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华
目的 分析参芎葡萄糖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参芎葡萄糖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观察组.结论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
作者:石慧娟;郭惠;王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效率和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抽取收治的8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显著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方美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及时给予营养支持有利于脑出血病人术后病情改善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方法 对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我科收治的脑出血术后的病人78例,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结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各项营养状况良好,均未发生电解质紊乱、呕吐后误吸等严重的并发症,只有少数轻度胃肠道反应可较快好转.结论 对脑出血病人术后行正确有效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孙新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远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采用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手段,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海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观察.方法 收集乳腺肿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卡培他滨+逍遥散加减组)和对照组(卡培他滨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EA及KPS评分及疗效.结果 ①两组治疗前CEA及KP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EA及KP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乳腺肿瘤治疗有效率36%、2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逍遥散加减配合化疗能够明显提高乳腺肿瘤患者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通;施雯;梁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回顾分析1例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救资料,总结其急诊抢救护理经验.
作者:李冬梅;姜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索性功能徒手保养的方法.方法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指导,在下腹部、前后阴部、大腿内上侧等处实施挦、揉、推、点、拨、摩、持、抓等八步手法以达到疏通筋膜、主润宗筋之目的.结果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范积菏;木次若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在治疗颈椎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针灸科自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半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包括牵引、TDP治疗及中药热敷等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治疗,且以针灸推拿为主要治疗措施,以10天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治疗4个疗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印宏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护士病情汇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国际医疗服务行业内医护人员间标准的病情交流模式即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汇报.结果 运用SBAR沟通模式汇报病情后,神经外科16名护士专科理论考试成绩由85.5分提高至92.3分,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从87%提高至95%,90%的护士认为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自己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结论 运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病情汇报,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医护沟通效率及团队合作,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医生满意率,促进患者安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重症肌无力危象的规范化护理,提高其抢救成功率.结论 危象发生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尽快改善呼吸功能,再进行规范化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①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更高,P<0.05;②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③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相似,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改善更显著,P<0.05.④对照组患者止血和住院时间明显比观察组患者短,P<0.05.结论 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时使用显微外科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5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接受显微外科微创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均手术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显微外科微创手术的疗效更加确切,且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本文主要对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进行探讨,详细分析现有临床微生物检验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问题和方法的不合理性问题,并对如何保证和改善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进行探讨,以便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常艳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多元化、多渠道的信息化健康教育平台,加速育儿知识的有益传播.方法 创建以“优儿学堂Baby护航在线”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实时更新健康教育内容,及时传递前沿育儿知识,满足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结果 儿科自创建健康教育平台并开展微信健康教育资讯以来,家长的主动参与率、关注率、点击率明显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呈大幅度扩展趋势.结论 结合儿科的健康教育需求,以公众“寓教于乐”的微信平台为载体,延伸“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一般采用宣传展板、宣教栏、彩页、座谈会等形式为载体,针对健康人群、特殊患病群体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其内容主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指导,出院随访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微信平台信息资源迅速推行,儿科于2015年12月创建科室独有的“微信公众号”,以微信平台为载体,推送以儿童疾病预防、诊疗、护理、保健为一体的多元化健康资讯.
作者:孙桂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研究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100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剂量的药物进行局部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可视下进行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单纯在超声可视下进行肌间沟臂丛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结论 超声可视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孟庆朝;唐楠;杜平均;夏丰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另69例为研究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经中医内科治疗,保证了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满足了其治疗需求,值得推广.
作者:马振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PCI术后口服替格瑞洛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予以抗焦虑干预的效果.方法 40例口服替格瑞洛出现胸闷气短患者,依据HAMD评分不同予以抗焦虑药物治疗一周,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情况.结果 部分口服替格瑞洛出现呼吸困难患者抗焦虑治疗前后量表分有比较显著差异.结论 替格瑞洛导致的呼吸困难一部分是患者焦虑所致,予以抗焦虑治疗后提高了PCI术后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的依从性.
作者:宋新;王林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一年来本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情况与药耐药性进行调查研究,用于加强对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指导,遏制多重耐药菌的出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送检的院内感染标本的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77930份送检标本中分离出13976株非重复性的病原菌.在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所占的比例高,为56.84%(7944/13976),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18.50%(2585/13976),真菌占12.80% (1790/13976),其他占11.86%(1657/13976).在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18.15%(2537/13976)、铜绿假单胞菌占12.28%(1712/13976)和肺炎克雷伯菌占11.65% (1628/13976),其他占57.92%(2067/13976);在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7.28% (1018/13970),其他占11.21% (1567/13976);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12.80%)为主.此外,病原菌主要分布在ICU(21.59%)及呼吸内科(11.09%)的患者标本中.结论 掌握细菌感染的动态变迁规律,对其耐药性变化进行持续性监测,对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迟缓细菌的耐药率,抑制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均有着现实及深远的意义.
作者:陈良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其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主动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合并胆囊疾病状况,探讨肝纤维化性血吸虫病合并胆囊疾病的原因.方法 333例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根据性别分为2组,男性278例,女性55例,对胆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33例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中,胆囊疾病患病率: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老年患者合并胆囊疾病为149例(44.7%),其中男性患者为130例(87.2%),女性患者为19例(12.8%),2组间胆囊各项疾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303,P<0.05).结论 老年肝纤维化性血吸虫病患者合并胆囊各项疾病,男女间存在差异.
作者:郁玉文;范晓芳;康莉;周跃;贾磊;吴文娟;李婷婷;朱束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