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氨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陈俊

关键词:氨甲喋呤, 米非司酮, 中药, 治疗异位妊娠,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氨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挑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活1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执行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症状消退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血β-HCG值下降时间.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为80%,对照组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症状消退时间、包块缩小时间、血β-HCG值下降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要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甲喋呤、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全面评估患者出血量,且详细观察患者黑便量、呕血等方面变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施以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悉心照料,病情均有所好转,其间49例患者病愈出院,未愈而自动出院的患者为3例,患者无一死亡,痊愈率可达94.23%.结论 护理人员应给予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以便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观察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疗效.方法 60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A组患者使用三氧大自血进行治疗,对照B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并发症状也明显少于B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三氧大自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胡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出生的2640例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均对其进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Apgar评分等,并依据新生儿的Apgar评分将其分为窒息新生儿(研究组30例)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2610例),观察对比两组的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情况及脏器损害情况等.结果 所有新生儿通过检查分析后显示,组间脐动脉的pH值、PO2等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PCO2对比,研究组明显较高(p<0.05),而pH值低于7.2的新生儿发生脏器损害与窒息几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生儿采用脐动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对其窒息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宫晓玲;吴蕾;韩明明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探究速效胰岛素诺和锐运用于GDM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GD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速效胰岛素诺和锐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用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患者的血糖达标对间为5d-15d,胰岛素用量为12U/d-30U/d,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治疗前后末梢血糖变化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速效胰岛素诺和锐运用于GDM患者治疗中,可显著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减少并发症数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燕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药膳食疗法

    中医药膳食疗,能够强化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作者:金贞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方法 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从我院选取12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总结骨科疾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分析研究讨论.结果 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后的护理方法运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潘誉丹;赵俊言;秦德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护理业务查房在基层医院中医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索标准化中医护理业务查房模式.方法 结合护理人员中医药培训、岗位练兵持续改进方法.通过抽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的64次中医护理查房进行实践,并结合中医培训效果、岗位练兵成绩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结果 发现,我院实行的64次中医护理查房效果满意度逐年增加,从2012年查房良好率50%到2014年良好率100%;护理人员的中医基础理论、技能合格率由40%上升到90%;患者满意度由70%上升到95%以上.结论 实施标准化中医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对规范中医护理工作,提高中医辨证施护意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提升基层医院的中医整体护理工作有指导意义,能有效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尤玉樱;张玉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坤宁口服液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坤宁口服液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月经不调的女性患者为研究目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坤宁口服液,对照组服用雌、孕激素治疗,2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服药3疗程后,记录两组的总有效率,月经周期天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天数为(27.2±4 2)天,对照组(22.5±3.8)天,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月经周期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坤宁口服液用于女性月经不调可改善患者的月经周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同时并未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女性月经不调的治疗.

    作者:高淑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儿童心理门诊4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心理门诊2014年12月-2015年11月的412例就诊儿童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3.35∶1,人数多的是0-3岁儿童,其次是6-12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前五位依次为精神发育迟滞、早期发展咨询、行为问题、语言发育落后、孤独症.结论 智力评估和发育问题咨询是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妇幼保健机构医生要做好儿童心理卫生宣教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范果叶;白桦;刘蕊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浅析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措施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34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 经过我院积极的临床治疗,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占44.12%,有效16例,占47.06%,无效3例,占8.82%,总有效率为91.18%.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慢性肝炎,在经过抗炎及免疫抑制治疗后,通常病情会有所好转,预后较好.

    作者:孙国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护理.结果 比较两组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指标,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更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刘继平;黄裕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对存在喂养困难症状新生儿的治疗中所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存在喂养困难的新生儿患者,以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与多潘利酮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利用多潘利酮进行疾病的治疗.治疗为期3-5d.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实验组经治疗后,2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2%.而对照组分别为16例、13例、8例,总有效率仅为7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相关临床症状消失耗时以及72h后每日进奶量等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喂养困难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多潘利酮的方式,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崔金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急性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小儿急性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中以2016年2月-2016年6月为观察区间,收集子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急性哮喘患儿共100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50例患者.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联合接受舒适护理干预.以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对比评估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依从性为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依从性80.00%(40/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总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82.00% (41/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急性哮喘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护理满意度,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用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讨脑梗塞患者运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选取10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非盲法随机分组试验,Ⅰ、Ⅱ组各50例,Ⅰ组接受常规治疗,Ⅱ组接受前列地尔用药,对该两种方案的使用情况作评估.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94%(痊愈+显效+有效47例),与Ⅰ组的72%(痊愈+显效+有效36例)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测,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评测结果基本无差异,统计学不成立(P>0.05),但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83.82±10.25)分,与Ⅰ组的(68.54±7.51)分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运用前列地尔治疗效果确切,且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改善,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马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讨肺癌患者运用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选取106例肺癌病例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每组各53例,Ⅰ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比和评估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缓解率(CR+ PR)为62.3%,与Ⅰ组的43.4%相比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Ⅱ组治疗后KPS评测结果(82.8±11.3)分,相比Ⅰ组的(73.8±15.2)分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Ⅰ、Ⅱ组的发生率相差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 给予肺癌患者益气养阴清肺解毒法治疗,对提高化疗疗效、增强患者体力均有积极意义,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樊晓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加强护理随访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加强护理随访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随访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结果 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采取加强护理随访措施,使得患者对健康知识和遵医行为得到掌握和改善,使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得到减少,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莹莹;赵洪波;沈伟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并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本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此次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各纳入病患50例.结果 观察组出现风险事件几率约为2.0%,护理满意率约为96.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血液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接诊病患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过程中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诊疗安全性,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及优质性,故可推广应用.

    作者:何玮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状况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7 月-2015年11月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阻塞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并采用本中心自制的问卷进行填写,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认知程度越高,患者预后时间越短,预后效果越好,差异显著(P<0.05);受教育程度越高,心理量化评分越低,预后住院时间越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状况及预后情况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需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宣讲及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唐极宁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口服中毒洗胃的护理进展研究

    口服中毒主要是指经口服用有毒物质而导致的急性中毒事件,这类患者的病情通常发展迅速,随着毒物进入患者机体内时间的推移,毒性可能扩散至患者全身多个器官内,故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应进行急救处理,尽可能快的给予患者排毒、解毒处理[1-2].排毒解毒是口服中毒患者的抢救关键,洗胃是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实施的佳排毒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胃内有毒物质进行清除,从而起到遏止毒物吸收、扩散的作用.口服中毒患者发生死亡的病例中,因洗胃不彻底而发生死亡的患者占比高达30%,故给予口服中毒患者及时、彻底的洗胃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临床上对口服中毒患者实施的洗胃属于医护配合,属于护理工作的内容,本文就洗胃时间、洗胃液、胃管、洗胃体位、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方法进行阐述,对口服中毒洗胃的护理进展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榆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镶牙后口腔疼痛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78例镶牙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了口腔疼痛的表现,根据其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炎症也得到了明显的清除,通过比较后得知,研究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镶牙患者一旦出现口腔疼痛等不良现象时,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对其具体表现以及临床指标进行仔细的了解,并根据其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以及科学性的治疗,使患者的疼痛感以及不适感得到大限度的改善.

    作者:祁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