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口腔感染中的应用

欧艺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小儿白血病, 骨髓抑制期, 口腔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口腔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0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小儿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口腔卫生指导,观察组30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实施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8例和2例患者发生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7%和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处于骨髓抑制期的小儿白血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在小儿普外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在保留患儿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不同.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1月在我院需要全身麻醉的小儿普外科手术患儿,择期手术60例,手术类型为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等常见小儿普外科短小手术.随机分成二组,七氟烷吸入麻醉组(A组30例)和氯胺酮麻醉组(B组3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诱导时间、生命体征、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 七氟烷吸入麻醉组(A组)的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麻醉组(B组),(A组)患儿诱导期的心动过速、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是新型的吸入麻醉药,诱导迅速,对循环抑制轻,苏醒快而安全,刺激小,可松弛气道平滑肌,能适用于小儿患者诱导.清醒后意识清楚,无氯胺酮复睡现象.七氟烷面罩吸入麻醉以其以上优点而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小儿,用于短小手术.

    作者:王明军;王蓉;赵勇东;陶永峰;周桂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门诊护理干预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我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门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归纳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关系、心理以及生理方面情况较好,病情相对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实施门诊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英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衰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54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筛选而出,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心衰,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研究组(92.59%)患者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1.4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LVEF和BNP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O和HR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心力衰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王迺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33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33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治疗的方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性的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位于我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的大面积深度烧伤住院患者33例,对入选患者均采取爱可欣敷料进行全面治疗,与此同时还需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营养,对患者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观察得知,33例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显著的控制,其分泌物得到了明显的减少,创面的肉芽均出现红润的现象,红肿以及虫蛀样边缘得到显著的清除,其残余创面在20天均得到了有效的愈合,各项功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恢复.结论 爱可欣敷料在其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治疗方面有着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在烧.伤科大力的推广.

    作者:金升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0例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法;研究组80例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健康教育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知,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显著优于对照组(76.2%)(P<0.05);同时可看出,护理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得分(29.85±0.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6.21±0.27)分(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病情控制率,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任桂红;赵翠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的临床与脑电图特点.方法 对52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脑电图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均于夜间睡眠时发作,4例于睡眠和白天觉醒时均有发作.发作时脑电图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中央、中颞区高波幅的尖波或棘波.治疗后随访25例患儿,有23例无发作,但4例仍有脑电图异常.结论 BECT是一类与年龄相关的特发性癫痫,以夜间发作为主,脑电图具有特征性,但脑电图是否恢复正常不能作为停药的唯一指标.

    作者:姜晓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气管插管病人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方法 将118例气管插管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自主呼吸与时间控制(ST)模式的双水平无创-吸机(BiPAP)治疗,然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继续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并进行细致的护理.结果 本组脱机成功率分别为93.2%,本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有创呼吸机的脱机成功率.

    作者:王寿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60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显效40例(66.67%),好转11例(18.33%),一般6例(10%),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96.66%.结论 Hp阳性者应首先抗Hp治疗,必要时抗Hp治疗后还要抑制胃酸药治疗2-4周;Hp阴性者不必抗Hp治疗,直接用抑制胃酸药治疗,DU疗程4-6周,GU疗程6-8周.也可用胃黏膜保护药物治疗.

    作者:陈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撬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撬拔植骨术相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1年-2015年期间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4例相关资料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椎体损伤,所有患者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和经推弓根撬拔植骨术联合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后归纳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平均12个月的随访,患者愈合均评价为甲级;随访期间未发现有螺钉松动、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相对术前,术后患者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以及伤椎后压缩率有所改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考虑用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撬拔植骨术干预,有效纠正畸形状态,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承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社区护理在脑卒中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脑卒中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社区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将300例脑卒中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于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家庭护理.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和是否了解相关知识遵守医嘱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知识的了解和遵守医嘱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社区护理运用到脑卒中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去,能够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遵守医嘱,更好的对血压进行控制,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肖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持续按压宫底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按压宫底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持续按压宫底是在患者体外进行,术者只需从腹部持续按压患者宫底,单手即可进行.由于操作难度小,可以不间断持续按压30min甚至更长,直到出血完全控制.结果 单手持续按压宫底疗法,患者只需自然平躺,即可完成操作,因此,患者的舒适度大大提高.结论 此方法易于操作,患者痛苦指数低、止血效果好,是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爱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医院分级诊疗应用建设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区域电子病历数据中心,基于分级诊疗管理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多级医疗协同模式、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患者优质服务等应用,通过医疗数据共享、转诊、会诊、转检、远程处方等开展分级诊疗,搭建临床决策与管理决策服务平台实现惠医与惠政.

    作者:郑福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PICC置管在早产儿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PICC置管在早产儿重症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5年1月-2015年12月大庆油田总院新生儿监护室放置PICC的9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患儿导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5.2±11.4)d,总的留置时间为2548导管日.结论 PICC有利于重症早产儿的抢救与救护,为重症早产儿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导管堵塞、静脉炎是常见的导管不良事件,降低导管堵塞、静脉炎的发生率是目前PICC维护工作的核心.

    作者:任秀伟;王会悦;于靖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外科实习带教经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经验.方法 将来我院小儿外科实习的12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讲解的授课模式同时以多媒体教学加以辅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情感关怀并采用思维导图模式.通过教师评价和操作技能考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带教结果.结果 观察组教师评价及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外科实习带教过程中增加对实习生的情感关怀并采用思维导图可以明显提高带教质量,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层次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目的 通过湖南医药学院进行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专科涉外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以2013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60人作为双语教学实验组,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60人作为全中文教学对照组,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差异,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显示,88.3%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结论 双语教学不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反而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作者:曾丽平;王蕾;舒安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腓骨上段及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腓骨上段及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6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胫腓骨折中胫骨中下1/3并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22例,同时合并后踝骨折7例,后踝骨折块波及关节面1/8-1/2,8例中5例行髓内针内固定,2例行骨折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随访至胫骨骨折出现明显骨痂,8例踝骨折均未见明显移位.结论 胫骨中下1/3、腓骨上段螺旋形骨折易同时合并后踝骨折,应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彦;吴志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68例,其中重症肺炎37例和非重症肺炎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且重症肺炎组的存活人数少于非重症肺炎组,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PCT水平有助于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及预后进行准确判断.

    作者:金晓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本次主要对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站2015年4月-2016年7月自愿无偿献血者并通过检测确诊其血清学显示阴性的献血者,通过混样池法联合NAT筛查检测,研究对象的HIVRAN、HBV DNA以及HCV RNA,对于拆分检测出现反应性的pool,同时鉴别试验为阳性的样本报告为阳性样本.结果 本次总计检测出47,345份血液样本,其中2015年4月至12月(25,832份)中检测出HBV DAN阳性6人份(1人份为单检阳性,另5人份为拆分出阳性;2016年1月至7月(21,513份),拆出阳性HBV DAN总计为17份(其中1份为酶免HBsAg待检,酶免复查后为HBV DAN拆出阳性),且HCV RNA单检出1份阳性.结论 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不仅能筛查出核酸检测表现呈反应性的血液标本,而且缩短血液病毒的“窗口期”,可有效提升血液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群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胆木浸膏糖浆与儿感宁口服液治疗小儿风寒感冒效果比较

    目的 对风寒感冒患儿应用儿感宁口服液和胆木浸膏糖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2收治的200例风寒感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100例,前者给予胆木浸膏糖浆进行治疗,后者给予儿感宁口服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寒感冒患儿应用胆木浸膏糖浆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中所讨论的120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中,120例患者按入院挂号单双顺序分两组,对照组60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把两组患者此次治疗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1.67%比对照组80%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0%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在急性胃肠炎疾病治疗上疗效突出,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进而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发挥作用.

    作者:齐凯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