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通

关键词:拉莫三嗪, 癫痫, 丙戊酸,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拉莫三嗪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拉莫三嗪与丙戊酸联合用药治疗,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0%、60%,均低于观察组的6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病患者拉莫三嗪单药或联合丙戊酸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两者联用疗效更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方案对阴虚阳亢眩晕症证侯改善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阴虚阳亢眩晕症(原发性高血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符合条件的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积分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素应用在阴虚阳亢型眩晕症中,可以明显改善其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姚旭;金一;高春兰;何冰;于卜;王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1月2日到2016年6月30日期间我院确诊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合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此做对比研究.结果 (P<0.05).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为76.5%、对照组5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率67.4%;治疗后分观察组SAS评分(45.67±4.01)分,对照组(51.89±4.33)分.以上对比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倩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研讨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受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的其中的1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采取传统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 经手术治疗之后,研究组(94.44%)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利于骨折端早期愈合,手术简捷,创伤小,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浅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微创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的意义;实验组术中的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手术的时间,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贾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定喘汤治疗热哮型哮喘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 探析热哮型哮喘患者用中医定喘汤进行治疗对此类疾病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数据来自本院2011年-2016年期间收活根据中医辨证确诊为热哮型哮喘患者120例相关基线资料.其中60例应用常规哮喘西医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60例在对症临床治疗基础上联合清肺定喘汤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种干预方案对热哮型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后根据哮喘相关临床治疗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对照组有12例患者判定无效,观察组有2例患者判定无效,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7%,组间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 <0.05;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1个月随访,相对于治疗前,患者FEV1、FVC和PEF等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热哮型哮喘患者应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难以做到针对性,对部分患者病情改善效果较差,联合中医定喘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更好地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无论是近期或者长远期来看对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均值得推广.

    作者:郝秀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应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创伤后危重病人发生压疮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创伤后危重病人发生压疮的随机对照组临床研究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创伤后危重患者中,抽取122例患者纳入到讨论范围中,122例患者再次依据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61例,研究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预防压疮护理,研究组接受采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预防压疮护理,将两组护理结果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结果 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为6.56%比对照组16.39%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4.92%比对照组13.11%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可在预防创伤后危重患者出现压疮疾病上采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进行护理,此方式效果明显,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史黎;张慧;张晶晶;姜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析食管癌患者在接受放疗干预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所存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 年-2015年期间收治应用放疗方案干预食管癌患者5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在其接受放疗前、放疗中以及放疗后各个阶段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进行检测,将各阶段检测所得结果与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的对象50例(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数据进行对比,归纳其差异以及临床意义.结果 在三个不同阶段,观察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指标,统计学处理,P <0.05,提示有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指标水平有所下降,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观察组中16例患者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有所上升,余下34例患者均明显下降,而两者中放疗后指标下降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 密切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进行监测,可以根据数据水平变化掌握放疗对其敏感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更好地评估临床预后效果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值得重视与推广.

    作者:于德东;郝志强;刘波;武春燕;朱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胃动力学指标、食欲和食量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上腹胀痛、恶心呕吐、返酸等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窦收缩率、胃窦收缩幅度、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胃液半排空时间、食欲和食量恢复时间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疏肝健脾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和胃动力恢复,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吴新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颈丛神经阻滞,研究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泵注开始(To)、切皮时(T1)、分离腺体时(T2)、缝合皮肤时(T3)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液流变学(HR)水平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T1、T2、T3时间点SBP、DBP、H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少对患者血压及呼吸的影响,降低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田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

    目的 探讨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 收治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2例,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痊愈出院.结论 升结肠憩室炎伴穿孔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穿孔导致的感染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切除病变组织,尽早控制脓毒血症、休克等合并症.

    作者:张凤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及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血清尿酸、血脂检测对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意义以及对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015年期间收治确认糖尿病患者2000例设为观察组并将其相关基线资料作为此次研究数据来源,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并提示无糖尿病健康人1000例为对照组,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接受本院血清尿酸、血脂等相关化验,回顾性分析检测数据后并归纳此类指标对糖尿病患者病情掌握的意义.结果 患者接受以下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清尿酸,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TG、TC、LDL-C、Apo-B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以及Apo-A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尿酸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各项之间数据对比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会有异常表现,掌握血清尿酸、血脂水平等对患者病情掌握的意义,更有利于医生制定准确合理的治疗方案,临床意义突出.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体检心电图左室高电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体检人员的常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电图左胸导联QRS电压增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6312例体检人员十二导心电图以RV5>2.5my为A组.RV5≤2.5mv为B组.观察心电图RV5振幅增高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体型肥胖或消瘦的关系.结果 6312例受检者中,RV5>2.5mv的有332例,占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消瘦对心电图RV5振幅增高有关系.结论 左室高电压可能是某些疾病早期的表现或者是危险因素之一,应该做进一步的检查,平日里人们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适量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控制合理的血压等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以防心脏的器质性改变.

    作者:张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新生儿脑膜炎早期诊断治疗体系的建立

    目的 回顾性分析既往2011年-2014年,新生儿脑膜炎(new born meningitis,NBM)临床特征,尝试构建早期诊断治疗体系.方法 2011年-2014年,新生儿科共收治NBM104例,调取资料,描述性统计,对比痊愈与未获得痊愈者资料.结果 症状表现按照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且发生率50%以上的症状分别为发热、惊厥、反应低下、肌张力上升、拒乳、原始反射减弱,人均出现症状表现(6.4±1.5)个;治愈72例,有并发54例次;痊愈组与对照组入院时与72h后RBC、WBC、LYC、PLT、CRP、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2h,对照组LYC、PLT、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后,若伴有常见症状,需立即拟诊脑膜炎,进行详细的辅助检查,对于伴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者,早期强化治疗.

    作者:陈鑫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2.3±5.8)分,SDS评分为(52.1±1.9)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8.3±0.7)分,SDS评分为(56.6±3.2)分,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为重度的2例,中度6例,轻度13例,正常24例,对照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为重度的6例,中度8例,轻度15例,正常16例,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作者:陈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配镜配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取150例我院自2014年1月份到2016年6月份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随机性分组,设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其中Ⅰ组予以配镜治疗,Ⅱ组予以配镜联合遮盖治疗,Ⅲ组予以配镜、遮以及精细训练法治疗.汇总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 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 (50/50),Ⅱ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 (44/50),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 (37/50),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其余两组高,Ⅱ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Ⅰ组高,数据比较满足P <0.05.患者的平均佳矫正视力显著改善,Ⅲ组的升幅比其余两组大,Ⅱ组的升幅比Ⅰ组大,数据的比较满足P<0.05.结论 应用配镜、遮盖、精细训练法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推荐.

    作者:张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观察氨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挑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活1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执行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症状消退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血β-HCG值下降时间.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为80%,对照组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症状消退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血β-HCG值下降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到社区医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日常生活指导,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跌倒率为9.43%;对照组30.19%,研究组患者的跌倒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在预防跌倒方面,研究组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干预措施在预防跌倒上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牟艺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 讨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接收的7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分娩前、分娩后护理等部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24.7±5.3,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得分为45.5±1.4: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为126.4±6.3、舒张压为81.1±3.3,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为137.9±8.1、舒张压为94.2±6.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1.43%,两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有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大力推广.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模式探讨与现状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不只是药物方面的治疗,重要的是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主要护理包括生活护理、行为护理、心理护理和精神症状护理四种,另外,根据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环境不同还可分为居家为主的护理模式、社区护理机构为主的护理模式和扶助照料型居住为主的护理模式.目前,我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现状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相关护理专业人员应该努力接受专业而持续的培训,促进阿尔茨海默模式的建立与完善.

    作者:曹振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对存在喂养困难症状新生儿的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存在喂养困难的新生儿患者,以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利用多潘利酮进行疾病的治疗.治疗为期3-5d.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实验组经治疗后,2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2%.而对照组分别为16例、13例、8例,总有效率仅为7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相关临床症状消失耗时以及72h后每日进奶量等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的方式,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崔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