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仁托亚
目的 研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运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的适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选取8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非盲法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43例,Ⅰ组接受低剂量美托洛尔用药,Ⅱ组使用高剂量美托洛尔口服,评估该两种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FPG、2hPBG、TC及TG等血糖或血脂指标水平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指标与Ⅰ组相比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两组在试验期间均未产生严重不适反应.结论 使用高剂量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药效理想,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张硕人;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随着现代中、西医对赤芍研究的不断深入,赤芍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发掘,市场上赤芍需求量急剧上升,仅凭野生赤芍产量难以满足人们需求.赤芍供应短缺问题的存在让赤芍具备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做好赤芍的栽培工作是既能缓解目前市场赤芍短缺的现状,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郭景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透析病人的首选血管通路.它是保证血液能够充分透析的前提,具有可重复使用穿刺,不易发生血栓、感染等优点,但常见的并发症是容易形成血管狭窄和血管瘤,而熟练、正确的穿刺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维持内瘘的高通畅率.
作者:杨泽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介入室护士相对于一般科室护士,存在较大的身体危害性,这与护士工作中涉及到的X线、抗肿瘤药物、血源性病原体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对介入护士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以及危害来源情况,并针对危害问题提出应对防护措施,大程度上降低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性.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骨折后腹胀的治疗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骨折后腹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止痛、按摩、超过5天未排便者灌肠等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常规治疗.观察腹胀持续缓解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持续缓解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可持续缓解骨折患者的腹胀便秘,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目的,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小玲;葛相栓;王慧超;张改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供应室护士职业伤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方法 从引起供应室护士职业伤害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进行落实相关的制度以及防护措施,施行规范化操作.结果 根据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职业伤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以及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及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 制定并落实供应室各项工作制度,遵照工作流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可以减少在供应室的职业伤害发生率,保证供应室护士的人身安全.
作者:徐人英;骆树华;魏崇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肩关节镜手术中手术配合及护理干预的结果分析.方法 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手术的过程中展开手术配合以及护理干预,对病患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参与研究的病患手术过程均顺利,病患在手术之后的恢复状态良好,都未发现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结论 在肩关节镜手术中使用手术配合及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并且手术效果良好,没有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彬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的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干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孙防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宫颈癌治疗中变异退出的相关因素,对其分析和总结,为临床路径在宫颈癌规范化治疗中更好的实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妇瘤科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进入临床路径的878例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变异退出路径的相关因素.结果 878例宫颈癌患者中,有90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路径变异,变异率为10.25%,其中有52例患者因变异而退出临床路径,路径率退出率为5.92%.变异因素按时间段分为术前和术后,术前的变异病例教为34例,变异率为3.87%,退出例数同样为34例,退出率为3.87%;术后变异病例数为56例,变异率为6.38%,退出例数为18例,退出率为2.05%.结论 在宫颈癌临床路径的实施中,变异因素是导致退出路径的根本原因,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分析手术前后各种变异的类型,有效的制定干预措施,能减少变异发生,进而使路径得到更好的推广.
作者:龙颖;唐涌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归纳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感想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的30例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并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后椎体恢复情况,总结治疗工作体会.结果 手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患者一期伤口愈合良好,没有螺钉破出和松动,也没有出现断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出现,骨折部位恢复良好,神经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采取后路椎板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案进行胸腰段脊椎脊髓损伤治疗,患者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将超说明书用药归纳入医院药事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未将超说明书用药纳入药事管理期间发生的用药不良事件以及试行纳入后用药不良事件进行比较,探讨分析超说明书用药事件出现的原因以及后果,总结解决措施.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被纳入药事管理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未纳入时期,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治疗中无法完全规避,但是将其纳入药事管理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升疗效.
作者:夏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水痘患者诊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水痘治疗的病患中随机选取其中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有病患40例.对于常规组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实验组的病患则按照临床路径的方式来实行诊疗护理.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病患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所花的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病患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结果 在对两组病患进行了不同的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在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平均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所花的费用方面都比常规组病患的要低(P<0.05),而在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方面,实验组病患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常规组病患的满意程度(P<0.05).结论 在水痘患者诊疗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减少病患的住院时间和花费,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凤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探索:引起产褥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护理:评估产妇状况,制定合理护理措施,预防产后产褥感染,社区护理人员从多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进行围生期卫生宣教,保证辖区居民产时产后健康.
作者:段韫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B超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6月在我中心妇科进行检查的育龄妇女100例作为研究,分析其生殖健康情况.结果 经过B超检查后,位置正常率为84%,异常率为16%.结论 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采用B超检查,有利于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意识,操作快速、方便,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血常规、降钙素原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38例为细菌性感染组,38例为病毒性感染组;另选取同期3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儿童血常规、降钙素原的检查结果.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结论 血常规、降钙素原检测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作用,可为临床治疗用药提高依据.
作者:何玉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3000名妇女体检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以及乳腺超声检查,后分析经超声检查出的乳腺疾病,观察其应用价值.结果 3000名体检者中有900名存在相关的乳腺疾病,检出率为30%.其中检出的乳腺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单纯性乳管扩张等,而其中乳腺增生占比高,高达59.78%.结论 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良好,通过扫描和自身具备的高分辨率优势,可以对患者疾病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临床及时介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能够帮助患者监测自身健康情况,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峻峰;陈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联合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及胆汁回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A组:PTCD+肠内营养组、B组:PTCD+肠外营养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A、B两组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等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A组与B组同时行PTCD,术后患者肝功能、营养状况及肠功能明显改善,但是两者相比,行肠内营养配合胆汁回输,肝功能、营养状况改善的速度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患者,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PTCD联合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及胆汁回输有助于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营养状况及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邓刚;孙波;曹建华;苏文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药物过敏反应的轮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5月20例发生药物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儿于用药后5-20分钟内发病,其中药物性皮疹4例,呼吸困难6例,头痛6例,恶性呕吐2例,喉部痉挛1例,过敏性休克1例.根据过敏反应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过敏反应均有所改善.结论 急性药物过敏反应发病急、症状重,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及时准确的判断药物过敏反应指征,采取有效抢救护理流程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68例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方法 利用随机的方式对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中选择68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胸膜纤维板剥离术的手术疗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回顾,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后得知,68例患者均成功地完成了本次手术,整个术中的出血量为480至700ml,其平均出血量为(610±55)ml,住院时间为10至18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4.4±1.5)天.患者在手术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恢复,不适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未发生胸腔出血以及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切口感染,治疗后均得到了相应的恢复,且并无1例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结论 胸膜纤维板剥离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明显较高,可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作者:杨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 将118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ST)模式的双水平无创-吸机(BiPAP)治疗,然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继续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进行细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93.2%,本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有创呼吸机的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寿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