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褥感染的社区护理及预防

段韫丽

关键词:产褥感染, 护理措施, 家庭访视
摘要:探索:引起产褥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护理:评估产妇状况,制定合理护理措施,预防产后产褥感染,社区护理人员从多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进行围生期卫生宣教,保证辖区居民产时产后健康.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腕带识别标识在急诊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腕带标识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急诊科病人8503例使用腕带标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增加了查对依据,方便了查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让患者和家属增加了安全感,增进了医患诚信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 腕带识别标识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病人识别的准确性,有效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

    作者:郭洪萍;黄健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目的 探究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胃肠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经腹直肌切口,观察组患者进行部正中切口,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2组患者腹部切口疝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肠手术治疗中应用腹部正中切口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使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乔阳存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脑动脉硬化症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取我院8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7月份入院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共40例;实验组同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共4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5%(38/40),对照组为72.5% (29/40),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患者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下降,且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对脑动脉硬化症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周文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全程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其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主动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依从性以及其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刘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诊断技术进行检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检测结果和64排螺旋CT诊断的病理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出阳性率是95% (38/4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75%(30/40),两组患者阳性率检测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支气管壁异常34例,占85%,支气管腔异常37例,占92.5%,肺气肿和肺炎36例,占90%,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支气管壁异常24例,占60%,支气管腔异常22例,占55%,肺气肿和肺炎26例,占65%,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对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可利用该方法的后处理技术较为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病变组织,提高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探究

    目的 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PICC)的临床应用、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PICC患者中抽取65例进行研究,对他们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的PICC患者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为93.85%,有3例存在置管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经过对穿刺部位的精心护理,未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干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晓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牙周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0例患有牙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患有牙周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恢复水平,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陆裕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肠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接受治疗胃肠道手术的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术后实现全胃肠外营养,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在给予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在胃肠道手术中应用早期肠内应用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有极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姚家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临床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临床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3个月后的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3.33%)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分流管阻塞、感染、拔除分流管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23.33%)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飞;康全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颈丛神经阻滞,研究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泵注开始(To)、切皮时(T1)、分离腺体时(T2)、缝合皮肤时(T3)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液流变学(HR)水平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T1、T2、T3时间点SBP、DBP、H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少对患者血压及呼吸的影响,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田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为了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本组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治疗组合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将要票固定于左右肺腧穴上,根据年龄大小及季节调节好所需的参数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给与抗生素,抗病毒制剂加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于退热,止咳,平喘,促进肺部罗音吸收及缩短病程等方面显著,P(0.05)..结论 经皮给药为新一代给药方式,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盖淑菠;杜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80名女性的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女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参加集体体检的40-70岁的380名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调查380名适龄妇女.有4例检出为乳腺癌,检出率为10.5‰.包括一期乳腺癌2例,二期1例,三期1例.不同年龄女性的乳腺癌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超声在致密型乳腺的筛查中具有无创、无痛、直观、价廉、灵敏度高的优势,对提高保乳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峰玉;陈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7月5日到2016年5月5日期间我院确诊收治8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运动疗法.结果 经过相对应的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65.24±8.54)优于对照组(38.58±8.98)分(P<0.05).结论 早期运动疗法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朝文;孙昊;周雪娜;于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低钠合并低蛋白血症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低钠合并低蛋白血症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临床纳入292例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低钠血症患者68例,低钠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31例,观察低钠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心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 轻度低钠血症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1.76% 、2.94%均低,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分别为58.33%、33.33%均高于其他患者.三组对比均有差异,P<0.05.单纯低钠血症患者LVEF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低钠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P<0.05.结论 血钠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预后关系密切,积极纠正低钠、低蛋白血症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叶庭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脏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探讨对其护理的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行全麻心脏手术的患者106例,对其产生术后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的应对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出现了睡眠障碍,占心脏术后患者的47.17%.其中男性睡眠障碍患者有3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60.00%,女性睡眠障碍患者有20例,占睡眠障碍患者的40.00%.影响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有疼痛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排尿困难因素等,其中心理精神因素及疼痛因素占有的比率较高.结论 针对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才能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重度新生儿窒息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各种因素与重度窒息的关系.结果 孕妇妊娠期患妊娠特有疾病并早产(61.9%)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 对高危孕妇进行专项系统早期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减少早产,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姜敏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在冠心病内科给药治疗中联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评估.方法 基于系统检查、掌握各项临床数据资料的条件下,选择2015年6 月-2016年6月因患冠心病入本院实施内科诊疗的95例病人,将其分成参照组、分析组.参照组45例予以常规药物+曲美他嗪开展相应治疗,分析组50例予以常规药物+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开展对症联治,给药四周后评比两种内科疗法的效果数据情况.结果 经评比,分析组中共47例总有效,占比94.00%;参照组中共36例总有效,占比80.00%.分析组总疗效情况比参照组好,差异较大(P<0.05).分析组共4例出现不适症状,占8.00%.参照组共4例出现不适症状,占8.89%.分析组、参照组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情况没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冠心病病人施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开展对症联治,能取得较优疗效.

    作者:樊君;杨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害中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害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患儿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 =48,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n=48,予以整体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施行统计比较,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功能损害中应用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和普及.

    作者:谢翠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接种乙肝疫苗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某社区接受乙肝疫苗治疗的350例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7例小儿.结果 小儿接种乙肝疫苗发生不良反应的出现率还是比较低,主要是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接受乙肝疫苗主要是为了防止乙型病毒发生感染,往往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方式之一,但同时也会出现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的预防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国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人参归脾汤对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情绪障碍和疲劳感的影响

    目的 对人参归脾汤对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情绪障碍及疲劳感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开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参归脾汤开展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PDS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E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PDQ39(帕金森生活质量39项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气血亏虚型老年颤证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人参归脾汤开展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情绪障碍与疲劳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闫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