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治疗新进展

尹立平

关键词:呼吸系统, 防治, 疾病
摘要:根据我国一项健康调查表明:我国居民心衰患病率为0.9%,而且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在患者中年龄较大的人偏多.可见心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心衰治疗研发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研发人员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就我国治疗心衰方案的新进展进行说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TTA)发作的主要病因,而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常导致偏瘫、失语、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能有效控制TIA,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本文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6例行CEA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通过总结CEA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以期进一步完善护理措施.

    作者:袁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港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探讨静脉输液港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对13例植入静脉输液港的肺癌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输液港护理及出院指导,使输液港得到了安全有效的使用,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姬洁;王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输液室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

    医院输液室要接待大量各类输液患者.突发事件较多,工作中很难掌握主动性,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和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本文主要通过输液室常见的风险,对输液室的护理风险防范以及危机应对进行探讨.

    作者:徐伶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

    探讨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办法.目的: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论: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秀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颈椎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颈椎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6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81,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81,行中医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上肢、颈、头等部位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曲甜甜;张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药少而精,量小而效-鲁承业老师遣方用药特点理论与实践

    鲁承业老师临床遣方用药特点与实践案例分析,归纳三点;一是强调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辨证用药要抓主要矛盾;二是药味不在多,用当可通神;三是药必适量,不宜过大.

    作者:张发明;张聪;陈锐;鲁承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上海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践探索与发展思考

    目的:描述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分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运作状况,为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内公共精神卫生应急体系概述、长宁区体系发展概况及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等四方面进行初步阐述与分析.结果: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核心内容包括“一案三制”暨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法制建设,通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政府主导的社区三级防治网络、实行治疗、干预、住院综合减免政策、实施社区双重监护、开展分层培训、定期应急演练、推动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大应急储备保障等措施,落实对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结论: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一定程度上防范和降低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增强了政府应对精神病人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为在大中型城市健全公共精神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范例.

    作者:郑宏;刘晓;邱洁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护理进展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冠脉管腔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围手术期可能出现支架内出血等并发症.本文以预防和护理为两大支点,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回顾新进展,尝试提出冠脉支架本后规范化的护理流程.

    作者:武敏;韩浩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职药剂学生职场礼仪培养的探索

    通过对中职药剂学生职场礼仪素养的培养,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中职药剂学生职场礼仪培养的意义、内容和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作者:周凤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中心静脉导感染和意外脱管中的应用

    目的: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制度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共105例作为干预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08例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及意外脱管发生率.结果: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意 外脱管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制定并严格执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和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管率, 提升护理专业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马娟;钟博华;将丰亦;王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海拔地区蛛网膜下腔出血整体护理及体会

    在高海拔地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发作期,整体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特别重要,本文根据60多例对患者的护理体会,系统总结了高海拔地区蛛 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的要点.

    作者:孙嫣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探讨信息技术提高病案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在病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完善病案信息管理工作,服务于广大患者,不断提升病案利用率,简化病案管理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作者:陈亚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到我院治疗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给予研究组患者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一系列临床观察 及数据可知:经过护理研究组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研究组SAS评分(26.8±5.6)显著优于对照组(49.7±5.2),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髋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不仅可以帮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尽 快恢复,更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明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对经择期剖宫产术娩出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择期剖宫产术前应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血血气值和娩出后3-5d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101例,随机分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n=49)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L组,n=52).产妇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并快速静滴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R组)或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L组),随后行硬膜外麻醉下的剖宫产术.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动脉、脐静脉血气值(PH值、PO2、PCO2、HCO3-、BG、乳酸、钠、钾、镁、钙水平)和娩出后3-5d的黄疸指数.结果:除外R组产妇身高略高于L组(162.8±4.3cm vs.160.8±4.4cm.P<0.05),两组产妇其余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新生儿脐血的PH、PaO2、PaCO2和HCO3-的无统计学差异.R组脐动脉、脐静脉的BG、Mg2+均低于L组,乳酸水平均高于L组(P<0.05).术后5d,R组新生儿黄疸指数高于L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行血容量预充,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内环境,并降低娩出后早期的新生儿黄疸水平.

    作者:朱琳佳;桂波;蒋秀红;饶竹青;倪燕;沈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两种方法输注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输注甘露醇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10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后应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为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采用生理盐水冲管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16例,发生率为16%,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后应用生理盐水50ml冲管,能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覃环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的疗效.方法: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方式筛选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高脂血症患者360例. 2组均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个体化养生指导,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中医个体化养生指导后患者血压、血脂、体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制下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葛玲玉;张喆;陈润;仇燕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饮食宣教及强化饮食管理对延缓3-4期CKD患者肾功能进展的作用

    目的:探讨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强化饮食管理,对提高患者治疗饮食的依从性和延缓肾功能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26例3-4期CKD患者分为强化组和常规宣教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强化组在住院期间使用我院营养科制定及供应的营养餐,其后参加我科卫教师的CKD治疗饮食一对一宣教,学会如何进行自我饮食管理.常规宣教组住院期间自备饮食,参加我科卫教师CKD治疗饮食常规宣教.收集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的自我饮食管理依从性及血肌酐、eGFR、血白蛋白、血尿素氮肾功能指标.结果:强化组自我饮食管理依从性较常规宣教组显著增高;强化组肌酐、血尿素氮和eGFR、血白蛋白在干预后.1个月和6个月无明显变化;常规宣教组肌酐、血尿素氮在于预后1个月和6个月平均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宣教组eGFR、血白蛋白在于预后1个月和6个月平均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6个月,强化组血肌酐、尿素氮、eGFR的变化较常规宣教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白蛋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在药物治行的基础上,强化治疗饮食管理可以使患者的治疗饮食自我管理依从性提高,有明显延缓肌酐、eGFR、血尿素氮的进展的作用.

    作者:林娅;陈巧敏;杨厦黎;周幼珍;孔莉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细节管理在提高血库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血液的储存状况与患者的救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若血液储存出现异常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丧失生命.而血库是保管血液的主要部门,有效的管理能够保证血库工作有效运转,同时能够提升血液储存的安全性.本文就针对细节管理在提高血库工作质量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日后的血库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管静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16例.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的饮食控制、健康知识知晓率、遵医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均优于护理干预前,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不良生活方式认识,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米波;谢呈惠;牛玉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300例儿童狂犬病暴露处置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狂犬病暴露特点、处置方法及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近期300例儿童暴露者基本情况及处置办法和护理干预分析;结果:300例暴 露者均为0-14岁儿童,男性65%、女性35%,部位以四肢为主64%,头面部28%,其他部位8%,致伤动物狗、猫为主占85%,其他松树、猴子、兔子等小动物占15%,Ⅱ级暴露105例占35%,Ⅲ暴露195例占65%,处置办法为伤口清洗后注射狂犬疫苗,Ⅲ暴露者同时给予狂犬免疫球蛋白,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通过规范处置及健康教育,所有儿童均能配合完成预防接种疗程,抗体检测阳性率100%,未发生一例征犬病.结论:儿童狂犬病暴露后及时清洗伤口、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压免疫球蛋白,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于预,是预防儿童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世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