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诊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更短,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加入盐酸氨溴索,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缺状态,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一旦出现肛周脓肿,可致患者高热、局部剧烈疼痛,甚至败血症,严重感染可导致死亡.我科于2015年2月收治了1例急性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经给予全身及局部用药、紫外线短波治疗仪局部照射及细心周到的护理,使感染得到控制,肛周脓肿痊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并对比研讨.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者中抽取88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88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44例对照组(传统手术方式),44例研究组(微创手术),把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90%比对照组77.2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瘢痕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09%比对照组36.36%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疾病可考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疗效好,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速度快,可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在外观上的需求.
作者:孟和吉日戈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共54例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每日口服二甲双胍片和吡格列酮片,二甲双胍片每次口服500mg,每日2次;吡格列酮片每次口服15mg,每日1次.观察记录患者的药物副作用情况、月经改变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并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停药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FSH、T、LH、F-Ins、Ins AUC水平,分析数据变化情况.结果 54例参加研究的患者中,有2例不能耐受退出试验,其余52例患者均参与了全程治疗,治疗后有23例患者的多毛、痤疮症状明显改善,有39例患者恢复排卵性月经,患者的T、LH、F-Ins、Ins AU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停药6个月后有29例患者又相继停经,其T、LH、F-Ins、Ins AUC水平又显著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所以患者在治疗前后及停药6个月后的FSH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且安全有效,只是在停药后容易复发.
作者:齐晨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外科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普外科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应用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外科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各种因素与重度窒息的关系.结果 孕妇妊娠期患妊娠特有疾病并早产(61.9%)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 对高危孕妇进行专项系统早期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减少早产,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姜敏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南华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变化的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华县报告乙肝42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34.87/10万,15岁以下人群发病13例,占总发病率3.1%发病构成呈下降趋势,20-50岁组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职业一般以农民为主.结论 南华县乙肝发病率呈先上升然后下降趋势,应规范乙肝报告管理办法,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乙肝的预防控制力度.
作者:褚勇;费建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医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并将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高,不仅能提高护理效率还能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晓琳;龙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剖析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用宫血宁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站接收的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患者,共计92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将92例病例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均46例.甲组采用宫血宁疗法,乙组采用氨基己酸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乙组为78.26%.甲组明显比乙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月经量的改善情况,甲组明显优于乙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宫血宁对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比氨基已酸疗法更好的成效.
作者:戴兰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检测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例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高尿酸(UA)血症发生率,UA与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关系,UA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0例DM患者UA水平平均为(468.34±58.39)μmol/L,高UA血症患者占45.45%,UA正常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高UA血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水平高于UA正常组(P<0 01).随访1-4年,高UA血症组冠心病发生率62.00%、脑血管意外发生率34.00%、病死率12.00%,高于UA正常组的36.67%,16.67%,1.67% (P <0.05).结论 DM患者UA平均水平较高,尿酸与大血管病变独立相关,是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
作者:李晓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将采用替吉奥进行化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帕替尼进行靶向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和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上近期疗效差距较小,但在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更为安全.因此,我们认为使用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更佳.
作者:郑广;韩婷婷;陆相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追踪方法学在医疗安全的监督以及医疗质量的管理方面有何优势.方法 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追踪方法学的实施与监督,对医院所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与医疗质量的漏洞进行系统的追踪和管理,并予以改进.结果 与未应用追踪方法学之前的数据相比较,应用了追踪方法学以后,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患者的住院缓解率明显增高,再入院病例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程度有了明显的增加.结论 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医疗安全监督和医疗质量的管理,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有效的加速医院医疗质量改进的步伐.
作者:陆云峰;陈曼丽;王青青;兰锋;李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妇女围生保健科门诊超说明书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口服治疗先兆流产的处方进行分析,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7月份的妇女围生科的门诊处方,选出其中应用硫酸特布他林片作为先兆流产的治疗药物的处方.并查阅文献探讨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约4%的孕妇在围产期使用硫酸特布他林片作为先兆流产的治疗药物.结论 对于硫酸特布他林片应用于先兆流产的考量,医生应该参考病情,权衡利弊后慎重选用.
作者:蓝光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挑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活1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执行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症状消退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血β-HCG值下降时间.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为80%,对照组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症状消退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血β-HCG值下降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窭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我院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患者均有60例,两组患者在行手术前均进行相关的检查后,实施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配合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5%,而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实施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总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继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封闭病房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中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一个月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 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25%(49/80),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0%(26/80),由此可见,参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发生率,P <0.05,表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开展和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并确保了医疗安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辛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4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率95.83%,总满意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4.1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满意率92.2%,并发症发生率8.33%.老年糖尿病患者两组比较两组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采用护理干预,缓解血糖症状,实现老年患者对糖尿的主动控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伟;马松萍;王珊珊;张晓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分层培训在护士岗位培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分层培训护士的相关资料,并对分层培训后护士的培训及格率进行总结,同时将其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N0/N1级护士考核的及格率进行对比.结果 2014年接受N0/N1级护士考核300名护士中有30名护士不及格,其及格率为90%;2015年接受N0/N1级护士考核320名护士中有15名护士不及格,其及格率为95%.比较两个时间段的及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分层培训护士,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在护士的岗位培训中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晓燕;郭静静;隋建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丹参主要成份为丹酚酸B,纤维素是丹参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胞内丹酚酸B等大分子溶出的主要屏障,利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有利于胞内成分溶出.本文选用纤维素酶,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考察酶解法提取丹参中丹酚酸B的佳工艺条件,为丹参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岳显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到社区医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日常生活指导,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跌倒率为9.43%;对照组30.19%,研究组患者的跌倒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在预防跌倒方面,研究组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干预措施在预防跌倒上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牟艺丹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