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敏;王娟;朱文芳
疼痛是除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特征以外的第五生命特征,ICU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疼痛是患者病情危重时产生不良记忆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的护理决策与疼痛治疗会严重影响护理效果.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部分ICU护理人员护理实践还不能达到临床实际需求.为了能够提高ICU患者疼痛护理质量,本文对ICU患者疼痛护理教育与实践进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吴慧玲;孙蕾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在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接收的门诊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均在医院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接受门诊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500例患者对门诊环境及管理的满意度为93.00%;对护理人员行为举止的满意度为98.60%;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96.40%;对专业技能的满意度为95.00%.结论 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其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其护理服务的水平,不仅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而且可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医疗事业的长久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高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血管性痴呆采用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3月-2016年3月因血管性痴呆选择我院就诊的患者48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常规治疗者设对照组,有24例.丁苯酞治疗设实验组,有24例.比较两组.结果 两组中实验组CDR评分下降幅度大,MMSE和ADL评分上升幅度大,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血管性痴呆使用T苯酞,效果满意,作用显著,临床需引以重视.
作者:张水生;项颗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84例住院呼吸系统疾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护理及协助咳嗽、排痰等方法.观察患儿在病情恢复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44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0%,x2值为5.93,两组在病程上,具有明显差异性.结论 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如心理饮食护理、生活指导护理及协助咳嗽、排痰等方法,能促进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痊愈,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缩短病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钧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通过对结核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因素分析,采取相应对策,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方法 对我院2010 年-2015年间收治的结核患者资料做回顾性研究.结果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分别占64.5%、35.5%,中老年发病率居高.发病月份以秋冬季节相对集中,地区分布特点,以下关镇、凤仪镇患者为主,其他有怒江兰坪、临沧、丽江患者,周边远是西藏林芝,其次是四川甘孜州患者.结论 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要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重点在宣传教育,加强结核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李梅;康学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资料,探讨各种因素与重度窒息的关系.结果 孕妇妊娠期患妊娠特有疾病并早产(61.9%)是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常见原因.结论 对高危孕妇进行专项系统早期管理,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减少早产,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姜敏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拉莫三嗪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用药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0%、60%,均低于观察组的6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病患者拉莫三嗪单药或联合丙戊酸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两者联用疗效更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作者:李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及护理布病所致的大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 针对布病所致的大关节疼痛,根据大关节疼痛的部位,就近取穴,进行了针刺治疗,并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布病导致大关节疼痛临床疗效良好,有效率93%.结论 布病导致大关节疼痛采取针刺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伊娜;王铁英;隋建娥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院CHB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50例)服用恩替卡韦(0.5mg qd),联合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μg qw).观察治疗24、48周时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时两组HBVDNA转阴、ALT复常、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两组病毒学、生化学应答一致,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安全性均良好.
作者:郭静静;刘晓燕;陈文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h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俊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的CT诊断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鼻骨骨折法医鉴定患者共215例,均采用冠、轴位CT薄层扫描.结果 单侧鼻骨骨折36例,两侧鼻骨骨折92例,两侧粉碎性骨折59例,单侧鼻骨粉碎性骨折20例,正常8例.结论 采用CT扫描能够清楚判断有无骨折及骨折程度,能满足法医鉴定的需求.
作者:吴双洪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应用品管圈活动探索降低血透导管的感染率.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导管感染发生的原因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要因分析.根据要因进行措施改进,包括引进专用3M贴膜、重新设计宣教流程、制定预防导管感染的针对性告知书、规范导管换药流程、加强病房消毒、加强督导检查等等.结果 血透导管感染率由1-6月份的16%下降到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血透导管感染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
作者:戴银霞;姚艳平;曾胜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老年骨科患者在护理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将收集到的90例老年骨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分别观察与护理,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后再进行护理管理,然后对比两种方法的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较差,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相差了整整20%,而且观察组很少有护理投诉,而对照组的护理投诉和意外伤都比较多,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应做风险评估与分析,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对于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潘芳;闫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就诊护理服务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50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5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高,投诉事件发生率较低.结论 对患者实施人性化就诊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在实践中具有深刻的意义.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3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年龄036-84岁,平均年龄(59.3±11.4)岁,男性24例(70.6%),有糖尿病患者9例(26.5%),有高血压者17例(47.1%),吸烟10例(29.4%),高血脂13例(38.2%).分析34例患者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结果、PCI后即刻效果及随访6-40个月结果.随访终点指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率、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支架血栓发生率.结果 34例ULMCA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药物洗脱支架47枚.其中单纯左主干病变10例(29.4%),左主干+1支病变9例(26.5%),左主干+2支病变8例(23.5%),左主干+3支病变7例(20.6%),左主干远端分叉部狭窄10例(29.4%,10/34).住院期间死亡率2.94%,随访6-40(18.7±9.2)个月,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复发患者6例、复发率17.67%,其中5例为远端分叉部病变(5/13),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5.9%,MACE率8.8%.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可行和安全的.近期、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艾尼瓦尔·阿布力孜;阿布力米·提米吉提;胡玉英;麦麦提艾力;依马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接感染内科常规护理.结果 经过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淑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鼓膜穿孔传导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对照组行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监测两组患者术后鼓膜愈合情况,并比较两组纯音听阈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鼓膜穿孔愈合良好,观察组鼓膜穿孔愈合时间为(1.34±0.78)月,对照组(1.78±0.86)月,组间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纯音听阈检查骨导[(14.55±1.32)dB]和气导[(20.25±1.51)dB]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临床疗效优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预后恢复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救治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9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予以救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救护总有效率79.51%,明显低于观察组有效率92.52%(P<0.05);其患者满意率76.92%也较观察组满意率94.99%低(P<0.05).结论 采用针对性救治护理可有效提高创伤性肝破裂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早日痊愈,且患者满意度高,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彩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探析存在营养不良情况的小儿患儿用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5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认存在营养不良情况小儿82例相关资料为本文数据分析来源,所有患儿均用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措施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其基线资料进行记录以及回顾性分析,归纳小儿营养不良用该方案治疗的推广意义.结果 患儿接受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指标检测,提示其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如血清血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瘦素水平以及纤维连接蛋白等指标均明显提升,对比于治疗前各项指标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所有患儿人体指标数据包括体质量、身高、体质指数、上臂肌围等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营养不良用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干预后对于其营养状态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除了对身体指标外对于体内生化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小儿未来的健康正常发挥保障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董珊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 对比分析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诊所进行牙周病修复治疗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对照组进行固定义齿修复,对观察组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修复后,观察组出血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1年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5.0% (38/40),对照组满意度为76.9%(30/39),差异显著(P<0.05).结论 牙周病修复治疗采用活动义齿疗效更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远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