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涛;王艳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脑疝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采取的急诊救治措施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不同脑疝等级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 本组50例患者中,脑疝前驱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脑疝代偿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3%,脑疝衰竭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脑疝前驱期疗效与其他程度的脑疝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Ⅰ级患者的预后与其他级别脑疝患者的预后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疝前驱期的疗效显著高于其他程度的脑疝疗效.脑疝Ⅰ级患者预后与其他级别脑疝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脑疝Ⅰ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级别脑疝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学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如此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造就更为先进的文明的进程中对水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要保证生活用水以及生产用水质量的前提下,对水质地检验需要严格地控制过程,本文正是探究了水质检验的过程管理,以期达到检验结果公正、科学、可靠和准确.
作者:韩淑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预防及治疗临床方案.方法 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时间段选取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缺铁性贫血门诊患者128例,对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分析得知,本次128例患者中,男70例,女58例,男女数据之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小的婴幼儿发病率明显高出年龄较大的婴幼儿,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79.69% (59/64),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2.19% (59/64),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比较明显,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可对婴幼儿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贫血的现象,则需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找准病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对患者的健康进行保证.
作者:张翠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2015年我院确诊的6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的对照组与使用低分子肝素、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远高于对照组62.4%,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理想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尿素氯、肌酐水平、24h尿蛋白定量等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苟惠;唐勇;贺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拟多巴胺类药物在帕金森病中的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之间收治的20例行拟多巴胺类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结果 本组20例帕金森病患者采取拟多巴胺类药物治疗后,均得到满意疗效.结论 拟多巴胺类药物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杨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尘肺合并肺结核复发率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观察18个月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病例结核复发情况:干预组18个月后有13例发生活动性肺结核(确诊后,转入当地传染病医院治疗),对照组有28例结核复发.干预组肺结核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作者:张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风疗效、中风症候疗效、中风后单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中风疗效和中风症候疗效方面,中医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中风症状,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张国义;蔡贞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老年人在社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社区收治的24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人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的跌倒发生率和人的认知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在社区的老年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度,降低人跌倒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吕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 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从我院所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当给予其优质护理,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庞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讨肺癌患者运用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选取106例肺癌病例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53例,Ⅰ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比和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缓解率(CR+ PR)为62.3%,与Ⅰ组的43.4%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Ⅱ组治疗后KPS评测结果(82.8±11.3)分,相比Ⅰ组的(73.8±15.2)分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Ⅰ、Ⅱ组的发生率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 给予肺癌患者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提高化疗疗效、增强患者体力均有积极意义,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樊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神经内科卒中患者跌倒的原因与预防对策.方法 给予我院神经内科62例患者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服药情况、住院以来跌倒次数、时间、原因以及跌倒导致的受损情况.结果 患者跌倒是由年龄,服药影响,躯体移动障碍,恐惧心理以及不利的环境因素,家属、看护人员粗心造成的.可以通过做好安全防范、改善环境护理以及培训护理人员等手段预防跌倒.结论 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造成神经内科卒中患者发生跌倒.通过做好安全防范,改善外在环境,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家属以及看护的预防跌倒意识,可以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
作者:孙丽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54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心衰,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92.59%)患者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LVEF和BN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O和HR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迺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渐进式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与2013年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2014年与2015年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岗前培训,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岗前培训.并对其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等方面的临床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核.结果 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岗前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明显提升临床应急能力;增强护患沟通能力,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由于新入职护士进入临床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并保证护理质量.结论 渐进式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新入职护士快速提升临床技能的应用优势明显,可以培育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才,为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士角色、独立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艳艳;高小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加强护理随访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随访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结果 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使得患者对健康知识和遵医行为得到掌握和改善,使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莹莹;赵洪波;沈伟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医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并将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高,不仅能提高护理效率还能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晓琳;龙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我科两例泵入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下坏死进行分析,寻找外渗发生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两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针对分析的原因进行整改.结果 未再发生泵入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下坏死.结论 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静脉穿刺工具,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和巡视工作,避免药物外渗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小芳;汪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本科室2015年1月份至2015年7月份共随访出院病人600人,其中随访成功者498人,随访成功率为83%,通过对随访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PDCA循环,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并再次统计本科室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随访人数,期间中随访100人,其中随访成功者为93人,成功率为93%.结果 通过PDCA循环科室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由原来的83%提升至改善后的9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随访的成功,有利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加玲;李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措施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措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70%,观察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危险事件发生率2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病房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护理安全措施的护理方法能够明显提升住院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临床实施病房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兰芬;万艾;李春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胰十二指肠手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20例胰十二指肠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恢复排气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腹腔镜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控制术中出血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改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脑卒中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社区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将300例脑卒中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家庭护理.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和是否了解相关知识遵守医嘱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知识的了解和遵守医嘱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社区护理运用到脑卒中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去,能够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遵守医嘱,更好的对血压进行控制,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肖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