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宇;王瑶;马莉沙;杨帅;梁薇;王金鹤;崔大勇
目的 我科开发一种帮助医患沟通的手机软件系统,通过患方调查评估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问卷调查2016年4月至同年7月系统运行期间住院的全部患方.结果 调查显示男性、受高等教育、城镇生活和有使用经验的患方更倾向使用公众号.用户组对医患沟通和信息化途径更加认可,主要关注诊疗和住院方面的指导信息.而非用户组拒绝使用的因素比较复多.结论 手机软件系统可以支持医患沟通,但有效推广还需要积极宣传、引导和耐心等待患方接受意识的逐步提高.
作者:夏东亮;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我科近几年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病人的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总结我科临床干扰素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58例乙、丙肝患者做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病人在使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使用干扰素治疗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有轻有重,大多数不影响正常抗病毒治疗,极个别情况出现不能继续治疗的现象,停药后均能恢复.结论 了解和掌握可预见的干扰素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并及早做出相应反应,可避免病人中断用药,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李向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4年间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患者42只眼,均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按原则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术后观察指标为术后矫正视力及黄斑OCT.结果 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变化: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提高明显,术后1天及半年后视力变化不明显,部分视力甚至下降;黄斑OCT(观察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变化: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数值有明显下降,半年后大部分变化停止,部分复发.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短期内可取得较好疗效,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作者:任百祥;郭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纱布填塞法用于3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进行研究,其术中均采取纱布填塞法,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治疗治愈19例,死亡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7%,部分患者术后虽有不良反应发生,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纱布填塞法用于3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作者:廖刚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完成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方法 抽取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科室制定健康管理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控制血压,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頔;夏艳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患者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30例采取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症状改善情况,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心电图改善情况,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 心律失常中医辩虚实,虚证治疗以养心安神为主;因瘀血所致实证应活血化瘀;如果因痰热引发应清热化痰.久病一般为虚中有实,病情较为复杂应宜标本兼顾,攻补兼施.
作者:李俊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西黄胶囊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分析讨论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及局部放疗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的患者,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化疗后进入稳定期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西黄胶囊辅助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症状减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鸿洁;魏大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归纳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感想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的3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并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椎体恢复情况,总结治疗工作体会.结果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患者一期伤口愈合良好,没有螺钉破出和松动,也没有出现断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骨折部位恢复良好,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采取后路椎板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治疗,患者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期间诊治的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抽取30例作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经后路切开复位伤椎置钉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前后矢状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变化以及脊髓神经功能.结果 ①本组患者手术后的矢状位Cobb角明显低于手术前,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则显著增加,其手术前后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②本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的Frankel等级如下:E级者所占比率76.7%,D级者所占比率是16.7%,C者所占比率是6.7%,无A级与B级者.结论 经后路切开复位伤椎置钉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王翔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240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是针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给予1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工作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护理为满意的共118例,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满意60例,满意度为5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术后疼痛护理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早产儿运用深度水解蛋白奶及益生菌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早产儿6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奶喂养,观察组给予深度水解蛋白奶及益生菌喂养.7天后,观察两组早产儿发育生长情况、吃奶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比对照组生长发育快;观察组每日吃奶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2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治疗时间为(15±1.5)天,观察组为(10±1.7)天,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运用深度水解蛋白奶及益生菌喂养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配方奶喂养,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抵抗力.
作者:刘英战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探测仪实时监测在再次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不予解剖喉返神经,直接进行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予以解剖喉返神经并充分显露,给予相应的喉返神经探测仪实时监测后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喉返神经探测仪较好的帮助医生发现和保护喉返神经,减少医源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值得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应用.
作者:马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钬激光组30例和体外冲击组30例.体外冲击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钬激光组给予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钬激光组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体外冲击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体外冲击组,P<0.05.钬激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短于体外冲击组,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朱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的内科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收治疗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住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平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17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1例不满意;而传统组14例非常满意,8例满意,8例不满意;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传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3.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愈患者28例,2例患者转手术进行治疗,并未出现死亡案例,患者治愈率达93.3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1.5±2.5)d;而传统组治愈患者22例,8例患者转科室进行治疗,并未出现死亡案例,患者治愈率达73.33%,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7.5±3.0)d,实验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数据,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熊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我科就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对于患者的人性化服务.然后比较两组血糖的控制和对生活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发现,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王婧;朵银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状况,探讨肝纤维化性血吸虫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原因.方法 333例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根据性别分为2组,男性278例,女性55例,对胆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33例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中,胆囊疾病患病率: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合并胆囊疾病为149例(44.7%),其中男性患者为130例(87.2%),女性患者为19例(12.8%),2组间胆囊各项疾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03,P<0.05).结论 老年肝纤维化性血吸虫病患者合并胆囊各项疾病,男女间存在差异.
作者:郁玉文;范晓芳;康莉;周跃;贾磊;吴文娟;李婷婷;朱束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纵隔淋巴结异常的CT鉴别诊断.方法 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进行诊断与鉴别.结果 准确测量淋巴结直径;勾画淋巴结的形态学表现;显示对比增强前后淋巴结密度与内部特征.确定异常淋巴结的位置、侵及范围,以及与周围纵隔结构如与上腔静脉、肺动脉、气道和食管等的关系,有很大价值.结论 以上信息结合在一起对于淋巴结异常的鉴别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付鑫;孙永凯;孙玉宁;韩为清;曹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和观察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疗效.方法 6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A组患者使用三氧大自血进行治疗,对照B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状也明显少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胡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缺血心电图改善情况分析.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00mg+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ml,静滴,1次/日,连续治疗14天,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常规缺血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缓解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缺血心电图明显改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3例;采用安宫黄体酮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施以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详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与血红蛋白升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式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常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