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0名女性的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李峰玉;陈郁

关键词:乳腺癌, 筛查, 危害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女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参加集体体检的40-70岁的380名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对筛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调查380名适龄妇女.有4例检出为乳腺癌,检出率为10.5‰.包括一期乳腺癌2例,二期1例,三期1例.不同年龄女性的乳腺癌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超声在致密型乳腺的筛查中具有无创、无痛、直观、价廉、灵敏度高的优势,对提高保乳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后循环缺血154例脑血管造影分析及研究

    目的 对脑血管造影技术应用至后循环缺血老年患者中的价值进行观察.方法 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中抽选154例进行研究,以脑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并观察其造影结果.结果 检查发现循环血管异常120例(77.9%),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共49例,血管异常率73.1%.此外后循环脑梗死71例,血管异常率81.6%,(P>0.05).结论 选择脑血管造影技术对循环缺血老年患者进行检查,不仅能使机体脑血管组织分支充分显示,还能显示出其爆血管组织的血流方向,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永生;周彦兵;冯英;古丽松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同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而且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借鉴.

    作者:陈晓燕;叶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人文素质要求已上升到和专业素质要求平衡的地位,但在护理实践中护生表现出来的人文能力仍显得不足.本文对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回顾,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提高我国护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金雪英;李香玉;刘艳慧;韩吉淑;齐海峰;于雪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目的 探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特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5.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埃索美拉唑的有效率更高,同时不良反应更少,因而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作者:孔恩军;王坚;董振超;谢莉;翟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征象的显示能力,探讨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CT检查发现有肺结节的患者76例,分别行64层螺旋CT小范围低剂量CT扫描(30 mA)和常规剂量(200 mA)CT扫描各一次,分析不同扫描剂量对结节分叶、毛刺、钙化、空泡和支气管征、胸膜凹陷等征象的显示情况及结节直径测量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对象中所有的肺结节(直径≥3 mm),低剂量扫描在显示其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面与常规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定性诊断良、恶性病变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进行筛查、初步鉴别诊断和随访是可行的,二者对肺结节的定性诊断无明显差异,而低剂量扫描能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具有安全性较高的优势.

    作者:刘伟忠;王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细菌耐药性

    目的 讨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细菌耐药性.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的痰液、血液等作为标本,利用双纸片法、酶抑制剂以及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法与三代头孢菌素低抑菌浓度(MIC)测定法、E-试验;Kirby-Bauer(KB)法联合,进行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测定.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为24.27%,大肠杆菌中为26.67%;以上菌群中产ESBLs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多位耐药,对亚安培南耐药株比较少.结论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对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中重要因素,所以在实际的试验中应该重视ESBLs产生菌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

    作者:崔殿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4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对13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实施护理对策.结果 对1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溶栓、取栓等处理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率提高16.98%.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

    作者:熊松;李慧群;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治疗的2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止咳、平喘等长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儿显效149例,占74.5%,有效42例,占21.0%,无效9例,占4.5%,总有效率高达95.5%.治疗期间,患儿高热消退时间为(3.5±1.2)d,咳嗽消退时间为(4.5±1.1)d,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为(3.3±1.3)d,住院时间为(5.1±1.0)d.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有肺气肿8例,占4.0%,肺炎1例,占0.5%,支气管扩张2例,占1%,并发症发生率仅有5.5%,在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对治疗效果不产生影响.结论 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病患者病例共计19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老年病患者仅接受常规的老年病的护理方案,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在接受老年病疾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老年病中的护理效果,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促进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应用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法结合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自由体位分娩法结合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520例产妇均随机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初产顺产产妇中筛选而出,随机将52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60例)和研究组(260例),对照组接受自由体位分娩法干预,研究组接受自由体位分娩法结合分娩减痛法干预,将两组三个产程时间和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等治疗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研究组产妇各个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少,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法结合分娩减痛法对初产顺产产妇给予干预,大大缩短了产妇的产程,减少了出血量,整体效果不错,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玉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探究

    目的 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PICC)的临床应用、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PICC患者中抽取65例进行研究,对他们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的PICC患者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为93.85%,有3例存在置管后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经过对穿刺部位的精心护理,未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干促进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晓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康复训练、以及高压氧治疗对于患有脑卒中病人的治疗效果,探讨将两种治疗措施应用在治疗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2名患有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31名.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康复训练.在治疗一个月后,为两组病人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疗效判定指标来实施评价,观察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状况、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状况.结果 在为两组病人实施了一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实施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避免病人产生吸入性肺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马永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索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0例产前体检孕妇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四维彩超检查,经相关诊断发现,50例确诊为胎儿畸形,分析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四维彩超对头面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脊柱畸形诊断正确率为90.00%,对四肢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颈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胸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腹部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对其他畸形诊断正确率为100.00%,其和确诊结果无差异性(P<0.05),其诊断正确率为98.00%;同时四维彩超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00%、99.79%、2.00%、0 21%.结论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效果显著.

    作者:孟金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口腔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口腔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口腔卫生指导,观察组30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实施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8例和2例患者发生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7%和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处于骨髓抑制期的小儿白血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欧艺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20例肿瘤化疗患者,对其进行PICC置管后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说明其护理对策.结果 PICC置管后经过有效护理,患者常见型并发症,如感染、导管堵塞、脱出、血栓形成、穿刺点出血或渗血等发生率明显下降;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例发生导管堵塞现象,仅占到总例数的5.0%,护理总有效率为95.0%.结论 分析PICC置管后的常见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对症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魏国菁;刁彩霞;王益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1例巨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总结了1例巨大肾母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访视、心理护理及物品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及术中监测观察等.手术室护士要熟悉该手术的手术方法,做好充分准备和术中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奚晓英;段宝仙;郑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时间管理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管理”概念是现代护理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管理是指在同样的时间消耗情况下,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工作.其本质就是一种个人的作业计划,教会人们学会管理时间,增强个人能力提高工作效率[1].ABC时间管理法是美国管理学家艾伦·莱金提出的一种管理方式,他把每天的工作分为A、B、C三类,A类工作是迫切、紧急、重要的,要求管理者亲自、立刻花时间去做好的工作;B类工作是迫切、较重要的;C类工作是不重要或不紧急的.护士长工作在临床一线,身兼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种职责,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工作安排不合理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使管理者身心疲惫,尤其是血液科病房有着特殊性,患者变化快,意外事件多,护士工作量大,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到血液科护理管理中去,使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王丽红;温影;周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情况,为急性脑梗塞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并与和本院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和DD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浆Hcy和DD水平及Hcy和DD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Hcy和DD水平明显上升,Hcy和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宽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36例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肿瘤外科就诊的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并发症护理对策.结果 在综合护理下,36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病人在住院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在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生理及生活综合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排便习惯,给予充分的造口知识普及,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密切观察造口情况,给予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史淑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缺血心电图改善情况分析.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00mg+ 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0ml,静滴,1次/日,连续治疗14天,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常规缺血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明显缓解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缺血心电图明显改善,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