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鑫;孙永凯;孙玉宁;韩为清;曹阳
目的 分析调补肝肾法与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 =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采用降钙素+钙片+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组采取调补肝肾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记录患者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D)以及PINP、β-CTX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MD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BMD水平为(0.58±0.07)g/cm2,高于对照组的(0.39±0.23)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INP、β-CTX水平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INP、β-CTX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降钙素治疗基础上联合调补肝肾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骨密度,促进成骨形成,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超;窦超;赵方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产前体检孕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四维彩超检查,经相关诊断发现,50例确诊为胎儿畸形,分析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四维彩超对头面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脊柱畸形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四肢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颈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胸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腹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其他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其和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其诊断正确率为98.00%;同时四维彩超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9.79%、2.00%、0 21%.结论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效果显著.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为了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本组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治疗组合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将要票固定于左右肺腧穴上,根据年龄大小及季节调节好所需的参数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给与抗生素,抗病毒制剂加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于退热,止咳,平喘,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及缩短病程等方面显著,P(0.05)..结论 经皮给药为新一代给药方式,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盖淑菠;杜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改善率77.2%,对照组总改善率66.3%,观察组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P改善率78.6%,对照组AFP改善率68.4%,观察组AFP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72.9%,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62.2%,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稳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分析突发性耳聋分型治疗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听力曲线分为平坦型、低中频型,中高频型以及全聋型,统计各型患者年龄、发病持续时间、有无耳鸣眩晕等情况,分析各型患者疗效以及预后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中低中频型患者总有效率高,其次为平坦型、中高型,低的为全聋型,四种分型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就诊时患者年龄大小、发病持续时间长短、有无耳鸣眩晕因素均会导致预后差异性.结论 不同耳聋类型患者疗效不同,耳聋患者的年龄、病程、耳鸣眩晕症状均会影响预后,突发性耳聋的分型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整体性护理在老年慢性胃炎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慢性胃炎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性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病痛,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新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本文主要对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合理饮食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从营养均衡角度分析,合理营养是人体生活活动的基础,可以满足机体的日常活动需求,降低了疾病,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王殿海;刘恩生;吕云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应用2014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在新疆布尔津县开展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了解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趋势.方法 2014年6月20日-9月20日对重点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用试管凝集试验,监测人群血液中布鲁氏菌抗体效价.结果 采集血清406份,阳性44份,阳性率10.84%;患病33例,患病率8.13%;新发患者25例,发病率3.43/万.结论 布尔津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形势严重,需加强布鲁氏菌病的宣传、监测和预防控制.
作者:阿依恒·阔善;哈比拉·欠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初产妇产后采用综合护理减轻乳房胀痛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乳房胀痛进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产后第1d、2d、2组产妇乳房胀痛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3Ad,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胀痛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倩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依据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将其划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11组、Ⅲ组,其中Ⅰ组为伤后0-3天开展手术,Ⅱ组为伤后4-7天开展手术,Ⅲ组为伤后7天之后开展手术,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神经恢复程度.结果 Ⅰ组、Ⅱ组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明显恢复,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组神经功能与手术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Ⅰ组、Ⅱ组术后神经功能明显优于Ⅲ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对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来说,伤后开展手术的时间越早,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越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尽早为其开展手术治疗非常的必要.
作者:靳艳斌;赵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其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主动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在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96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选取患者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小剂量雌激素、常规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半年内复发率、症状消失时间、阴道pH值、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①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7.92%,对照组为85.42%,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P<0.05).②复发率:实验组为4.17%,对照组为20.83%,实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③实验组的症状消失时间、阴道pH值、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接受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升,复发率得到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云叶;赵永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使我对中医特色护理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学习中医知识,运用中医护理知识,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引发的思考,分享经验,以推进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萨仁托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 抽取收治的16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喻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观察牙列缺失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已确诊的牙列缺失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P<0.05);实验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列缺失者实施口腔种植修复比常规修复治疗更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米晓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8例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根尖周病、牙体组织缺损、疼痛和牙齿感觉过敏等.78例患者中有75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6.15%.这些患者在治疗1-3个月后的复发率为2.56%,治疗3-6个月后的复发率为5.13%.结论 根据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病情的抑制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确诊为乳腺癌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相关基线资料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对其资料以回顾性方法作分析,归纳该方案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完成疗程后接受疗效评价,有效率为84.375% (54/64);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骨骼肌肉疼痛、呕吐、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黏膜炎等则是主要非血液学毒性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均得到控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用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于病情的抑制干预效果令人满意,所诱发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且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具备高效与安全的优点,可作为临床主要对乳腺癌患者治疗的方案措施.
作者:白海珍;曹中伟;张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总结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科室手卫生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相应地提出对策,科室院内感染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检查,主要存在问题为手卫生意识不足和实际操作不规范.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理论知识,监督和定时考核实际操作能力,杜绝手卫生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尚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某医院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预防干预措施,以期降低产妇住院期间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2015年贝宁共和国莫诺省中心医院所有产妇资料,重点收集与产妇感染有关的信息,如分娩方式、感染部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统计方法中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非参数卡方检验.结果 共收集资料4303份,发现产妇感染132例(占3.07%).产妇感染的发生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有相关性(P <0.001).与分娩方式无相关性(P>0.05).感染发生部位以生殖道占首位,与其他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01).结论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或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建立清洁、空气流通的病房环境等是降低产妇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进霞;张领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在血液标本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误区.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本站检验的血液标本11829例,将每份血液样本留取于NAT与ELISA样管,对其进行不同手段的检测,对比2种检测手段的阳性检出率及其联合检出率.结果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NAT阳性率为0.28%(33/11829),ELISA阳性率为0.57%(67/11829),ELISA、NAT阳性率0.23%(27/11829),NAT阳性ELISA阴性占0.05%(6/11829),其中1例HCV-RNA阳性和5例HBV-DNA阳性被检测出来;ELISA阳性NAT阴性率为0.34%(40/11829).结论 为保证血液的安全,必须加强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的互补.
作者:赵仁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