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比较

郭静静;刘晓燕;陈文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 高病毒载量
摘要: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单用或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院CHB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50例)服用恩替卡韦(0.5mg qd),联合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180μg qw).观察治疗24、48周时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24周时两组HBVDNA转阴、ALT复常、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周时两组HBV DNA转阴、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两组病毒学、生化学应答一致,联合组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单药组,安全性均良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析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选用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2013年-2016年期间门诊收治年龄过60岁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50例应用常规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控制患者设为对照组,另50例选择非洛地平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案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病情干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程后在相关疗效标准评估下,观察组有3例判定无效,对照组无效判定患者1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4.0%、76.0%,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平均2周时间随访,患者期间均无发生严重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同时是否会对患者机体及生理舒适度造成破坏需要谨慎选择,非洛地平不仅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忠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疾病者中抽取76例纳入到研讨中,76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两组,3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38例研究组(腹腔镜手术),对比研讨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89%比对照组28.95%明显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疾病可考虑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疗效突出,创伤性小,恢复速度快,且安全,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高.

    作者:马跃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用于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肾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9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为经多次ESWL治疗失败的患者,对照组25例为普通的肾结石患者.给予两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相比,建立手术通道与住院时间未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 >0.05;观察组取石与手术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成功率比较,观察组(84.00%)与对照组(92.00%)未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8.00%)高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为多次ESWL治疗失败的肾结石患者施浩,结石清除成功率较高.此手术方案有推广价值.

    作者:罗松涛;戢美英;粟宏伟;唐义权;陈开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研讨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受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的其中的1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采取传统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经手术治疗之后,研究组(94.44%)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利于骨折端早期愈合,手术简捷,创伤小,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之间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90例,按接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增加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增加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比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高芳庭;宋学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儿童心理门诊4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心理门诊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的412例就诊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3.35∶1,人数多的是0-3岁儿童,其次是6-12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早期发展咨询、行为问题、语言发育落后、孤独症.结论 智力评估和发育问题咨询是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妇幼保健机构医生要做好儿童心理卫生宣教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范果叶;白桦;刘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盆腔磁共振扫描检查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

    目的 探讨盆腔磁共振扫描检查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颈癌患者52例作对照研究,52例患者均采用盆腔MRI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临床分期作对比,探讨其应用于子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MRI表现:其中不规则形肿块影36.54%、类圆形肿块影63.46%,矢状面在显示子宫颈癌对宫体、阴道侵犯方面效果显著,横断面是基本体位,在显示盆腔淋巴结及盆壁、宫旁是否出现转移和侵犯方面效果清晰;T2WI表现为高信号,T1WI表现为等信号,动态增强T1WI后,肿块出现程度不同的强化;MRI分期准确率88.46%,诊断敏感度高达100%.结论 子宫颈癌应用盆腔MRI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田毅;杨国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2例泵人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下坏死的原因分析及体会

    目的 通过对我科两例泵入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下坏死进行分析,寻找外渗发生的原因.方法 通过对两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针对分析的原因进行整改.结果 未再发生泵入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皮下坏死.结论 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和静脉穿刺工具,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和巡视工作,避免药物外渗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小芳;汪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理特性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药理学特性.方法 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3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阿奇霉素来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后,36例患者中痊愈26例(72.2%),显效7例(19.4%),有效3例(8.4%),无效0例(0.0%).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敏感致病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

    作者:郭兴国;李忠燕;王延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在青光眼治疗当中运用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手术的疗效以及有关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因患上青光眼而进入本院接受诊疗的82例病人(89只眼),以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手术对其展开治疗,在探讨手术操作情况的前提下,评估该手术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82例病人的89只患眼经手术治疗后,57只眼成功降眼压、29只眼有效降眼压、3只眼无效降眼压,总有效86只眼,占96.63%.另外,21只眼鉴定为视力提升、62只眼鉴定为视力稳定、6只眼鉴定为视力降低.和术前相比,病人视力在手术后的整体恢复情况较好,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青光眼时运用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手术,可获得较佳疗效,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石慧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目的 研究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3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观察组基础上给予胃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①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更高,P<0.05;②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更低,P<0.05;③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相似,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改善更显著,P<0.05.④对照组患者止血和住院时间明显比观察组患者短,P<0.05.结论 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脑动脉硬化症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取我院8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7月份入院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共40例;实验组同时采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共4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5%(38/40),对照组为72.5% (29/40),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患者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均下降,且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盐酸氟桂利嗪对脑动脉硬化症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周文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观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公共卫生传染病的死亡率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传染病也在迅猛的发展起来,大多数都以密集的形式分布,这就让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工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更好地采取传染病的控制措施,改变公共卫生的发展情况,发挥公共卫生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我国卫生传染病控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出可以控制的措施.

    作者:吴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急性肾衰竭患者开展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对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取60例我院急性肾衰竭患者,患者均于2013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共30例;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共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实施对比.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6.7% (29/30),对照组为73.3% (22/30),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肌酐、尿蛋白、血尿素氮指标比较上,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降幅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 <0.05.结论 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生化指标,值得推荐.

    作者:路其龙;李永强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研究血脂检验对于中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检验在中老年人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80例糖尿病中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中老年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脂检验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检验可作为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也能够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并采取解决对策.

    作者:潘良秋;黄霞梅;刘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火针治疗皮肤病验案举例

    <正>火针疗法,古称烧针、燔针.是将特制的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伤寒论》称之为“烧针”,火针一词,始见于唐代医家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火针可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是针刺与灸法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火针疗法源远流长,随着针灸学的发展,火针在治疗皮肤科疾病方面有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就火针在皮肤科临床上治疗扁平疣、鸡眼、神经性皮炎及痤疮的运用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健美;韩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LMCA)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3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患者.年龄036-84岁,平均年龄(59.3±11.4)岁,男性24例(70.6%),有糖尿病患者9例(26.5%),有高血压者17例(47.1%),吸烟10例(29.4%),高血脂13例(38.2%).分析34例患者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结果、PCI后即刻效果及随访6-40个月结果.随访终点指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率、再发心绞痛发生率,支架血栓发生率.结果 34例ULMCA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共植入药物洗脱支架47枚.其中单纯左主干病变10例(29.4%),左主干+1支病变9例(26.5%),左主干+2支病变8例(23.5%),左主干+3支病变7例(20.6%),左主干远端分叉部狭窄10例(29.4%,10/34).住院期间死亡率2.94%,随访6-40(18.7±9.2)个月,无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复发患者6例、复发率17.67%,其中5例为远端分叉部病变(5/13),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5.9%,MACE率8.8%.结论 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是可行和安全的.近期、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艾尼瓦尔·阿布力孜;阿布力米·提米吉提;胡玉英;麦麦提艾力;依马木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伤椎内固定术.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8/40),术后并发症发生了为5%(2/40),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应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后的矫正效果、复位效果等临床疗效均显著好于跨伤椎固定,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降低穿刺点渗血率的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门诊儿童输液中心100例0-3岁给予四肢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患儿,将其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研讨,即50例对照组和50例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穿刺方式,研究组接受隧道式中心静脉穿刺方式,把两组患儿穿刺后穿刺点渗血状况纳入刘对比研讨中.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穿刺当时、穿刺24h、穿刺48h穿刺点渗血率,研究组为0%、2%、2%,对照组为6%、8%、1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进行小儿留置针皮下潜行穿刺时,其穿刺方式可为隧道式中心静脉穿刺方式,此方式可明显将穿刺点渗血可能性降低,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张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出生的2640例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对其进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等,并依据新生儿的Apgar评分将其分为窒息新生儿(研究组30例)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2610例),观察对比两组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情况及脏器损害情况等.结果 所有新生儿通过检查分析后显示,组间脐动脉的pH值、PO2等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PCO2对比,研究组明显较高(p<0.05),而pH值低于7.2的新生儿发生脏器损害与窒息几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生儿采用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对其窒息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宫晓玲;吴蕾;韩明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