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娟;汪和美;赵春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到我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 及数据可知: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研究组SAS评分(26.8±5.6)显著优于对照组(49.7±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髋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 快恢复,更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明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析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接受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优质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护理组,观察并对比2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护理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以及总体健康等各项评分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生活规律、用药依从性、注意经期卫生以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盆腔炎患者,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邓桂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急诊换药护理沟通技巧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门诊换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投诉率分为0.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18.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换药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势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能够促进门诊换药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义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本文对155名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管理,提出血透患者饮食疗法的原则是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限制过多的水盐摄入,防止营养不良造成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箱纸板和瓦楞原纸是重要的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瓦楞纸箱.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强劲东风,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各类商品包装日益增加,而且商品包装档次已从过去的中低档次向中高档次发展.目前箱纸板生产厂家约110余家,可生产中高档箱纸板约100多万吨,占中高档箱纸板的需求量的1/4,故急需发展高强箱纸板的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
作者:张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回族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与ALT、AST、AST/ALT比值及抗-HC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丙型肝炎患者279例,采用速率法检测ALT、AST、AST/ALT比值,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结果:ALT、AST随HCV-RNA载量的升高而增高,抗-HCV与HCV-R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大干50岁组群患者的AST/ALT比值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与ALT、AST存在正相关性,大于50岁患者的AST/ALT比值出现增高.
作者:张玉英;郭雅琪;师志云;赵倩颖;何学虎;赵志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手术室不计价耗材损耗率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12月手术室组建“光影圈”QCC小组,针对不计价耗材在科室管理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流程和制度;用知信行模式改变临床医务人员使用不计价耗材的习惯;比较QCC小组实施前后不计价耗材损耗率的差异、圈员的能力以及临床医务人员对耗材价格的知晓率.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不计价耗材损耗率中慕斯缝线目标达成率102.4%,手套目标达成率207 2%,吸引管目标达成率128%,纱布、棉签目标达成率1257%;同时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对耗材价格的知晓率由5%、8%、74%分别提高到60%、83.3%、92.5%,利用知信行模式改变临床医务人员使用不计价耗材的习惯.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室不计价耗材损耗率效果显著,节约医疗成本,推广价值高.
作者:罗莉;周萍;陈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了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采用了观摩教学、角色转换、病例示教、团队探讨、与患者直接交流和改革考核方式等临床带教方法,显著提高了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康复治疗工作.
作者:蒋宛凌;颜凤华;方响琴;徐鹏;常进红;邓皓月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分析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合并钩虫感染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消化道出血后重度贫血的护理,正确做好标本采集,准确用药,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上述措施,使得患者有良好的预后.
作者:周晓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临床疗效的影响.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常处于情绪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我科根据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抗压环境,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消除不良情绪,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蒋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用于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66例患者均进行小针刀手术治疗,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法结果:观察组(97%)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84.8%)护理满意度,组间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有助于降低复发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崔长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采取的对应措施.方法:收集380例外科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l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针对常见风险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存在风险性,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及时发现处理,提升护理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丁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温阳通脉 率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病例,全部采用温阳通脉 率汤加减,门诊治疗.共治76例病人,男52例,女24例,年龄48-86岁.结果:全部76例中,显效55例,占72.37%.有效17例,占22.37%.无效4例,占5.26%.结论:心肾阳虚实为缓慢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所在,用温通心肾之阳的方法治疗,实为治本之道,作用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文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根据我国一项健康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心衰患病率为0.9%,而且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在患者中年龄较大的人偏多.可见心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心衰治疗研发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研发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我国治疗心衰方案的新进展进行说明.
作者:尹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促进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的愈合方法.方法:抽取28例腹部手术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的患者,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4例和治疗者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脂肪液化切口治疗方法,治疗者患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将云南白药粉撒涂于切口内壁及表面,观察两组患者在切口疼痛、换药次数、愈合天数等三方面的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证明将云南白药用于腹部液化的手术切口,能大限度促进切口的愈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建忠;杨丽丽;李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临床见习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妇产科门诊见习具有其专科特点.本文通过总结在妇产科门诊见习教学中,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见习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见习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左艳;刘芯如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了临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合理的护理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所收集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女45例,男55例,年龄在62至74岁之间,采用心理护理、中医健康指导、药物护理等方法.结果: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效的护理,能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树立以预防为主,把工作重心前移,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徐国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内科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使用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S)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HAS和H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急诊内科患者实施无缝隙优质护理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易铭;蔡国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11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建档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仅在门诊静做简单的健康指导,余者观察组63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按时按量服药比例、遵医嘱增减药物比例、遵医嘱定时复查比例及服药不适时与医生联系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大豆皂苷低剂量组、大豆皂苷高剂量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阳性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注射3000mg/kg的D-半乳糖以制备衰老模型,同时各给药组分别给予50mg/kg、100mg/kg 大豆皂苷和50mg/kg、100mg/kg大豆异黄酮及50mg/kg维生素E灌胃,空白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20mL/Kg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周每天不间断.未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对小鼠进行断颈处死,立即取血.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半乳糖模型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比较,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给药组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豆皂苷和大豆异黄酮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衰老有减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吴敬文;金梅花;金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