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华县2011-2015年乙肝流行病学分析

褚勇;费建琼

关键词:乙肝, 流行趋势, 发病率
摘要:目的 了解南华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率变化的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资料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南华县报告乙肝42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34.87/10万,15岁以下人群发病13例,占总发病率3.1%发病构成呈下降趋势,20-50岁组发病构成呈上升趋势,职业一般以农民为主.结论 南华县乙肝发病率呈先上升然后下降趋势,应规范乙肝报告管理办法,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乙肝的预防控制力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8例镶牙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口腔疼痛的表现,根据其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炎症也得到了明显的清除,通过比较后得知,研究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镶牙患者一旦出现口腔疼痛等不良现象时,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对其具体表现以及临床指标进行仔细的了解,并根据其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的治疗,使患者的疼痛感以及不适感得到大限度的改善.

    作者:祁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气管插管病人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 将118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ST)模式的双水平无创-吸机(BiPAP)治疗,然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继续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进行细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93.2%,本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有创呼吸机的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寿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重度新生儿窒息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各种因素与重度窒息的关系.结果 孕妇妊娠期患妊娠特有疾病并早产(61.9%)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 对高危孕妇进行专项系统早期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减少早产,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姜敏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在尘肺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复发率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观察18个月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病例结核复发情况:干预组18个月后有13例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确诊后,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治疗),对照组有28例结核复发.干预组肺结核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张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三种导电剂在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心电图检查中三种不同导电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常规行心电图检查的90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300例,A组采用75%温乙醇作为导电剂,B组采用温生理盐水作为导电剂,C组采用温自来水作为导电剂,三组导电剂均加温至相同温度.比较三组病人采图一次性成功率、病人舒适度和皮肤过敏情况.结果 A组采图一次性成功率为95.7%,B组为96.7%,C组为96.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病人舒适度均高于A组,且无一例发生皮肤过敏反应,A组发生皮肤过敏4例(1.3%),B组发生金属电极轻微腐蚀.结论 采用温自来水作为导电剂可以提高心电图检查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皮肤过敏反应,还可避免金属电极被腐蚀,加之自来水简便、经济,在临床心电图检查中值得推广.

    作者:蔡淑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乳房良性病变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乳晕切口切除乳房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美容效果.方法 本组选取乳房良性病变患者85例143个病变进行环乳晕手术切除.结果 85例143个病变全部经乳晕切口顺利切除,35例55个病灶因无法触及,术前超声定位,术后血肿2例,乳头感觉异常11例.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5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腺腺病1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患者对切口满意.结论 乳晕旁切口的选择对于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能达到治疗目的,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达到了一定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双南;李青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探究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与外科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采用外科断流术治疗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畅通率为57.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81%,且观察组栓子生长率为17.19%,明显低于对照组栓子生长率的45.3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介入栓塞术治疗后的症状痊愈高速56.25%,明显优于对照组31.2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静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明显,且能有效降低合并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梅;吾米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追踪方法学运用于医疗安全及质量管理中的意义评价

    目的 研究追踪方法学在医疗安全的监督以及医疗质量的管理方面有何优势.方法 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追踪方法学的实施与监督,对医院所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与医疗质量的漏洞进行系统的追踪和管理,并予以改进.结果 与未应用追踪方法学之前的数据相比较,应用了追踪方法学以后,我院的医疗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患者的住院缓解率明显增高,再入院病例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程度有了明显的增加.结论 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医疗安全监督和医疗质量的管理,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有效的加速医院医疗质量改进的步伐.

    作者:陆云峰;陈曼丽;王青青;兰锋;李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的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方法 选取我市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间辖区的60例全科医生,采用我院自制的慢性病知识调查问卷对所有医生的慢性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与基本状况等进行了解,并对其疾病防治知识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所有社区全科医生进行调查后显示:60例医生对于高血压诊断知识的了解率高(93.33%),其次分为对于肿瘤标志物意义(88.33%)与慢性病影响因素相关知识(71.67%)的了解;而对于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了解低(33.33%).结论 大部分社区全科医生对于慢性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均比较了解,但也有少部分了解程度不够,应加强其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等.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康复率.方法 对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经围术期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研究对象共124例,均为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脏科住院的患者.高血压患者共64例,其中单纯高血压者32例,伴左室肥厚32例,另选60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其性别、年龄、体重与其相匹配.全部入选者均无心、脑、肾功能障碍,无继发性高血压,无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受试者均测血压、身高及体重,并进行生化检查,利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血清中的水平.心超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LVM)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对其统计学分析,并设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单纯高血压(EH)组和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组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EH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LVH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EH组和LVH组患者血清中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EH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LVH组(P<0.05).结论 ①高血压患者APN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程度负相关.②高血压患者hs-CR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程度呈正相关.③APN和hs-CRP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血清APN、hs-CRP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有相关性[1].

    作者:王叶宝;王如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NPT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ED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选择小剂量他达拉非对糖尿病性ED(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NPT(夜间勃起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糖尿病性ED患者7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7例.治疗前两组均进行IIEF5评分,治疗后两组均行IIEF5评分,观察组进行NPT评估.结果 治疗前,在IIEF5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在IIEF-5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性ED患者之间的无显著差异(P>0.05),针对两组患者实施NPT判断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42.86%),有效14例(40.00%),无效6例(17.14%),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24.32%),有效13例(35.14%),无效15例(40.54%),总有效率为59.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 阴茎夜间胀大实验(NPT)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ED中客观、定量评估勃起情况与IIEF5评分相比较更加真实、有效.

    作者:李志超;刘旸;辜振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氟这拉滨与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68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单纯静脉滴注氟达拉滨治疗的对照与联合静脉滴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本次治疗总缓解率达92.9%显著高于对照组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确切是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理想疗法.

    作者:周丽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复合镇痛疗效分析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复合镇痛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取塞来昔布联合杜冷丁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杜冷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状况较对照组更优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82%,对照组为23.0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塞来昔布联合杜冷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俊言;潘誉丹;秦德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究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

    目的 本文主要是分析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再实施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关爱娣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十二指肠脂肪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以达到提高定性诊断率及与腺瘤等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结果 影像学表现: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肠腔内见大小不等边缘光整规则的圆形、类圆形脂肪低密度肿块,柔软,CT值-70-120HU之间,平均CT值约-98HU,冠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位于肠管内并导致肠管狭窄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结论 腹部CT可断十二指肠脂肪瘤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基础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45例重症肺炎患儿,38例痊愈出院,5例好转出院,2例转院,护理疗效明显,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陈婉霞;陈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归纳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感想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的3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并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椎体恢复情况,总结治疗工作体会.结果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患者一期伤口愈合良好,没有螺钉破出和松动,也没有出现断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骨折部位恢复良好,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采取后路椎板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治疗,患者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

    目的 对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成效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中不同时间段的护理人员将其划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与观察组(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对影响优质护理实施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对比2组护理的综合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妇科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普娟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36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并发症护理对策.结果 在综合护理下,36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生理及生活综合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排便习惯,给予充分的造口知识普及,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密切观察造口情况,给予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