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晓英;段宝仙;郑永萍
目的 试评价利福平注射液治疗肺结核疗效.方法 以2012年3月-2014年6月,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80例,据入院对象随机分组,A组、B组各入选对象40例,给予WHO结核病控制项目推荐的初始治疗方素(2HRZE/4HR).A组:采用利福平口服剂治疗,B组,采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结果 B组愈显率87.50%高于A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灶吸收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组痰涂片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治疗疗效肯定,在帮助病灶吸收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宋秀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6月30日期间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合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此做对比研究.结果 (P<0.05).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76.5%、对照组5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率67.4%;治疗后分观察组SAS评分(45.67±4.01)分,对照组(51.89±4.33)分.以上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倩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更有效的蒙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临床观察选择我院就诊的3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以蒙药配合蒙医传统疗术治疗,对照组静脉输注中西注射剂,统计疗效.结果 显示,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25例;无效1,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4例;无效3,总有效率达89%,结论:蒙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娜日苏;包苏日嘎拉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记录资料,40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设为研究组,将其治疗状况纳入到讨论中.结果 4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均较为成功,治疗有效率为100%,均在入院48小时内完成治疗,有2例发生胆囊床出血,经电凝之后放置明胶海绵进行局部压迫后止血,而保守治疗后痊愈.手术平均时间为(54.89±17.5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1.05±14.82)ml,住院平均时间为(7.59±1.82)d.术后进行随访3个月,病人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时,解剖必须仔细,要有效的止血,尽量避免血管及胆囊损伤,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恒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评估中医特色护理模式践行于优质护理临床工作中的效果及其有关情况.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入本院施行诊疗并住院观察的93例病人为评析对象,依据自愿、随机原则将入选病例划分成实验组、对比组,当中的实验组48例施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模式,对比组45例施行传统型常规护理,经比对两种护理方式的实践情况,评估中医特色护理的医疗作用.结果 经评估比对得知,实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的评估情况都优越于对比组,组间比对差并较大(P<0.05).结论 中医特色化护理模式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化实践,能优化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荐及积极运用.
作者:李为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并与和本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和DD水平及Hcy和DD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DD水平明显上升,Hcy和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宽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港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静脉输液港为患者提供治疗通路.方法 对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我院62例静脉输液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发生的问题并加以总结,以此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在62例静脉输液港患者护理中共有17例出现问题,其中无法抽回血(13例)所占比例大,达20.97%;此外,穿刺点红肿、颈部、穿刺隔膜部皮肤、手臂肿胀也较为常见.结论 静脉输液港护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静脉输液港管理不够规范、护理人员的经验及能力不足,对此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才能不断提升静脉输液港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以达到提高定性诊断率及与腺瘤等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结果 影像学表现: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肠腔内见大小不等边缘光整规则的圆形、类圆形脂肪低密度肿块,柔软,CT值-70-120HU之间,平均CT值约-98HU,冠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位于肠管内并导致肠管狭窄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结论 腹部CT可断十二指肠脂肪瘤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3例;采用安宫黄体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与血红蛋白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式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常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其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主动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孕足月伴有可疑羊水过少的临床处理方式.方法 病例入选方式为随机选取法,从我院2014年3月互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孕足月伴有可疑羊水过少的孕妇中,抽取88例纳入到讨论领域中,8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44例对照组用保守处理,44例研究组接受积极处理,把两组结果纳入到对比分析中.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果(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羊水污染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积极处理方式干预孕足月伴有可疑羊水过少症状,适当进行输液、引产等,降低婴儿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状况,进一步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许淑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观察组患儿口服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给药的方式.研究表明,采取口服药物方式后,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率.与静脉注射相比,不良反应率更低.所以,在给药之前,医生应该对患儿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建议选择口服药物方式.在此基础上,保证阿奇霉素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
作者:谢景山;张秋生;纪秀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将采用替吉奥进行化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帕替尼进行靶向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和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上近期疗效差距较小,但在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更为安全.因此,我们认为使用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更佳.
作者:郑广;韩婷婷;陆相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研究放化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5年-2016年肺癌脑转移60例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依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式情况,这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法.对照组设为24例治疗时只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研究组36例患者治疗时同时接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联合治疗.分析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单纯放疗者生存时间平均为6.2个月;研究组放疗联合化疗者生存时间平均为9.3个月(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的分析,使用放疗联合化学治疗的患者生存期要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的患者,使用放射治疗加化疗方法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及质量.
作者:沙比热;古力扎尔·吾甫尔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微信、qq群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医学科25名护理人员及120例患者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QQ群,比较建群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后,护理事故差错率、纠纷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技能操作评分及护理考核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微信、QQ群,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向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对骨折卧床便秘病患采取舒适型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到2016年3月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卧床手术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护理方案,给予观察组病患舒适型护理方案,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骨折卧床便秘病患实施舒适型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显效率,意义重大.
作者:罗芸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双切口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伤延误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采用双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为观察组,22例采用单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设为对照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18个月(平均12.3个月)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均为6-12周,两组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观察组腕关节解剖学评分优良率95%,对照组为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切口手术处理可明显提高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质量,进而对比类患者远期腕关节功能的满意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陈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为64.7±3.5,干预后评分23.2±4.8;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得分64.2±2.9,干预后得分为45.7±1.5;两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67.7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45.1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病情更稳定,使得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宿艳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卵巢肿瘤是临床上威胁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改善疾病情况,使病死率降低,提高患者存活率,而本文则针对超声检查应用于卵巢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目的在于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吴开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