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鹰
目的 了解并分析大理市常规疫苗接种率及其免疫效果,为适龄儿童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在辖区内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调查361人(≥8个月),分8个年龄组,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学标本,检测风疹、白喉疫苗抗体.结果 两种疫苗抗体阳性率与接种率一致,接种率高的抗体阳性率也高.各年龄组风疹、白喉疫苗的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结论 保持疫苗高接种率可以提高免疫成功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和复种,可以提高传染病抵抗力.
作者:张海燕;包爱萍;李育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复合镇痛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39例以及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取塞来昔布联合杜冷丁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杜冷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状况较对照组更优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2.82%,对照组为23.0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塞来昔布联合杜冷丁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赵俊言;潘誉丹;秦德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许多疾病都是多因素的,因而形成疾病的复杂性,探讨病因,对因治疗才是治病的根本.贫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针对贫血发病机制和原因进行治疗,如缺铁性贫血给予补铁及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则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范可尼贫血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作者:郭德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脾胃气虚证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四君子汤治疗,进行两组患者疗效的对比,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资料和对比结果.结果 观察组具有93.4%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具有8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脾胃气虚证治疗中四君子汤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文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我国的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脂肪肝的情况,对于身体素质日益降低的中老年人在生活和身体上带来极大不便.脂肪肝不及早治疗,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血脂血压问题,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早期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进行血脂检验,为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治疗保健和早期治疗带来借鉴和依据.方法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将患有脂肪肝的50例中老年患者和50例各项指标正常的中老年人进行试验,让他们全部在空腹情况下抽取静脉血检测,具体检验指标有总胆固醇、血尿酸等.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照.所有患者都进行无差别的B超和心电图等的常规检查.另外将5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按照男女均衡的试验数量比率进行.结果 经过检测比较,实验组的TC、TG、LDL、U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人的脂肪肝具有血脂代谢紊乱的特征,血脂检测能够有效提高中老年患者诱发脂肪肝的警觉性,对于脂肪肝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临床研究意义.
作者:曹建平;刘岩;玉韦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30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30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面有效专业的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全面有效专业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明显的促进临床上心血管疾患者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将导管连接于镇痛泵上,连续给予小剂量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对100例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结果 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98.33%.对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影响产妇的进食与活动.分娩镇痛对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结论 利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副作用少,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产科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显刚;孙连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实时监测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不予解剖喉返神经,直接进行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予以解剖喉返神经并充分显露,给予相应的喉返神经探测仪实时监测后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喉返神经探测仪较好的帮助医生发现和保护喉返神经,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
作者:马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其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主动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将其列为糖尿病组;另外选取同期入院就诊的48例单纯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将其列为非糖尿病组,对其均进行详细检查和对症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糖水平、治疗效率和病死率.结果 糖尿病组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并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肾功能损伤的概率、血糖水平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治疗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无痛性临床症状比较多,发生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概率及病死率较高,因而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血糖的控制,从而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陈立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方法 52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全程护理.结果 52例患者手术效果显著,随访24个月,有效率达98%以上.结论 正确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可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对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有重大意义.
作者:程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的原因,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对2013-2015年体检中心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护士的工作年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针刺伤的发生与护士操作规范、防范意识、环境因素、体检者配合和利器处理有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管理措施.结论 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加强对年轻护士针刺伤的防护培训、加强重点时间段管理,以减少体检中心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覃素娇;李夏珀;周丽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儿童输液中心100例0-3岁给予四肢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将其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研讨,即50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穿刺方式,研究组接受隧道式中心静脉穿刺方式,把两组患儿穿刺后穿刺点渗血状况纳入刘对比研讨中.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穿刺当时、穿刺24h、穿刺48h穿刺点渗血率,研究组为0%、2%、2%,对照组为6%、8%、1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进行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时,其穿刺方式可为隧道式中心静脉穿刺方式,此方式可明显将穿刺点渗血可能性降低,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3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尿毒症治疗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本文主要对肺癌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接诊的肺癌患者48例,分为观察13和对54组,观察组为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对照组为肺癌患者.分析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临床表现.结果 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13例(54.17%),胸痛3例(12.5%),咳嗽7例(29.17%),咳血1例(4.17%),心悸2例(8.33%),气促1例(4.17%),无发热、意识障碍和身体疼痛等症状出现.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肺癌分期以及D-二聚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的病理分型、癌症晚期以及D-二聚体是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该及早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燕;许翔;翟超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以达到提高定性诊断率及与腺瘤等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结果 影像学表现: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肠腔内见大小不等边缘光整规则的圆形、类圆形脂肪低密度肿块,柔软,CT值-70-120HU之间,平均CT值约-98HU,冠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位于肠管内并导致肠管狭窄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结论 腹部CT可断十二指肠脂肪瘤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并与和本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和DD水平及Hcy和DD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DD水平明显上升,Hcy和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宽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讨论实施益生菌的预防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68例患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方法预防治疗;计对观察组患儿,应用常规+益生菌方法进行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患儿为67.6%,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应用益生菌预防治疗后,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不仅将腹泻概率充分降低,同时还可以减少对患儿产生的不良影响,积极作用较大.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益生菌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花;吕远;郑佳;刘佳;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收治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痊愈出院.结论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穿孔导致的感染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切除病变组织,尽早控制脓毒血症、休克等合并症.
作者:张凤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10月12日到2016年4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盛金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