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学生物显微镜油镜使用前、后整个过程中有关问题探究

翦卫星

关键词:教学, 生物显微镜, 油镜, 规范, 探究
摘要:教学生物显微镜油镜使用前、后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困扰着实验教学,影响教学质量,笔者多年来对“关于显微镜油镜头介质油的选择”、“二甲苯去油”,“镜头霉变的防治”有关问题,呼吁权威机构编制全国“生物显微镜油镜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对晚期胃癌进行二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将采用替吉奥进行化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帕替尼进行靶向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4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和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阿帕替尼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上近期疗效差距较小,但在不良反应方面,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较小,使用更为安全.因此,我们认为使用阿帕替尼对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更佳.

    作者:郑广;韩婷婷;陆相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儿童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 分析研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儿童癫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此研究中所研讨的89例患者均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中抽取而出,89例患者均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常规方式护理对照组44例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45例,把两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研讨.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89%比对照组27.2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癫痫患者接受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改善其预后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抑制,可明显提升其护理效率和质量.

    作者:张秋敏;王娟;朱文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临床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临床中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3个月后的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3.33%)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分流管阻塞、感染、拔除分流管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23.33%)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刘飞;康全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脑卒中后言语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综合性言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5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将其分为综合训练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综合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针灸和心理干预治疗.以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经口进食量(FOIS)分级评分、日常生活量表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均得到改善,但综合训练组疗效、FOIS分数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言语、吞咽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作者:杜玉荣;杜玉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布洛芬混悬液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目的 探讨两布洛芬混悬液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 选取20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布洛芬悬浊液以及糖表片300mg,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比较两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结果 布洛芬混悬液与布洛芬糖衣片其药物血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血峰值浓度、血消除半衰期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布洛芬混悬液相当于布洛芬糖衣片生物利用度(99.27±11.35)%.结论 布洛芬混浊液与布洛芬糖衣片其相对生物利用度等效.

    作者:姜春影;王玉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超说明书用药药事管理初探

    目的 探究将超说明书用药归纳入医院药事管理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未将超说明书用药纳入药事管理期间发生的用药不良事件以及试行纳入后用药不良事件进行比较,探讨分析超说明书用药事件出现的原因以及后果,总结解决措施.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被纳入药事管理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未纳入时期,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治疗中无法完全规避,但是将其纳入药事管理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升疗效.

    作者:夏巧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四肢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四肢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临床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的原因并指导功能锻炼,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所选四肢骨折患儿中,54例为一期愈合,2例患儿出现血肿并发症,4例患儿并发感染.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辅以功能锻炼,患儿均好转后出院.出院后3月-2年随访,2例患儿骨折愈合时间延长,1例患儿膝关节活动受限,所选患儿均无神经损伤.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儿在早期护理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关节功能障碍,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纯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监测与护理体会

    目的 对于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的监测与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共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心肺复苏的患者术后实施密切的监测及护理,完善护理质量.结果 此组患者经心肺复苏后的监测及治疗,其中3例患者好转出院,17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于心肺复苏术后的病人积极采取术后的病情监测及护理,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作者:舒倩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取咪达唑仑诱导与维持麻醉;B组取丙泊酚诱导与维持麻醉;C组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阿曲库胺麻醉.后对比三种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C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拔管后镇静评分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72h,C组患者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烷、阿曲库胺全身麻醉方法,可促进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恢复,充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会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4月-2015年12月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观察,对13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实施护理对策.结果 对13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溶栓、取栓等处理方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康复率提高16.98%.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

    作者:熊松;李慧群;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总结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小儿疝气高位结扎手术的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疝气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手术,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并对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15%,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2.38±2.31)min,平均出血量(4.53±2.13)ml,平均住院时间为(2.31 ±1.11)d.结论 针对小儿疝气治疗,采用腹腔镜下高位结扎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手术过程中,加以全面手术配合以及相对应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对患儿预后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程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 研究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①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更高,P<0.05;②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③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相似,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改善更显著,P<0.05.④对照组患者止血和住院时间明显比观察组患者短,P<0.05.结论 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9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结核治疗的60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肺结核老年病人日常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其疗效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乌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糖化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化白蛋白(GA)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01月-2016年02月来我院作产前检查并符合GDM诊断标准的孕妇75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GA和HbAlc水平,并对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GA、HbAlc水平及GA、HbA1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和HbAlc检测可有效提高GDM检出率,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保证母婴健康安全.

    作者:余小雄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慢性粗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贫血护理、感染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的水平得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基本相同,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拉细胞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导致精神异常的治疗分析

    伏立康唑是第2代合成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由辉瑞公司于1991年发明,FDA于2002年5月批准上市[1].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的特点,尤其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疗效好,故美国感染协会从2008年起就将伏立康唑推荐为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目前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与其推广速度相伴的是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2].伏立康唑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视觉障碍、发热、恶心、皮疹等等,而临床上对于其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本文就1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在使用伏立康唑过程中出现精神异常进行分析,并提出临床药师的监护建议.

    作者:李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亢进症患者10例,均给予围子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110例病例中出现切口出血1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喉上神经内支损伤1例,手足抽搐2例,2例血钙均低于1.90mmol/L.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国手术期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诊断技术进行检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率,检测结果和64排螺旋CT诊断的病理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测出阳性率是95% (38/4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75%(30/40),两组患者阳性率检测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支气管壁异常34例,占85%,支气管腔异常37例,占92.5%,肺气肿和肺炎36例,占90%,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支气管壁异常24例,占60%,支气管腔异常22例,占55%,肺气肿和肺炎26例,占65%,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对诊断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可利用该方法的后处理技术较为清楚的反映出患者的病变组织,提高患者的检测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李伟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肾衰竭患者开展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取60例我院急性肾衰竭患者,患者均于2013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共30例;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共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实施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6.7% (29/30),对照组为73.3% (22/3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指标比较上,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 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生化指标,值得推荐.

    作者:路其龙;李永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普通X线平片在腰椎滑脱鉴别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探讨普通X线平片在腰椎滑脱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80例腰椎滑脱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普通X线平片进行判定,对照组采用MSCT进行判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腰椎滑脱程度、类型、部位.结果 治疗组的普通X线平片判定腰椎滑脱类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58.2%,阴性预测值53.8%,阳性预测值为100%;对照组的MSCT判定滑脱类型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普通X线平片和MSCT判定对腰椎滑脱鉴别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普通X线平片和MSCT判定腰椎滑脱部位和程度的准确性较高;但是在判定腰椎滑脱类型的时候,MSCT比普通X线平片的效果好,MSCT在普通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信息.

    作者:薛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