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人;李丽萍
目的 探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分析的影响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500份(500例病患)血液标本进行研究,病患收治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5月.分析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分析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在500份标本中,有19份发生误差,发生率为3.80%,主要影响因素为采血体位不当、血液标本量不合理、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血液检验结果,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必须保证血液标本质量.
作者:朴大哲;张哲庆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一年来本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与药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用于加强对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指导,遏制多重耐药菌的出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送检的院内感染标本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779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13976株非重复性的病原菌.在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高,为56.84%(7944/13976),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8.50%(2585/13976),真菌占12.80% (1790/13976),其他占11.86%(1657/13976).在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18.15%(2537/13976)、铜绿假单胞菌占12.28%(1712/13976)和肺炎克雷伯菌占11.65% (1628/13976),其他占57.92%(2067/13976);在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7.28% (1018/13970),其他占11.21% (1567/13976);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12.80%)为主.此外,病原菌主要分布在ICU(21.59%)及呼吸内科(11.09%)的患者标本中.结论 掌握细菌感染的动态变迁规律,对其耐药性变化进行持续性监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迟缓细菌的耐药率,抑制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均有着现实及深远的意义.
作者:陈良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研讨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儿童输液中心100例0-3岁给予四肢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将其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研讨,即50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穿刺方式,研究组接受隧道式中心静脉穿刺方式,把两组患儿穿刺后穿刺点渗血状况纳入刘对比研讨中.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穿刺当时、穿刺24h、穿刺48h穿刺点渗血率,研究组为0%、2%、2%,对照组为6%、8%、1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进行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时,其穿刺方式可为隧道式中心静脉穿刺方式,此方式可明显将穿刺点渗血可能性降低,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化健康教育平台,加速育儿知识的有益传播.方法 创建以“优儿学堂Baby护航在线”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实时更新健康教育内容,及时传递前沿育儿知识,满足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结果 儿科自创建健康教育平台并开展微信健康教育资讯以来,家长的主动参与率、关注率、点击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呈大幅度扩展趋势.结论 结合儿科的健康教育需求,以公众“寓教于乐”的微信平台为载体,延伸“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一般采用宣传展板、宣教栏、彩页、座谈会等形式为载体,针对健康人群、特殊患病群体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其内容主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指导,出院随访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平台信息资源迅速推行,儿科于2015年12月创建科室独有的“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推送以儿童疾病预防、诊疗、护理、保健为一体的多元化健康资讯.
作者:孙桂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阿卡波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甘精胰岛素的基础上,实施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41.3%),有效40例(53.3%),无效4例(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29.3%),有效31例(41.4%),无效22例(29.3%),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容易.以往采取的甘精胰岛素控制,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阿卡波糖治疗,能够长期稳定患者的血糖,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直肠前切除术后行肛管减压处理对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市医院肛肠外科2014.11-2015.11收治的42例直肠前切术患者,术后均行肛管减压处理,探讨对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预防效果.结果 本组42例经肛管减压处理后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现象,且无严重并发症.2例吻合口狭窄,经扩肛处理后恢复.结论 对于直肠前切术患者而言,行肛管减压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值得推广.
作者:宗海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近视眼是影响我国当前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的因素,同时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中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因素很多,具体的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然巨体的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防控近视眼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且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能够降低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生率.
作者:李国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日间手术在国内逐渐兴起,目前主要集中于提前预约的择期手术,但英国日间手术组织将急诊阑尾手术亦纳入日间手术范畴,国内报道较少,本文在快速康复理念、互联网医疗的支持下对日间急诊阑尾切除术进行研究探讨,期望为日间急诊手术提供一些思路和探索.
作者:陈军;李杨;陈启仪;叶向红;嵇武;范朝刚;任建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介入室护士相对于一般科室护士,存在较大的身体危害性,这与护士工作中涉及到的X线、抗肿瘤药物、血源性病原体等因素具有直接关系,对介入护士进行职业危害防护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以及危害来源情况,并针对危害问题提出应对防护措施,大程度上降低介入室护士的职业危害性.
作者:张新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6月30日期间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合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此做对比研究.结果 (P<0.05).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76.5%、对照组5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率67.4%;治疗后分观察组SAS评分(45.67±4.01)分,对照组(51.89±4.33)分.以上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倩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式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术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操作简单、安全,更加符合临床医疗与患者的实际需求,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作者:宋宗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时使用显微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5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接受显微外科微创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均手术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显微外科微创手术的疗效更加确切,且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不只是药物方面的治疗,重要的是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包括生活护理、行为护理、心理护理和精神症状护理四种,另外,根据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环境不同还可分为居家为主的护理模式、社区护理机构为主的护理模式和扶助照料型居住为主的护理模式.目前,我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现状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关护理专业人员应该努力接受专业而持续的培训,促进阿尔茨海默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探讨在临床中给患者实施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不同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的60例进行剖宫产的患者病例按实行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来分,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有何差异.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别,在并发症方面,硬膜外麻醉组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更少,在出现机率较高的腰-硬联合麻醉组中,出现尿潴留和感觉障碍的患者是为显著的.结论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有效性在临床中已被证实,都是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但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风险是不能小觑的,要注意预防.
作者:刘娟;赵敏;逄坤芳;丁学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讨脑血栓患者合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取4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20例,Ⅰ组单纯接受依达拉奉治疗,Ⅱ组在上述前提下接受奥扎格雷钠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药物使用情况作评估.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疗效为95.0%,与Ⅰ组的70.0%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脑脊液压力、ET与Ang-Ⅱ等指标上,两组指标水平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测上,Ⅱ组评测结果显著比Ⅰ组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合用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对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都小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硬式腔镜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模式,提高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环节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2012年-2014年腔镜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品管圈的方法,改进和完善2015年的工作.结果 集中管理后保证了清洗质量,每月随机抽取清洗、消毒、灭菌后的腔镜器械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全程所需的时间缩短为两小时.结论 集中管理有利于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病人安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作者:刘艳;叶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以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和抑制交感神经,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近年,右美托咪定的脑保护作用广受关注.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抑制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机制达到脑保护作用,另外,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在脑保护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石宝兰;张析哲;周琪;梁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总结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以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康复率.方法 对近两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经围术期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雪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30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围产期护理,使得母婴死亡率显著降低.结论 精心周到的护理可有效防止母婴缺氧,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使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顺利度过孕产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宏;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围术期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30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02例患者均实施心脏瓣膜替换术,对患者手术前后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302例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经验及时总结.结果 30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早期有56例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患者术后死亡,死亡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有45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有7例患者需实施二次开胸手术止血处理,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其中4例发生血栓栓塞,未发生瓣周漏,平均住院时间(17.2±8.5)d.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瓣膜替换术通过手术前后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可以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叶玉霞;邓娟;卿璐;何雨薇;杨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