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可行性

朱晓琳;龙敏

关键词:优质护理,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医治的1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并将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高,不仅能提高护理效率还能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近几年我院老年血液透析钙磷代谢紊乱的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为:研究组(年龄大于65岁)和对照组(年龄小于65岁).收集并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年龄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性别、透析时间、基础疾病(慢性肾炎、原发性高血压)、每周透析时间、BMI比较无差异(P>0 05).②两组实验室检查(白蛋白、尿素氮、肌酐、P、iPTH、血红蛋白、尿量)比较有差异(P<0.05).③研究组和对照组Ca、P、钙磷乘积达标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年龄、白蛋白、尿素氮、肌酐、P、iPTH水平有关.

    作者:王艳;王晓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法;研究组80例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知,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6.2%)(P<0.05);同时可看出,护理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得分(29.85±0.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21±0.27)分(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病情控制率,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任桂红;赵翠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析中医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34例/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贝伐单抗单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眼压值、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与对照组的29.41%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上,中医药联合贝伐单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且副作用小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魏秀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例巨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总结了1例巨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及物品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及术中监测观察等.手术室护士要熟悉该手术的手术方法,做好充分准备和术中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奚晓英;段宝仙;郑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其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主动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中风疗效、中风症候疗效、中风后单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中风疗效和中风症候疗效方面,中医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中风症状,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张国义;蔡贞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丹参多酚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并研究丹参多酚盐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来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100例(188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按照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多酚盐200mg,用0.9%生理盐水250-500ml溶解后静滴,一日1次,疗程2周.对比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治疗前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单纯型显效率非常高,而增殖型显效率两组均为零.结论 丹参多酚盐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单纯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虹;刘立伟;张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外科实习带教经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经验.方法 将来我院小儿外科实习的12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讲解的授课模式同时以多媒体教学加以辅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情感关怀并采用思维导图模式.通过教师评价和操作技能考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带教结果.结果 观察组教师评价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外科实习带教过程中增加对实习生的情感关怀并采用思维导图可以明显提高带教质量,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出血与脑梗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照分析

    目的 对照分析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梗塞患者和4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组差异.结果 脑出血组有4例患者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塞组发现11例患者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出血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脑梗塞组,两组对比差异均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塞患者体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脑出血患者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比脑出血患者多,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脑卒中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孟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0.05%地奈德乳膏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取158例我院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5月份到2016年8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1%氢化可的松乳膏进行治疗,共79例;实验组采用0.05%地奈德乳膏进行治疗,共79例.记录和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 (77/79),对照组为75.9% (60/79),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症状分值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分值差异性不明显,治疗后1周、2周,实验组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以及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0.05%地奈德乳膏对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作者:高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泌尿外科无痛病房模式的建立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无痛病房模式的建立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78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无病病房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护理后,组间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比较,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给予无痛病房护理,能够将患者的痛疼程度明显减轻,从而对其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

    作者:崔绍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无痛皮试仪在急诊患者皮试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无痛皮试仪在急诊患者皮试中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传统的皮试试验,而研究组患者则施以无痛皮试仪试验,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皮试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的皮试效果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皮试仪在急诊患者皮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无痛、快速、安全以及可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后循环缺血154例脑血管造影分析及研究

    目的 对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至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中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抽选154例进行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并观察其造影结果.结果 检查发现循环血管异常120例(77.9%),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49例,血管异常率73.1%.此外后循环脑梗死71例,血管异常率81.6%,(P>0.05).结论 选择脑血管造影技术对循环缺血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使机体脑血管组织分支充分显示,还能显示出其爆血管组织的血流方向,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永生;周彦兵;冯英;古丽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亢进症患者10例,均给予围子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10例病例中出现切口出血1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上神经内支损伤1例,手足抽搐2例,2例血钙均低于1.90mmol/L.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国手术期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Vitapex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Vitapex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常规根管预备后注入Vitapex,观察牙根的发育情况.结果 Vitapex诱导年轻恒牙的牙根发育的有效率速到90%.结论 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Vitapex是一种能提供简便、经济、有效、安全治疗方法的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平;黄忠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脑损伤综合症的康复治疗与临床观察

    目的 研讨脑损伤综合症患儿运用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5月选取240例脑损伤综合症患儿做随机分组试验与研究,每组各120例,Ⅰ组单纯接受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可取得93.3% (112/120)的总有效率,与Ⅰ组的65.0%(78/120)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GMQ、DQ评测结果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评测结果均显著改善,与Ⅰ组数据相比,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脑损伤综合症对小儿的成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尽早对其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于缓解相关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有积极意义,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王雪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临床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实施围术期护理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国术期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彭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60例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精心的综合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全部恢复健康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住院日,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娇;王元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7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脑梗死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血脂水平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MT值及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而颈动脉内径及临床总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及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斑块沉积和脑部供血,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在冠心病内科给药治疗中联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评估.方法 基于系统检查、掌握各项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选择2015年6 月-2016年6月因患冠心病入本院实施内科诊疗的95例病人,将其分成参照组、分析组.参照组45例予以常规药物+曲美他嗪开展相应治疗,分析组50例予以常规药物+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开展对症联治,给药四周后评比两种内科疗法的效果数据情况.结果 经评比,分析组中共47例总有效,占比94.00%;参照组中共36例总有效,占比80.00%.分析组总疗效情况比参照组好,差异较大(P<0.05).分析组共4例出现不适症状,占8.00%.参照组共4例出现不适症状,占8.89%.分析组、参照组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情况没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冠心病病人施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开展对症联治,能取得较优疗效.

    作者:樊君;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