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常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围绝经期功血,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3例;采用安宫黄体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与血红蛋白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式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西黄胶囊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西黄胶囊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及局部放疗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化疗后进入稳定期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症状减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鸿洁;魏大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NPT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ED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选择小剂量他达拉非对糖尿病性ED(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NPT(夜间勃起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07月-2016年07月收治的糖尿病性ED患者72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5例以及对照组37例.治疗前两组均进行IIEF5评分,治疗后两组均行IIEF5评分,观察组进行NPT评估.结果 治疗前,在IIEF5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在IIEF-5评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尿病性ED患者之间的无显著差异(P>0.05),针对两组患者实施NPT判断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42.86%),有效14例(40.00%),无效6例(17.14%),总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24.32%),有效13例(35.14%),无效15例(40.54%),总有效率为59.4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 阴茎夜间胀大实验(NPT)在小剂量他达拉非治疗糖尿病性ED中客观、定量评估勃起情况与IIEF5评分相比较更加真实、有效.

    作者:李志超;刘旸;辜振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局麻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对呼吸与镇静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局麻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对呼吸与镇静的影响.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86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6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局部麻醉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缓慢静注50ug舒芬太尼,研究组给予缓慢静注小剂量10ug舒芬太尼,将两组各个时间段RR、SP02、PETCO2、镇静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用药之后RR均有所下降,用药前后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之后5min、10min点RR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用药之后PETCO2均有所增高,用药前后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之后各个时间点PETCO2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PO2和镇静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与正常剂量舒芬太尼对比,虽其作用相当,但小剂量对病人呼吸抑制更低些,其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骨科护理在跟骨骨折病患围手术期的运用

    跟骨骨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部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5%,好发于青壮年.常由于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暴力自距骨传导至跟骨,导致跟骨压缩或劈开.跟骨是足骨中大的骨,以松质骨为主,呈长而略带弓形,跟骨后端为足跟的着力点之一.我科于2013年7月份至今,共收治跟骨骨折病人356例,给予手术治疗的2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实施全程的骨科护理策略,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定喘口服液对小儿感冒的治疗作用

    目的 以100例小儿感冒患儿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究对小儿感冒患儿采用小儿定喘口服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2015年9月1日-2016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儿根据给予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均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治疗,试验组(50例)患儿则给予小儿定喘口服液进行口服治疗.两治疗组均进行1疗程(15天)的用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1疗程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共有44例患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43例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儿在咽喉肿痛、鼻塞流涕以及咳嗽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患儿住院时间长短的比较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在小儿感冒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儿定喘口服液对患儿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还能显著的缓解患儿咽喉肿痛、鼻塞流涕以及咳嗽等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桂英;刘玉芹;谢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均开展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PAP、HR、LVEF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实验组mPAP、HR、LVEF指标改善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率衰竭缓解总有效率为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金梁;杨兆颖;霍红;王嵬民;王政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极重度缺铁性贫血病例1例分析

    许多疾病都是多因素的,因而形成疾病的复杂性,探讨病因,对因治疗才是治病的根本.贫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针对贫血发病机制和原因进行治疗,如缺铁性贫血给予补铁及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则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范可尼贫血可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作者:郭德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疾病者中抽取76例纳入到研讨中,7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3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38例研究组(腹腔镜手术),对比研讨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89%比对照组28.95%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疾病可考虑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疗效突出,创伤性小,恢复速度快,且安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作者:马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眼底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评价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本院以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变114例,输出功率150-500mW,曝光时间0.1-0.3s,1次治疗发射12-500点,可多次治疗,配合药物治疗,术后1周、4周、3个月、6个月复查1次.结果 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平均(7.3±2.3)个月;出院1周、末次随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视网膜玻璃体出血视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视网膜玻璃体出血末次随访视力水平低于出院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例次率6.14% (7/114).结论 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较好,但无法起到根治作用,部分疾病可复发,治疗也存在并发症.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究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240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是针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给予1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工作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护理为满意的共118例,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满意60例,满意度为5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持续按压宫底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按压宫底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持续按压宫底是在患者体外进行,术者只需从腹部持续按压患者宫底,单手即可进行.由于操作难度小,可以不间断持续按压30min甚至更长,直到出血完全控制.结果 单手持续按压宫底疗法,患者只需自然平躺,即可完成操作,因此,患者的舒适度大大提高.结论 此方法易于操作,患者痛苦指数低、止血效果好,是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45例泌尿外科经尿道实施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3例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72例实施膀胱痉挛的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实际应用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周寰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火针治疗皮肤病验案举例

    <正>火针疗法,古称烧针、燔针.是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伤寒论》称之为“烧针”,火针一词,始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火针可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是针刺与灸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火针疗法源远流长,随着针灸学的发展,火针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方面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就火针在皮肤科临床上治疗扁平疣、鸡眼、神经性皮炎及痤疮的运用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健美;韩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临床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医患双方进行分析,查找临床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方法 从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结果 加强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学习,提高防范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认真落实核心制度.结论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探讨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有3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七氟醚无痛分娩,对研究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瑞芬太尼无痛分娩,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产妇(76.67%)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86.67%、10.00%)与对照组产妇(70.00%、26.67%)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瑞芬太尼在硬膜外无痛分娩产妇中的镇痛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李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

    目的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均采取超早期CT定位钻颅穿刺抽吸血肿持续负压引流,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措施及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经采取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和相应护理措施后,部分患者异常情况及时被发现并挽救成功.终10例患者由于脑疝形成、再度出血及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32例患者好转出院,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潘健宇;王瑶;马莉沙;杨帅;梁薇;王金鹤;崔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收治的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者10例,症状好转者6例,无效者2例,治疗有效率为88.89%.结论 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实行对症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许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十二指肠脂肪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脂肪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以达到提高定性诊断率及与腺瘤等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结果 影像学表现:CT平扫显示十二指肠肠腔内见大小不等边缘光整规则的圆形、类圆形脂肪低密度肿块,柔软,CT值-70-120HU之间,平均CT值约-98HU,冠状位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位于肠管内并导致肠管狭窄的脂肪密度肿块;增强扫描肿块无明显强化.结论 腹部CT可断十二指肠脂肪瘤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作者:吴正花;许玉霞;张佩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的术后并发症,以及影响并发症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共有120例.根据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将其分为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了解患者的年龄,子宫大小,以及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史,以及手术的方式.分析上述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患病的几率为5%.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子宫越大,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就越大.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在多因素分析中,显示影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是:恶性肿瘤、子宫内膜异值症,以及腹腔子宫切除术.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受到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难度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医生必须引起重视,加强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身体状况作出评估.在此基础上,减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秋生;谢景山;闫密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2016年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2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内分泌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及雌二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