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亮;张丽华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0月-2016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收治的疑有恶性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120例,并对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阴道镜检查诊断慢性宫颈炎90例,CIN1级19例,CIN2级5例,CIN3级2例,宫颈癌4例.病理诊断确诊慢性宫颈炎90例,CIN1级18例,CIN2级4例,CIN3级2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1.66%,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镜检查宫颈癌阳性检出率为100%.结论 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魏雪红;艾春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对该院2016年7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点评.结果 不合理病历161份,占总抽查病历的74%.主要存在问题: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合理及存在配伍禁忌;疑似重复用药等.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需要进步一加强管理,提高对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管理的重视,采取措施规范中药注射剂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赵颖;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度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诺和灵N结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甘精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及T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2hPG、HbAlc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lc及TG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
作者:何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3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内科辩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为96.67%,研究组比常规组约高23%,两组统计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研究组为16.67%,研究组比常规组低20%,两组数据的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内科治疗能有效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周喜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采用新式雾化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83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有41例,观察组有42例.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采用新式雾化吸入治疗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78.05%)明显低于观察组(95.2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住院时间(6.14±0.81d)比观察组(5.29±0.14d)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小儿哮喘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凡;邓佩佩;侯利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比较心电图检查中三种不同导电剂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常规行心电图检查的90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每组300例,A组采用75%温乙醇作为导电剂,B组采用温生理盐水作为导电剂,C组采用温自来水作为导电剂,三组导电剂均加温至相同温度.比较三组病人采图一次性成功率、病人舒适度和皮肤过敏情况.结果 A组采图一次性成功率为95.7%,B组为96.7%,C组为96.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病人舒适度均高于A组,且无一例发生皮肤过敏反应,A组发生皮肤过敏4例(1.3%),B组发生金属电极轻微腐蚀.结论 采用温自来水作为导电剂可以提高心电图检查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皮肤过敏反应,还可避免金属电极被腐蚀,加之自来水简便、经济,在临床心电图检查中值得推广.
作者:蔡淑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间诊治的20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了解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后均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且在术后9个月至3年的随访中,所有患者的胃镜复查均显示溃疡完全愈合.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尽早给予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修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袁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输液风险的效果.方法 通过输液安全管理干预,以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为牵引,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措施.结果 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干预能够降低静脉输液风险,提升静脉输液安全性,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诊所进行牙周病修复治疗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对照组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对观察组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修复后,观察组出血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1年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5.0% (38/40),对照组满意度为76.9%(30/39),差异显著(P<0.05).结论 牙周病修复治疗采用活动义齿疗效更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围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0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02例患者均实施心脏瓣膜替换术,对患者手术前后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302例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经验及时总结.结果 30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早期有56例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患者术后死亡,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有45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有7例患者需实施二次开胸手术止血处理,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其中4例发生血栓栓塞,未发生瓣周漏,平均住院时间(17.2±8.5)d.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瓣膜替换术通过手术前后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可以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叶玉霞;邓娟;卿璐;何雨薇;杨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蛋白尿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蛋白尿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治疗组尿蛋白较对照组尿蛋白更低(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尿蛋白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作者:李在楠;王彩虹;杨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取51例我院住院和门诊自2013年1月份到2016年2月份收治的神经内科癫痫合并偏头痛患者,设为实验组.同期取50例单纯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为对照组.汇总患者的临床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女性发病率为78.4% (40/51),对照组的女性发病率为48% (24/50),实验组的女性发病率比对照组高,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两组患者的部分发作、全面发作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的平均癫痫病程比对照组短,癫痫发作频率比对照组低,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 神经内科癫痫与偏头痛之间存在相关性,偏头痛对癫痫患者的发病率有一定推动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临床上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予以对症治疗.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外科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普外科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应用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综合护理管理干预在外科术后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月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分析高危儿DDST筛查结果,从而根据筛查结果尽早地对发育可能存在问题的小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150例高危儿作为观察组,其中高危儿除包括北京市儿童保健规范中界定的高危儿管理对象,也包括北京市界定的高危孕产妇管理对象所产小儿.同期选择15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均采用丹佛儿童发育筛查进行筛查.结果 在筛查的可疑与异常率方面,观察组明显的高于正常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危儿进行DDST筛查,能够尽早地发现小儿中可能存在的发育异常,与此同时,通过对高危孕产妇所产小儿进行DDST筛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筛查可对异常小儿尽早地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张振红;孙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9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67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血清胱抑素C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尿微量蛋白含量及血清胱抑素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微量蛋白含量与胱抑素C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高血压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作者:刘名鑫;刘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患者共4867例.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得到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人们对新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在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护理安全和质量,大大改善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故此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米利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均采取超早期CT定位钻颅穿刺抽吸血肿持续负压引流,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措施及临床疗效.结果 42例患者经采取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和相应护理措施后,部分患者异常情况及时被发现并挽救成功.终10例患者由于脑疝形成、再度出血及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32例患者好转出院,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持续负压引流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潘健宇;王瑶;马莉沙;杨帅;梁薇;王金鹤;崔大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消化科、内科、妇科以及肿瘤科接受输血治疗并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的住院患者500例,并对其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性标志物进行相应的检测,观察其分布的情况,并对其检测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检测得知,血清HBsAg、抗-HIV与抗-HCV以及抗-TP指标在500例患者中均存在的阳性表达,未表现出联合表现的现象,其中65例患者存在标准物的良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13.00%,HbsAg为其高的阳性表达物质,为55例(11.00%).妇科中的阳性表达率高,其感染的例数为29例(5.80%),与其消化科、内科以及肿瘤表达率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显著,对其相关的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对患者的治愈率的提高以及病情的恢复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安海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54例患者采用药物加作业治疗、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和针灸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经4周的正规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6.31%.结论 综合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彦宏;张磊;高述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