同世界接轨,针灸临床教学方式与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规范、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从经验型的教学向规范化、实用化转变.针灸临床教学中引入PBL模式,在其基础上,针对针灸课临床教学独特性,将问题式教学与临床实习相结合,结合了另一种符合针灸临床教学特点的、以病例为基础学习的案例式教学法一CBL模式.我们结合针灸临床课特点及教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PBL和CBL不断渗透、结合,应用到针灸临床课教学中,现将其方法论述如下:

    作者:杨丹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