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尘肺合并肺结核中的应用

张婕

关键词:护理干预, 尘肺, 肺结核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复发率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观察18个月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病例结核复发情况:干预组18个月后有13例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确诊后,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治疗),对照组有28例结核复发.干预组肺结核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措施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措施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措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0%,观察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2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病房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护理安全措施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提升住院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实施病房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兰芬;万艾;李春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收治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者10例,症状好转者6例,无效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88.89%.结论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行对症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归纳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感想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的3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并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椎体恢复情况,总结治疗工作体会.结果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患者一期伤口愈合良好,没有螺钉破出和松动,也没有出现断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骨折部位恢复良好,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采取后路椎板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治疗,患者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利用随机的原则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被诊断为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18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为90例,利用常规方式进行治(9444%为90例,应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对比,对照组(84.44%)数据明显不足治疗组(94.4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在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明显的效果,临床价值明显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哈斯;邱小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45例临床特性及诊治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观察45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分析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经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3(95.55%),无效占比仅为2(4.44%).结论 研究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疾病,从而更好的帮助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根据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时地应用抗生素及合理地控制血糖,从而有效地提高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海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86例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广基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采用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18.60%,复发率分别为2.33%、11.6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 广基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卢先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撬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撬拔植骨术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1年-2015年期间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4例相关资料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椎体损伤,所有患者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和经推弓根撬拔植骨术联合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后归纳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平均12个月的随访,患者愈合均评价为甲级;随访期间未发现有螺钉松动、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相对术前,术后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以及伤椎后压缩率有所改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考虑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撬拔植骨术干预,有效纠正畸形状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承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案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案.结论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60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干骨合并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筛选而出,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同时总结患者诊断要点及诊治方案.结果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大部分患者骨折均很好的愈合,其愈合率为91.67%(55/60).结论 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膝关节损伤的病人进行常规的X线或CT检查,有必要时采取动态检查,而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一种极为有效的及常用的方式.

    作者:王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取研讨对象的方法为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298例纳入研讨领域,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分析患者病程、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指标.结果 28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眼底病变(DR)患者78 例(26.99%),其中单纯性34例,增殖性44例;与NDR(非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相比,DR血压、餐后2h血糖(2hBG)、病程、总胆固醇(TC)等指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与病程、血脂、血糖、血压控制不良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以上指标的控制.预防眼底病变发生.

    作者:楚云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对存在喂养困难症状新生儿的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存在喂养困难的新生儿患者,以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利用多潘利酮进行疾病的治疗.治疗为期3-5d.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实验组经治疗后,2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2%.而对照组分别为16例、13例、8例,总有效率仅为7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相关临床症状消失耗时以及72h后每日进奶量等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的方式,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崔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教学生物显微镜油镜使用前、后整个过程中有关问题探究

    教学生物显微镜油镜使用前、后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困扰着实验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笔者多年来对“关于显微镜油镜头介质油的选择”、“二甲苯去油”,“镜头霉变的防治”有关问题,呼吁权威机构编制全国“生物显微镜油镜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作者:翦卫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伤椎内固定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了为5%(2/40),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后的矫正效果、复位效果等临床疗效均显著好于跨伤椎固定,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对其临床观察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A组利用单纯修补术对患者实施治疗,B组选择胃大部分切除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单纯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组;单纯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为8.57%,37.14%,胃大部分切除术组为25.71%、8.57%.结论 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均有较明显效果,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临床应该根据需要具体选择.

    作者:余海涛;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临床护理带教如何应对学习倦怠护生的思考与实践

    目的 通过对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研究,帮助护生摆脱学习倦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142名护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调查问卷实施调查,后总结分析.结果 证实了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突出性、严重性.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学专业中专生的特点,适时采取措施,增强护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

    作者:乌楞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急性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小儿急性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中以2016年2月-2016年6月为观察区间,收集子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急性哮喘患儿共100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5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联合接受舒适护理干预.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对比评估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依从性为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依从性80.00%(40/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总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82.00% (41/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急性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护理满意度,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

    目的 总结中医分期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救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2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8例,以中医分期辨证展开救治);对照组(n=32例,以常规西医展开救治),对两组有效性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左室射血分数(60.2±12.6)分优于常规组76.47%、(50.7±10.4)分(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对其施以中医分期辩证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有效性.

    作者:闫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急性药物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药物过敏反应的轮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20例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儿于用药后5-20分钟内发病,其中药物性皮疹4例,呼吸困难6例,头痛6例,恶性呕吐2例,喉部痉挛1例,过敏性休克1例.根据过敏反应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过敏反应均有所改善.结论 急性药物过敏反应发病急、症状重,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及时准确的判断药物过敏反应指征,采取有效抢救护理流程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6月30日期间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合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此做对比研究.结果 (P<0.05).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76.5%、对照组5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率67.4%;治疗后分观察组SAS评分(45.67±4.01)分,对照组(51.89±4.33)分.以上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倩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检验在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患有贫血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经检查后,其中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有58例,地中海贫血的患儿有42例,检测两组患儿的血细胞水平,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的MCHC和RDW检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而MCH和MCV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MCHC和RDW作为小儿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提高临床诊断的科学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检验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岳磊;赵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方法 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社区参加社区预防性教育项目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中随机选取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6个月的糖尿病预防性健康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如何合理的安排饮食,如何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以及对该人群定期进行血糖检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与研究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回访,来检测该人群在糖尿病预防性教育中的达标率.结果 和进行预防性教育之前对比,参与研究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在如何预防糖尿病措施中的达标率明确提升(P<0.05),并且在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期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糖尿病病患.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健康教育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能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措施的达标率,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祁永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